?

江、滬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對體育隱性課程認識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2009-12-10 06:48周斌花
新課程·中旬 2009年5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

周斌花 劉 彬

摘 要:隱性課程的研究是當代課程研究的熱點之一,它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高校素質教育目標實現的催化劑。高校體育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發展高校體育隱性課程成為高校體育教師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體育隱性課程 教師 高校

1.前言

隱性課程的研究是當代課程研究的熱點之一,它著重于情意目標的實現,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高校體育隱性課程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具有素質教育全面性和主體性。因此,高校體育教育不能只重視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等理性文化知識,還要重視體育隱性課程,向學生傳授關于體育態度、價值、規范等非理性文化知識,即利用體育隱性課程對學生全面地、潛移默化地進行熏陶,提高大學生的素質。

姚蕾博士曾把體育隱性課程定義為:“學校范圍內,按照教育目的和學校體育目標,以間接、內隱的方式呈現的、經過規范設計的體育文化要素的總和?!?/p>

體育隱性課程作為體育課程的組成部分,它涉及到學校的制度規范建設、人際關系、體育知識經驗、師生作用、情感態度、行為方式等諸多方面。我們可以總結為體育隱性課程主要通過物質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來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激發學習動機和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獲得社會和生活的經驗,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基礎。因此,我們可以將體育隱性課程內容分為符合教育目的,經過安排的體育物質文化要素和體育精神文化要素兩大類。

本文通過對江、滬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調查,探討體育教師對體育隱性課程的認識程度和開發現狀,為高校體育隱性課程更好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2.調查對象與方法

2.1調查對象

本文以江、滬13所部分高校為研究對象,其中“211”大學有11所。江蘇調查的高校有: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上海調查的高校有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隨機調查體育教師70名。

2.2調查方法

根據體育隱性課程的相關要素,本文設計了教師問卷。問卷采用小范圍的重測法,重測時距為一個月。重測相關系數為0.83,表明調查問卷具有較好信度。對13所高校共發放教師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70份,有效率為87.5%。

3.調查結果與分析

表1.江、滬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對體育隱性課程開發總體認識情況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題1和題2顯示,部分高校體育隱性課程的開展情況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表現在體育教師對體育隱性課程的了解程度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師對本校體育隱性課程的開展情況的認可不是很理想。題3告訴我們被調查的很多高校都會通過改善體育設施來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而體育設施正是體育隱性課程的重要物質內容之一,說明很多高??赡苁窃诓煌耆私怏w育隱性課程的情況下,開展了體育隱性課程。

表2.體育教師對體育物質文化的控制情況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表2的結果顯示:體育教師對體育物質文化尤其是體育時空物質文化要素方面對體育課的影響大,以及對學生的體育學習的影響大持肯定態度。部分體育教師也會通過自身經驗對這些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時空要素進行有效的調控。場地器材設計、課間噪音控制、隊形站位安排等都是體育隱性課程的物質文化方面的內容,與表1的比較發現:很多體育教師對體育隱性課程不是很了解,他們通過自身經驗控制著影響學生學習的相關內容,然而這些內容中很多都是體育隱性課程的范疇。

表3.體育教師對體育精神文化影響學生體育學習情況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題1、題2、題3顯示了體育教師對本校的校風、體育制度、領導自身的運動參與對體育運動開展和促進學生體育學習影響的認同情況。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認為學校對體育風氣的形成還是非常重視的。制度方面,有40%的教師認為學校的體育制度等會影響學生的運動參與,說明學校的規章制度、領導和教師的重視程度確實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運動參與有很大影響。從65%的教師認為領導自身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能大大影響學校體育運動開展??梢?學校領導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學校體育發展中的重要性。此外,大部分體育教師認為教師儀表、人際關系等對學生體育學習影響很大。

4.小結

通過調查顯示,接近50%的體育教師對于體育隱性課程不是很了解。高校大部分體育教師已經認識到體育場館設施、教師精神面貌、體育學習氛圍、學校規章制度等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影響很大,這些內容也正是體育隱性課程的重要內容,由此反映了很多體育教師可能認可體育隱性課程的影響力,對涉及的體育隱性課程的內容也很熟悉,然而,這些對體育隱性課程影響力的判斷可能只是緣于自身的實踐經驗,缺乏體育隱性課程理論方面的指導。他們可能沒有深入研究體育隱性課程,或者對體育隱性課程的了解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因此,加強高校體育教師對體育隱性課程理論的學習,并結合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能有助于體育隱性課程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習和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奕君.高校潛課程的特點與功能[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5)

2.姚蕾.體育隱蔽課程實施原理[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6)

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出版.2003(1)

作者單位:宜興技師學院工程系體育組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
最美教師
大山里的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師贊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