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教學淺見

2010-06-08 02:00魏春慧
文學與藝術 2010年3期
關鍵詞:材料選擇作文教學

魏春慧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平時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做強項訓練。寫作文片斷時,同位互換檢查,重心就是字;要教育學生隨時注意搜集詞語,積累詞匯;要有挑 選材料的能力;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好多都是經典文,在結構的安排上,為學生提供了借鑒;指導學生自改作文,組織學生互改,組織學生集體改。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語言;材料選擇;結構安排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語文教學重要的一環。把好作文教學這一關,也就是抓住了語文教學的“主干”。如何指導好學生作文,成為語文教師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篇好的作文,要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 ,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范、工整。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而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平時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做強項訓練。

一、訓練學生不寫錯別字

平時寫作文片斷時,寫完后,先不管內容如何,讓同位互相檢查,檢查的重心就是字。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使每個學生都參與作文的修改,既能完成任務,同時也通過“挑別人的刺”,意識到了自己寫作文要注意的字的書寫方面的問題。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小老師作用,幫助了別人,又能“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課堂教學語言必須是規范的書面語言,給學生營造一個使用書面語言的氛圍。而且語言要簡潔流暢,忌拉雜冗長,讓學生能從教師語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培養學生平時說話簡潔明快的習慣,為學生寫作文使用簡潔的書面語言奠定基礎。平時作業強化經典詞匯或語句、段落的積累。讓學生對所學課文中的精彩詞語、語句和段落進行積累,除了寫,還要求背誦。并讓學生把自己背的好詞好句盡可能嵌入作文中。平時我評改學生作文時,一旦發現文中用了精彩的詞語、句子,一定勾劃出來,并對精彩詞匯與句子用得多、用得好的作文在光榮榜上張貼出來,以強化學生意識。這種做法非常有效,既可以鞏固學生詞匯、語句、段落積累的興趣和熱情,又可引導他們恰當巧妙地運用語言寫作。

一個人如果積累了上萬條的詞語,寫作就能隨意調遣了,就不會出現詞不達意、詞不逮意、言不盡意、詞匯貧乏的現象了。因而,要教育學 生隨 時注意搜集詞語,積累詞匯,學習人民群眾的語言,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學習外國語言中符合中國語言習慣的有益成分。語言是寫作的基礎,基礎打得牢,任何高樓大廈便能建筑了。

三、推崇別具一格的材料

要寫文章必須熟悉客觀事物,占有豐富的材料。更要有挑 選材料的能力,就是攝材能力。魯迅指出, “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給董永舒》)。所以作文教 學中,必須養成學生用一雙敏銳的眼睛,發現生活中別人忽略的美的能力。要選自己熟悉、真實可靠的材料,要選突出中心、圍繞中心的材料,在這個基礎之上要選典型、新穎的材料,能以一當十,以少勝多;新穎的材料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能給人以新的認識和耳目一新的啟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深刻的說服力。如學生在以寒假生活為內容寫作文時,有的同學寫到海地地震,有的同學寫到劉謙的魔術,這些與時俱進的題材都受到表揚,并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示,學著借鑒。

四、從語文課本例文中學習結構安排

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學生習作通常是平鋪直敘,缺少波瀾。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學到避免平淡的方法。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好多都是經典文,在結構的安排上,為學生提供了借鑒。巧設懸念,讓讀者充滿期待和好奇。像《桃花源記》這篇課文,就處處設了懸念。漁人先是迷了路,怎么樣了呢?見到山上小洞口,洞口里面什么樣?漁人臨出來前桃花源人告訴這里的事不要告訴外人,漁人告訴外人了嗎?再找桃花源找到了嗎?…… 文章篇幅不長,卻懸念橫出,扣人心弦。讓學生嘗試著用這一方法寫文章來吊足讀者的胃口。

在《中國少女》這篇文章中,通過“我”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少女生活和當今少怒生活的對比突顯主題,反映社會動亂人民受苦,社會安定人民幸福。讓同學們在作文訓練中使用對比手法,提高作文的表現力。

五、鼓勵學生修改作文

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后,如果老師直接給出評語打出分,學生往往看過分之后,便置之不理。很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所以在學生完成作文后,鼓勵學生修改,便成為作文教學重要的一環。指導學生作文有許多方法。如:指導學生自改,組織學生互改,組織學生集體改。學生糊里糊涂寫十篇,不如教學生寫好一篇。修改文章要從文章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進行訓練:從內容方面來說,要從中心思想、材料選擇、切合命題等方面修改;從形式方面說,從結構、語言、行款格式、標點符號等方面修改。修改文章不外兩種情況:一種是大的修改,需要重寫或部分重寫;一種是小的修改,采用增、 刪、調、換等方法,琢磨推敲,直至盡善盡美。以小修改為常見的形式。怎樣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呢?我嘗試過一些方法。比如:學生完成一次作文草稿,先收上來進行篩選。然后把其中很優秀的文章讀給同學們聽,讓他們品味文章的精妙之處,在黑板上寫出評價,然后把自己的作文和選文進行比較,查找不足,從選材,語言,結構等不同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思考,之后再把作文整理在作文本上。作文本有時候會讓同桌先品讀,并寫出評語,然后再收上來,教師品評,給出成績。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一次作文訓練中,明白自己作文的缺失,并能補救或改正,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時也可以進行小組修改。教師在課前有針對性地挑選一些作文,課堂上把學生按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為一組,每組設立一名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共同修改一兩篇作文。在修改過程中,每個人都要進行閱讀,然后發表見解。如遇到自己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應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改,并征求作者意見。對有爭執的問題,老師要給予點撥解決。這樣,共同探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特別是讓后進生得到良好的環境,體驗自己的力量;既發揮了群體的作用,又調動了個體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自改的能力。

猜你喜歡
材料選擇作文教學
基于觀察區域游戲中材料選擇適宜性的研究
探討綠色建筑設計原則及材料選擇
機械設計中的材料的選擇和應用
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快樂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析材料在機械設計中的選擇和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