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計算機網絡犯罪

2010-01-08 05:27劉南英
北大荒文學 2009年12期
關鍵詞:虛擬空間計算機系統計算機信息

劉南英

計算機網絡無疑是當今世界最為激動人心的高新技術之一。它的出現和快速的發展,為全人類建構起一個快捷、便利的虛擬世界——賽博空間(cyberspace)。在這個空間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計算機網絡犯罪正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形形色色的網絡犯罪

科技的發展使得計算機日益成為百姓化的工具,網絡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獨立的虛擬空間,網絡犯罪就孳生于此。由于網絡犯罪可以不親臨現場的間接性等特點,表現出形式多樣的網絡犯罪。

1.網絡入侵,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或者放置后門程序犯罪

2.網絡入侵,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犯罪

3.網絡詐騙、教唆犯罪

4.網絡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

5.網絡色情傳播犯罪

二、網絡犯罪的特點

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絡犯罪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

1.成本低、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

就電子郵件而言,比起傳統寄信所花的成本少得多,尤其是寄到國外的郵件。網絡的發展,只要敲一下鍵盤,幾秒種就可以把電子郵件發給眾多的人。理論上而言,接受者是全世界的人。

2.互動性、隱蔽性高,取證困難

網絡發展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電腦空間,既消除了國境線,也打破了社會和空間界限,使得雙向性、多向性交流傳播成為可能。在這個虛擬空間里對所有事物的描述都僅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碼數據,因此誰掌握了密碼就等于獲得了對財產等權利的控制權,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陸網站。

3.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從國防、電力到銀行和電話系統現在都是數字化、網絡化,一旦這些部門遭到侵入和破壞,后果將不可設想。

4.網絡犯罪是典型的計算機犯罪

目前對什么是計算機犯罪理論界有多種觀點,其中雙重說(即行為人以計算機為工具或以其為攻擊對象而實施的犯罪行為)的定義比較科學。網絡犯罪比較常見的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或者放置后門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計算機為對象的犯罪,而網絡色情傳播犯罪、網絡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以及網絡 詐騙、教唆等犯罪,則是以計算機網絡形成的虛擬空間作為犯罪工具、犯罪場所進行的犯罪。

三、網絡犯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絡中得到體現,就網絡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會主義關系。但是應當看到賽博空間是考電腦間的聯接關系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并不存在。就拿Internet網來說,這種聯接關系是靠兩個支柱來維系的,一個是技術上的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另一個是用戶方面的資源共享原則。正是這兩個支柱,才使得國界、洲界全都煙消云散,才使得虛擬空間得以形成。電腦網絡的實體形態有點類似于公路網,所以有稱之為信息高速公路的。

2.客觀方面

表現為違反有關計算機網絡管理法律、法規,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系統,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破壞計算機系統軟件、硬件設備等侵害計算機系統安全的行為,以及利用計算機實施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詐騙、教唆犯罪,網絡色情傳播,以及犯罪網絡侮辱、誹謗與恐嚇等犯罪。網絡犯罪的行為只能是作為。這是由于網絡犯罪的物質基礎在于由硬件和相應軟件構成的計算機系統,而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程序功能,需要通過人直接或者間接操作輸入設備輸入指令才能執行。

3.犯罪主體

我認為網絡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從網絡犯罪的具體表現來看,犯罪主體具有多樣性,各種年齡、各種職業的人都可以進行網絡犯罪,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都相差不大。一般來講,進行網絡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具有一定計算機專業知識水平的行為人,但是不能認為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就是特殊的主體。按照我國刑法學界通行的主張,所謂主體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規定的影響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行為人人身方面的資格、地位或者狀態。通常將具有特定職務、從事特定業務、具有特定法律地位以及具有特定人身關系的人視為特殊主體。我國雖然將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授予工程師的職稱,發放各種計算機等級考試合格證書等,但是從網絡犯罪的案例來看,有相當一部分人水平高超卻沒有證書或者職稱。同時,應當看到在計算機即網絡的今天,對所謂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網絡犯罪卻將越來越普遍,用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這樣的標準是不確切的。

4.犯罪主觀方面

網絡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因為在這類犯罪中,犯罪行為人進入系統以前,需要通過輸入輸出設備打入指令或者利用技術手段突破系統的安全保護屏障,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破壞網絡管理秩序。這表明犯罪主體具有明顯的犯罪故意,而且這種故意常常是直接的。即使是為了顯示自己能力的侵入系統的犯罪,行為人也具備明顯的“非要侵入不可”等等的念頭,顯示了極強的主觀故意。

四、我國刑法的規定與完善

對計算機網絡犯罪,根據罪刑法定的原則,應當適用我國現行刑法第285條,286條規定的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的犯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從法條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規定重點在于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保護,筆者認為對我國刑法的規定有進一步完善之處。

1.現在,網絡侵入,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或者放置后門程序的犯罪,是按照現行刑法第285條、286條的規定定罪量刑,但是量刑相對較輕,例如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法定最高刑為3年,從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出發,對這類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的犯罪應當提高法定最低刑而處以重刑,甚至生命刑。

2.網絡犯罪具有跨國性的特點,而我國刑法在目前很難對境外從事針對我國的計算機網絡犯罪產生效力,建議加強國際間司法管轄權的協調,與盡可能多的國家簽定雙邊引渡條約,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3.網絡色情傳播犯罪、網絡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以及網絡 詐騙、教唆等犯罪,筆者贊成在本質上屬于傳統型犯罪。但是鑒于網絡犯罪的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危害嚴重的特點,建議在法定刑的規定上,可以較普通侮辱、誹謗罪,詐騙罪、教唆犯從重處罰。

4.在網絡犯罪中,特別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比較大。他們雖然一般沒有成年人網絡犯罪的商業動機或者政治目的,但是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系統所造成的社會危害一樣嚴重。建議對青少年的此類犯罪在主體責任年齡上可作適當降低。

猜你喜歡
虛擬空間計算機系統計算機信息
國外元宇宙領域研究現狀、熱點及啟示
數字中波廣播發射機的關鍵技術要點和發展
探究提高計算機信息管理質量的有效策略
計算機系統集成管理點滴談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課程教學的探討與實踐
上海自然博物館展示空間與虛擬空間研究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的應用與展望
如何提高初中計算機信息課的實效性
網絡經濟對企業的影響分析
奇聞趣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