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新思維.新寫作

2010-06-09 09:41李鵬雷
新課程研究·作文教學 2010年2期
關鍵詞:用心作文生活

李鵬雷

2009年秋季,湖北省中小學開始實施新課程標準。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強調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提高創新能力。作文寫作最能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自主寫作中最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創新思維。

然而在新課標實施以前,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各高中偏面追求升學率,導致作文教學被人為扭曲,過于“模式化”、“板塊化”,寫作內容空洞單一。

在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中,學生千篇一律在歷史中發“思古之幽情”,一些歷史人物如李白、杜甫、屈原、陶淵明等頻繁出現;寫作模式老套機械:記敘文過于鋪陳,議論文為簡單的“三段論”,散文“形散而神不聚”,小說缺乏波讕的情節;表達蒼白無力,情感不夠真摯,多為“為文造情”之作,作無病呻吟之態。正因為種種原因讓學生成了應試的工具、寫作的奴隸。學生害怕寫作,即使形之為文,語言“假、大、空”,情感不是自然流露。

教學本是一個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過程,這實際上要求從兩個層面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寫作能力,即學生層面與教師層面。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好作文,寫出有新意的作文呢,我想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心得,談談我的觀點。

一、學生層面

1.疏浚寫作源泉:善觀察、重感悟。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睂W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就是要達到“情滿于山,意溢于?!钡睦硐霠顟B,那么“登山”“觀?!眲t是達到這一狀態的前提,也就是讓學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學會善于觀察生活,并用心去感悟生活。寫作的源泉來自現實生活,只有用眼細致觀察,用心真誠感悟,方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善于觀察,則生靈萬物各異,人生百態紛呈;用心感悟則自然界花開葉落有情,官場上迎來送往無心。

初中時我們學習過朱自清先生的佳作《背影》,其中父子“月臺送別”這一情景讓人印象深刻,歷久彌新,“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來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雙手攀著上面,腳往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鐵道時,他先把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边@一處文字描寫正是朱先生細致觀察、用心感悟的結果,試想如果沒有用心觀察,“我”便不會發現父愛如山般偉大,也不會讓自認為倔強的“我”潸然淚下。

世界重在觀察,生活貴在感悟,只有經歷過、觀察過,方能感悟出生命的厚重與滄桑。杜甫詩云:“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闭巧畹念嵎辛麟x,才讓杜甫感徹肺腑。少女時代的琦君對眼淚縱橫而流觀察細致,感悟深刻:“因為老人的臉上布滿皺紋,所以淚水就沿著皺紋橫流起來,是描寫淚多的意思?!?/p>

現今的生活節奏較快,現在的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整天書山題海,似乎無時間去觀察周圍的一切,也沒有真正感悟生活,即使有也顯得蒼白無力。因此,在緊張忙碌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抽出時間來學會觀察,用心感悟,莫讓蒼白與空虛占據了自己的心靈。觀察之后,文章就有內容可寫,有情感可抒。

2.換個角色,跳出“圍城”。

作文寫作雖然強調寫真人真事,但由于學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大多時間只在學校度過的,因此所寫的文章多與學校生活有關,如畢業在即,友情難舍,同學吵架,心中憤懣,或感嘆學業負擔之重,對教育體制產生抱怨,亦或回憶某某老師對自己的鼓勵與影響等等,這些內容的文章并不是不能寫,但若寫多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就會沒有新意,給評卷老師“審美疲勞”之感。高中生十六七歲,青春而富有朝氣,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時候,因此,在觀察自然、社會、人生之時,應有敏銳的眼光,獨到的見解,還要有創新精神。

而要具備新的思維,就不要把自己總是定位在學生身份上,要轉換身份,要學會做社會之人,要以社會之人的眼光與心理來看待周圍一切,目光要穿透學校的圍墻,跳出學校的四方“圍城”,多關注自然、社會、人生,則學生所創作的文章就有一定的深刻性與可讀性。這也就是國學大師王國維的詩人文學現:“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去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币虼?,學生要自覺地融入社會生活的大圈子之中,同時又要以超然之心態來感悟社會人生。

3.放飛隱形的雙翅:想象與聯想。

哲學大師黑格爾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薄墩n程標準》要求,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學生在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基礎之上,要有豐富的聯想,大膽的想象,可以根據生活的實際,進行類比聯想,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達到創新的效果。賀鑄在《青玉案》中是這樣寫心中的閑愁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比糁苯觼韺戦e愁,則會空洞、枯燥,聰明的詞人用如煙的春草,飄舞的柳絮,綿綿的春雨來寫閑愁的虛無不定、綿密悠長,達到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又如在高中課本第三冊《淚珠與珍珠》一文中,提到謝冰心的佳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聰明的作者,卻拿抽象的良心,本比擬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極了。

總之,寫作源于生活,讓學生用眼觀察生活,用心體味生活,掌握豐富的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

二、教師層面

在教學環節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大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寫作。

1.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币雽W生寫出新穎的作文,教師應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條件充許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讓課堂有“聲”有“色”,也可利用網絡平臺,讓學生在網上查閱相關的寫作素材;作文教學不一定局限于教室之內,可讓學生適當地到教室之外觀察自然界的花開花落,社會的蕓蕓眾生,對一些學生也可以投其所好,如喜歡體育的學生,可先讓他們觀察某一體育比賽,并要求他們把運動員精彩的動作及相關的表情捕捉下來;喜歡辯論的同學,可以收看大學生辯論節目或者組織一場班級辯論賽,然后行文時加以形象表達。這樣,學生的寫作熱情便會激發出來,寫作時就會駕輕就熟,精彩的文章自然水到渠成。

2.對學生的作文要及時批改,必要時當面點評。

學生辛辛苦苦的完成一篇作文,都急于知道老師如何評價自己的作文。因此,教師無論多么忙,也要及時把學生作文批改出來,及時發到學生手中,評改時應盡量發現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即使有問題需要指出來,話語也要委婉,讓學生越寫越想寫,有寫作的動力與信心。

另外,讓學生當一回“老師”,學會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這很符合青少年好勝的心理。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一絲不茍地批改,就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放過。應該讓學生知道,文章有缺點,才需要修改,并讓他們針對優點、缺點作出評價,提出修改意見,使學生領會文章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這樣,不僅寫作文的同學水平有所提高,批改作文的學生也能從其他同學的作文中學到別人的寫作方法,不斷吸收,相得益彰,相互促進,不斷提高。

3.教學方法應多樣化。

所謂“教無定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作文教學的課堂是一個融眾多知識與技巧的陣地,對文學作品的寫作與閱讀,應是感性多于理性。學生作文也應屬于文學作品的范疇,至少對他們來說可以這樣認為。這就加大了教師教學的難度,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題材,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運用多種教法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至于用什么方法,因人而異。

當然,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個環節中,要做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p>

猜你喜歡
用心作文生活
用心
用什么寫作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用心,讓家更有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用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