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的唐人風味

2010-04-07 11:01李遇春
名作欣賞·上旬刊 2010年3期
關鍵詞:宋詩舊體詩唐人

李遇春

新中國成立以后,老舍忙于話劇創作,幾乎放棄了寫舊體詩。直到1958年大躍進的新民歌運動中,老舍才重新拿起了詩筆。不過,從此之后,老舍的舊體詩不再是以前的憂患之詩了,而一變為安樂之詩;他的詩學追求,也遽然由尊南宋變為了師盛唐。不妨看一下老舍作于1946年的一首七律《白云寺》:

萬里愁思草不芳,青山碧血兩茫茫。離家已感游僧似,報國何容野鶴翔?

年月有碑仍帝宋,詩歌憤世豈師唐?松花欲墜白云杳,一點佛心判賊王。

國難時艱,顛沛流離,老舍無法做游僧野鶴,無法像盛唐詩人那樣逸興遄飛,氣象萬千,他只能學南宋人說難書憤,把滿懷抑郁和報國胸襟流瀉于筆端。在尊南宋與師盛唐之間,建國前的老舍選擇了尊南宋。建國后,尤其是在大躍進的激進浪潮中,老舍受到時潮的熏染,恍惚也置身于太平盛世之中,自然,他的詩筆就偏向于師盛唐了。早在1962年,臧克家在評價老舍的一組舊體詩《內蒙東部紀游詩》時就指出,老舍的這組詩“詩中有畫”,有“唐人風味”①。關于唐詩與宋詩的分野,歷來聚訟紛紜。按今人錢鍾書先生的說法:“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天下有兩種人,斯分兩種詩。唐詩多以風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庇终f:“夫人稟性,各有偏至。發為聲詩,高明者近唐,沉潛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故自宋以來,歷元、明、清,才人輩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圍,皆可分唐宋之畛域?!雹阱X鍾書以人喻詩,天下有唐人宋人,亦有唐詩宋詩。唐人之唐詩,有風神情韻之高明;宋人宋詩,重筋骨思理之沉潛。唐人可寫宋詩,杜少陵即為宋詩之祖。宋人亦可作唐詩,陸放翁曾有小李白之譽。宋人嚴滄浪論詩甚至獨標唐詩,他在《滄浪詩話》里對宋人“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以文字為詩”甚為鄙棄,極力倡揚神韻說。然而,杜甫之詩乃憂患之詩,非復李白的盛唐之音;陸游之詩在骨子里更接近杜甫的沉郁,盡管在表面上有李白的豪放。錢鍾書先生又有言:“且又一集之內,一生之中,少年才氣發揚,遂為唐體,晚節思慮深沉,乃染宋調?!雹圻@意味著,對于一個詩人來說,他的詩歌創作歷程,有可能經歷少年的師唐到晚年的尊宋的藝術轉變。但也有相反的,比如老舍,他的舊體詩創作,就經歷了早年的尊宋到晚年的師唐的藝術轉變。準確地說,老舍是經歷了從尊南宋到師盛唐的轉變。老舍建國前的詩更接近南宋人的“遺民之詩”,充滿了山河破碎、國破家亡的哀思,氣格上神似陸放翁,這與北宋人熱衷的“學人之詩”在思想情感和藝術取向上判然有別,后者重學識、好議論、喜用典,所謂江西詩派正是北宋詩的典范形態。

老舍的藝術轉變,集中表現為詩歌風格的轉變。老舍建國前的詩作,追隨陸放翁和吳梅村,詩風既豪放悲壯,亦復沉郁清麗,具有鮮明的南宋詩風調。建國后,老舍沉浸在新中國建立的巨大喜悅和民族自豪感中,他的遺民意識煙消云散了,其詩也只有豪放,沒有了悲壯;只有清麗,不復沉郁了。正如他在《獻詩祝賀》(1964)里的詩句所云:“工農子弟英雄筆,不畫殘荷聽雨聲”,早期的憂傷沉郁就這樣消失了,代之以革命英雄的豪情。他的詩不再是憂患之詩、不眠之作,而是“昂頭破浪天無際,枕臂能眠夢有詩”(《詩二首》,1965年)了。由憂患到安樂,心態的變化決定了老舍詩風的轉變。大體上,老舍建國后的詩風有兩種類型:豪放和清麗。比較而言,豪放之作居多,且有粗豪之弊。這類詩作主要抒發了老舍對新中國新生活的豪情,如《百萬民歌內蒙來》(1958)、《元旦放歌》(三首,1959)、《包頭頌》(五首,1961)、《大好春光》(十首,1962)、《汕頭行》(四首,1962)、《游秦皇島》(1963)、《登太白樓》(1964)等等。由于沾染了當時大躍進的激進時潮,因此豪放有余,內蘊不足,意境大都不免空疏。和建國前的豪放悲壯之作相比,詩境明顯單一,帶有模擬盛唐詩風的痕跡,但無盛唐人的自然風度,虛飾過重。如《建國十周年大慶》(二首,1959)即屬此例:

建國十年萬象新,衣冠盡洗舊煙塵。同沾雨露春長在,放眼河山處處親。

公社歡騰四海春,全民躍進寸陰新,紅旗翠柏花齊放,歌舞東風六億人。

當然也有寫得比較好的豪放詩作。請看兩首寫內蒙風光的絕句:

陳旗少女水晶花,妙舞輕歌四座夸,碧野飛馳棗色馬,揚鞭未落到娘家。(《歌舞演員水晶花》)

少女如花馬上飛,山光林影一鞭揮!錦標奪得歡呼里,含笑安然理翠衣。(《那達慕大會》)

兩首絕句都是寫的內蒙少女的颯爽英姿,前者以夸張取勝,后者以白描見功力,既豪放又含蓄。這種豪放而不粗疏的詩風頗近盛唐人境界。再如兩首贈答詩:

