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物理教學中的“備學生”

2009-12-31 09:43余國慶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物體水平目標

余國慶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依據和教材內容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依據由原來的教學“大綱”變為現行的課程“標準”,教材的編寫由原來的注重“知識結構”變為現行的“知識探究”。相比而言新標準更為靈活,新教材更加開放。把握標準,吃透教材固然重要,然而將二者與學生實際狀況相結合進行教學更為重要,因為學生實際狀況是課程標準的落腳點,是教材內容的歸宿點,是教學過程的著眼點,是教學效果的聚焦點。因此懂得如何切合學生實際并在“備學生”顯示出來尤為迫切。然而在這一方面,筆者斗膽說一句,許多教師認識上不深刻,方法上有偏差?!皾M堂灌”“一言堂”的現象依然存在,結合物理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以期與諸位同仁共同探討。

1 對“備學生”的幾點認識

“備學生”簡單地說就是“有的放矢”,就是在備課中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既要“胸中有書”,更要“目中有人”,也就是“種花要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既要讓學生“接受得容易,更要掌握得牢固”,就是作為“導演”的老師切實把握作為“演員”的學生,以便在課堂上演繹一幕幕精彩的“戲劇”。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的獲得有賴于已有的知識結構與新學習材料之間發生的相互作用,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知識面對新知識進行理解,使新學習材料以某種方式組合進原有的知識結構,導致新獲得的信息與它相關連的舊知識同時發生變化,進而形成更為高度分化的認知結構,這種獲得新知識的學習就是“同化理論”。據此可見,了解熟悉“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知識”是教師主導的“切入點”,是學生理解知識的“起始點”,勿庸多言?!巴碚摗睕Q定了“備學生”不能流于形式。

前蘇聯教育家維景茨基在談到教學和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學生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實所具有的水平,叫現實水平;一種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所能達到的水平,是潛在水平。在學生的現實水平和潛在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最近發展區,我們形象地把它稱為“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這“三大塊”(現實水平——最近發展區——潛在水平)就是“學生實際狀況”,三大塊滾動式的前移就是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可見“最近發展區”理論決定了“備學生”的不可小覷。

現代信息論強調信息的輸入與輸出,物理學的基礎是實驗,實驗中的觀察過程和探究過程是信息輸入,實驗結果和實驗技能是信息輸出,忽略學生的“親自動手”,只能是“填鴨式”的教學,只能是“輸而不出”,學生親自動手是信息輸入輸出的橋梁,顯得尤為重要,換言之,現代信息論決定了“備學生”的必不可少。

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目前已達成共識。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只能依靠學生自己,依靠學生的學習潛能或主動性或能動性的發揮,而別無他法,可見初中《科學課程標準》中要求“探究活動設計應當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注意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設計學生喜愛的活動……”。其中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熟悉的事物”、“學生喜愛的活動”是何等切中“課堂教學的要害”,簡言之,“學生主體論”決定了“備學生”的不可忽視。

美國獨立40周年,林肯只發表了10分鐘的演說(就是有“民生、民治、民享”這一名句的那一篇),該演說風行西方,至今不衰,堪稱經典。林肯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演說辭每一句都在為民講話,注意到演講對象的緣故。演說、報告要有針對性,有特定的對象。課堂教學也是如此?!皞鋵W生”的突出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備學生”無論是通俗理解,理論追尋還是實際運用都顯示其重要性不可低估。然而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下面談幾點感受。

2 關于“備學生”的幾點做法

2.1 把握目標讓學生攀而可及。課堂教學都講究“向45分鐘要效益”,這就要求制定的課堂教學目標必須當堂完成,要做到這一點,就應當考慮學生因素,即學生認知水平如何,學生能否全部接受,是否所有學生都能接受,就此而言,必須把握好目標的“寬度”和“深度”,既不能過分簡單,也不能過分艱深;另外目標應呈現層次性,對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就應有不同的目標。例如,新課程初二物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重力這一節內容,如果用2個課時完成教學,第1課時為重力的“概念”及探究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第2課時為探究“重力方向”及“重力勢能”。有的老師將“g值”大小影響因素納入第1課時,把“重心”的確定納入第2課時。筆者認為這樣的目標未免定得太高?!癵”的概念在初中階段還沒有揭示本質含義,且其影響因素涉及經緯度的知識,也不是大多數同學都具備的,更何況用實驗來驗證具有相當的難度,還是在第1課時目標中舍去為好;重心的確定從知識體系來說是以后“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基礎,和后面的“杠桿平衡”知識相互聯系,同時在生活中也有較多的運用,屬于應當傳授的內容,但不應放在第2課時,在學生很多知識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將之納入有限的第2課時去完成,這樣做只能是“完而不成”,“蜻蜒點水”。對學生來說只能是“吸而不收”,“嚼而不爛”,甚至于“嚼而無味”。筆者的處理方法是將g值的影響因素放在了“練習及反饋”上面;重心的確定列成圖表放在“學習園地”中張貼顯示(學生基礎良好時運用),或另加第3課時完成(學生基礎一般時運用)。如此一來,教學目標的“寬度”、“深度”及學生實際三者配合得當,效果較好。

2.2 化解難點讓學生茅塞頓開。對于教學難點,則應充分應用“同化理論”將學生難以接受的問題,分解成學生能夠接受的知識塊,并將這知識塊和學生已學過的“舊知”充分、恰當、巧妙、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學生逐層理解、逐步接受,從而達到化解難點的目的,還是以“重力”一節為例,其中“重心”的確定不光是教學目標定位困難,同時也是教學難點,如果以“質點”的概念來講解就偏離了學生的實際,而使學生費解。如果簡單講物體的重心有時在物體的中心,有時不在物體的中心,又顯得模糊。如果告訴學生有時物體的重心不在物體上面而在物體之外,更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筆者的做法是列成如下圖表,并配以精當的舉例、圖示,適當的點撥和熱烈的師生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此表給學生設置了臺階,一步一步地攀爬,消除了不能“一步登天”的困惑,也是“同化理論”在物理教學中的一點嘗試。

除此而外還有“強化重點讓學生牢固掌握”、“導之以趣讓學生寓教于樂”等方法,作為拋磚引玉,在此不再詳論。

都說顧客是上帝,難不應該說學生是老師的“上帝”嗎?讓學生在老師心目中應有的位置在“備學生”中體現出來吧!

猜你喜歡
物體水平目標
張水平作品
揭開物體沉浮的秘密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35
“力”??家族e點掃描
懸浮的雞蛋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