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刊:為中國統治科學做好準備

2010-01-14 11:42
環球時報 2010-01-14
關鍵詞:歐美科學知識科學

英國《新科學家》最新一期文章,原題:為中國統治科學做好準備 自實行經濟改革以來,中國從一個窮國躍升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從孤立狀態變成政治強國,它的崛起已成為近年來最重要的全球變革。

但談到科學技術,很多人的腦海中仍是過去中國的印象:厚重的鋼鐵架和濃煙滾滾的工廠。幾年前或許如此,不過今非昔比。中國以令人敬畏的速度,悄悄成為世界第二大科學知識產出者,僅次于美國。照這樣發展下去,中國將在2020年前趕上美國,屆時世界將呈現非常不同景象。歐美這些歷史上的科學統治者將不得不適應新的世界秩序。

歐美的研究支出自1945年以來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幅度不是很劇烈。中國卻不是這樣。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1995-2006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用于研發的投入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中國的研發費用世界第三,低于美國和日本,但高于歐盟任何一國。大學也有同樣的擴展。中國大學生已達2500萬,擁有1700所高校。

這有何影響?1998年,中國的研究產出是每年2萬篇文章,2006年達8.3萬,超過傳統科技強國日本、德國和英國,而去年超過12萬,僅次于美國。

美國的科研產出過去10年年增長速度為30%,同美國相比,很明顯關于科學管理的常規思想不再適用于中國。中國的科研基礎也在多元化。傳統工業經濟的重點是物理和工程研究,我們發現這是中國一直專注的,但中國也迅速步入新領域。這對未來工業發展的影響巨大,因為中國以本國機構為依托,從制造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農業研究也在拓展。如果生物醫學的發展也同樣迅速和廣泛,中國對基因和蛋白質的研究會有深遠影響。

但數量和質量不一樣。判定中國科學產出的量既有價值又令人驚訝,不過沒有告訴我們科研效益,但可以看一個指標:中國和他國的科技合作更多以其科學的高品質聞名。中國科學不是閉門造車,國際合作在增加。

那么,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首先,中國作為科學超級強國的崛起再也不能被否認,它成為世界最多產的科學知識生產者只是時間問題。也許更重要的是,中國不斷擴大的地區合作表明,亞太國家不再依賴與歐美科研機構等傳統領軍者的聯系。

隨著邁入新的10年,歐美面臨的不再是是否應與中國進行合作,而是能夠把什么拿上臺面,確保中國愿意跟我們合作?!ㄗ髡邌碳{森·亞當斯,向陽譯)

猜你喜歡
歐美科學知識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飲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
科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
亞歐美港口燃油價格
亞歐美港口燃油價格
亞歐美港口燃油價格
夢想中的學校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