荀公胸中好山川,筆下風流勝自然。贈我云林一段景,長松巨瀑接青天。(《贈荀慧生》)

詩人八月下揚州,萬首新詩吟勝游,奇句得來煩北寄,莫叫南國獨風流。(《贈聞捷》)

格調明朗,胸襟闊大,詩味濃郁,親切自然,具有盛唐詩的風神情韻。再看一首七律:

長安五月看花時,八十桐翁忙著詩。字瘦毫端當有骨,洞清柳外想余絲。

揚眉曉日青春再,拂發東風白鬢遲!苔寺微嫌幽亦鬧,且吟籬畔向陽葵!(《致章老》)

章老,即章士釗,已83歲高齡,故曰八十桐翁。老舍在詩中欽慕章老“揚眉曉日青春再,拂發東風白鬢遲”的風采,這也未嘗不是他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心態流露。雖說詩里也有當時流行的政治意象,如東風和向日葵之類,但并不顯得生硬。詩人的豪情與詩的風骨實現了完美的交融。

相對于豪放風格的詩作來說,老舍的清麗之作由于更少政治的直白宣泄,所以更具婉約之美。唐人杜子美《戲為六絕句》中云“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老舍在那個泛政治化的年代里,也有追索清詞麗句的藝術沖動。他的不少清麗之作語言華美,意境清新,頗有閑情逸趣。

夫子風流愛赤梅,月明不待美人來。晴霞紅日花如海,枝是珊瑚珠是苔。(《贈陳叔通》)

細雨江南客欲歸,桃花流水小魚肥,莫憐晴日無聊賴,綠柳青天白鷺飛。(《為胡青〈桃花游魚圖〉題詩》)

嶺南嶺北畫中游,翠柳輕風春色流。畫意詩情三萬里,桃花細雨過蘆溝。(《贈關山月》)

柔如垂柳堅如竹,柳伴桃花竹伴梅。君到長安春似海,賣花聲里燕初來。(《贈沈柔堅》)

梅花傲對雪花開,放眼山川無點埃,此情此景應小醉,詩人恰寄宋詩來。(《贈錢鍾書》)

苔石雜花隱白鷴,看圖仿佛入黃山。東風吹散峰頭露,一縷幽香去復遠。(《白鷴》)

這一組詩,寫景意象紛呈,落筆輕快自然,意境優美,詩句清新,確有唐人風味。1960年,老友趙清閣來北京戲曲學校體驗生活,特意拜訪了老舍。老舍憶及抗戰時期在重慶相處的難忘時光,遂賦詩《憶蜀中小景二絕》④,并書成條幅贈送趙清閣。兩首絕句同樣清新秀美,余韻悠長,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蕉葉清新卷月明,田邊苔井晚波生。村姑汲水自來去,坐聽青蛙斷續鳴。(其一)

杜鵑峰下杜鵑啼,碧水東流月向西。莫道花殘春寂寞,隔宵新筍與檐齊。(其二)

當然,老舍舊體詩的藝術轉變,還表現在詩歌意蘊的轉變。建國后,老舍由“抗戰派”轉向了“歌德派”。據曹禺回憶,老舍建國后常說:“我無黨無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產黨之德的派?!雹莞桧灩伯a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成了老舍建國后文學創作包括舊體詩創作的總主題。1958年,老舍在大躍進中重新開始寫舊體詩,他寫的第一組詩《元旦試筆》(二首),就是歌頌“昂頭迎曉日,風物美無邊”的新中國。1965年,老舍含冤死去的前夕,他依然在《詩二首》中真誠地實踐著自己當“歌德派”的諾言。這兩首詩,再鮮明不過地體現了老舍舊體詩意蘊的轉變:

我昔生憂患,愁長記憶新:童年習凍餓,壯歲飽酸辛。

滾滾橫流水,茫茫末世人。倘無共產黨,荒野鬼為鄰!(《昔年》)

晚年逢盛世,日夕百無憂:兒女競勞動,工農共戚休。

詩吟新事物,筆掃舊風流。莫笑行扶杖,昂昂爭上游!(《今日》)

顯然,《昔年》流露了老舍建國前的憂患意識,而《今日》凸顯了他建國后的安樂心態。之所以由憂患轉向了安樂,老舍把它歸功于共產黨的領導。他寫出了“倘無共產黨,荒野鬼為鄰”的詩句,為自己“晚年逢盛世,日夕百無憂”而深感慶幸和自豪。這種安樂意識和昂揚情緒一以貫之地洋溢在老舍建國后的舊體詩創作中,可謂至死不渝。

①參見臧克家:《眼遇佳句分外明——讀白羽、老舍同志的舊體詩》,《臧克家全集》第9卷,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第502—504頁。另見臧克家:《老舍永在》,《臧克家全集》第5卷,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頁。

②錢鍾書:《談藝錄》(補訂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3頁。

③錢鍾書:《談藝錄》(補訂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3—4頁。

④參見張彥林:《錦心秀女趙清閣》,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頁?!稇浭裰行【岸^》中的第一首,曾以《蜀村小景》為題,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且注明創作時間為1942年。從趙清閣保存的老舍條幅手跡來看,《老舍文集》標注的創作時間似有誤。

⑤曹禺:《我們尊敬的老舍先生》,《老舍印象》,宋炳輝編,學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頁。

猜你喜歡
宋詩舊體詩唐人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投資收益分析
《吳宓詩話》對舊體詩的新變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時國炎《現代意識與20世紀上半期新文學家舊體詩》
唐人神股價腰斬波及股權質押
蕭軍1950—1970年代舊體詩中的自我修辭
論宋詩中的金明池
我會等你回來
《全宋詩》校讀札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