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網絡之花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綻放

2010-06-09 09:41董健
新課程研究·作文教學 2010年2期
關鍵詞:網絡資源寫作教學閱讀

董健

【摘 要】網絡環境正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也越來越深地影響著這個時代的學生。隨著論壇、博客、話題討論等形式的出現,網絡中富有時代氣息、反映現實生活、關注社會變遷的優秀文章也越來越多。擇其優秀者供學生閱讀、討論、積累并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提高學生自主作文的效率和能力,是一條新的作文教學之路,值得嘗試。

【關鍵詞】網絡資源 閱讀 寫作教學

引子:一則周記引發的思考

2008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備課時,無意中注意到騰訊網上一篇關于“我們還要不要過端午節”的文章以及網友的討論,同時還有一篇韓國正在就端午節申遺的報道??吹竭@些文字,我感到很不是滋味。在隨后的語文課堂上,發表了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日漸式微的看法,學生們居然很感興趣,于是,我就借題發揮多講了一些,從端午節講到儒家文化,進而延伸到中華民族精神天空的缺失,學生們聽得很入神。我靈機一動,心想不如趁機引導一下,讓學生就此寫一則周記,既可發揮一下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機對他們進行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

大多數高中語文老師對周記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周記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學生普遍興趣不濃,一般都不太想寫,教師把任務布置下去,大多數學生也就是應付一下。但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又不敢放棄這一形式,因為僅靠兩周一次的作文訓練是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所以,學生的周記寫作結果也就不去追究了,實在寫不出來,也允許他們做一些摘抄。

可是這次周記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每一個學生都認真地傾聽,寫作態度也非常認真,寫出了很多高質量的文章。作文教學取得了意想不到效果,執教多年來,面對這種局面,我感到由衷的欣慰。80%以上的同學寫出的周記都超過了800字,其中還有近十位同學寫了近2000字。他們不僅寫到傳統文化的流失,而且加以拓展,延伸到很多方面,比如:文字母語的弱化、誠信禮儀的丟失、閱讀經典的減少,肯德基、哈里·波特的入侵甚至還細化到中國的茶文化、戲劇國粹、家庭倫理等多個方面。

有一位學生寫道:“屈原??!你走吧!不要讓我對你有一線的希望!李白??!你飛吧!你的到來只能讓我更加的悲傷!……”寫得非常動情,儼然是“余秋雨”式散文,激情迸發,感人至深。

還有一位學生足足寫了五張紙,旗幟鮮明地反對我的觀點,他認為傳統東西的丟失不是什么壞事,正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還舉了很多例子加以佐證。估且不談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單憑這五張紙3000多字,我就很高興,這不正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個性化的閱讀和探究意識嗎!

高興之余,我覺得這件事很值得語文老師進行深入反思。為什么以前的周記學生就不想寫或者不愿意寫,而這次周記就寫得這么好呢?這說明我們的學生是喜歡閱讀、喜歡思考、喜歡寫作的,并且也是有能力寫好的,只是我們語文教師沒有找到開啟他們心靈的鑰匙。

以前的作文教學中,我習慣于根據自己的經驗找一個自己覺得重要,覺得有意義的主題,然后要求學生們圍繞這一主題去寫作,既沒有利用相關材料進行引導,也沒有設計問題進行創作提示,所以學生既沒有興趣,也不知道怎么寫,所以越寫越不想寫。而這次周記則不同,由于我事先給了他們一些“資料”——網絡文章(雖然這資料只是我的轉述),但是因為我的的介紹和引導,使他們對這個話題發生了興趣,他們愿意進一步“閱讀”,也愿意通過作文的形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基于那次教學體驗,我在作文教學中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將網絡中的一些文章引到作文教學中來,讓學生閱讀、討論、寫作。近兩年的實踐演練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幾十篇網絡文章,也經常討論一些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學生就此寫了很多周記。作文教學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周記本變厚了,寫作內容豐富了,寫作熱情明顯提高了,創作的速度加快了,寫作的范圍擴展了,作文水平有了極大的進步。

這里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一下網絡文章對于優化作文教學的意義、實施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一、網絡資源對優化作文教學的意義

1.網絡文章閱讀可以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

文學是自我情感的獨特表現,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傾吐和渲泄?!睹娦颉分羞@樣寫道:“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足故永歌之?!笨梢?,當學生處于某種情境或氛圍中,往往更容易有所感悟,有所觸動,而產生表達的欲望。蘇聯教育家贊可夫也曾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潮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币虼?,教師應善于營造作文的情境。

反觀我們的作文教學,常常是枯燥無味的,要么讓學生談成功談意志,要么讓學生進行哲理思辨,要么就是對經典的分析。我們總讓學生寫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話題,那肯定寫不出優秀的文章。而網絡的優點就在于一個“新”字,它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能反映時代的需要。因為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中學生喜歡追趕時代潮流,所以網上的一些文章更容易引發他們的共鳴。

比如現在的學生大多會把一些歌星、影星作為自己的偶像,所以當我選擇網絡文章《少年追隨周杰倫不成服藥自殺》、《用生命追逐偶像,到底值不值?》和騰訊網今日話題《誰來拉瘋狂的粉絲一把》(楊利娟追劉德華事件)給學生看的時候,學生馬上產生共鳴,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老師在寫作思路、技巧、結構上再做適當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就寫出了很好的議論文。這比寫一篇關于談偶像的文章效果要好得多。

再如騰訊網第349期今日話題“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的集體舞”討論集體舞男女配會不會導致早戀,我認為這個問題學生群體最有發言權,對于這樣的話題他們肯定是文思泉涌。再如就騰訊網今日話題“曬曬我們的啟蒙老師”,我選擇了幾篇優秀文章給他們看,然后要求他們也寫一寫自己的啟蒙老師,很多同學寫出了真情流淌的記敘文。

學生最怕的不是寫作,而且是拿到一個題目時不知道寫些什么,怎么寫。所以教師應該給一些他們感覺興趣的材料,讓他們閱讀,誘導他們的創作欲望,讓他們有一種“拈筆伸紙,一吐為快”寫作沖動,自然就能寫出形神兼備的佳作來。

2.網絡文章閱讀可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寫作來講,素材如同白米。積累素材,別無他途,要靠“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但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現行教育體制下,課業繁重的中學生難以走好這兩條途徑。因此,寫作素材嚴重貧乏,語言表達毫無新意,就成為中學生們寫作的通病。沒有大米,何來香噴噴的米飯?用最便捷的方法積累素材,用最獨到的眼光挑選素材,用最嫻熟的手法運用素材就成了寫好作文并獲得作文高分首要攻克的難題。

如何積累作文素材呢?傳統的教學經驗是讓學生讀經典,教師們一般會給學生開出長長的一串書目,中外古典名著,當代名家名篇。但問題是,現在很少有學生能認認真真地讀完讀懂讀透一本名著,尤其是面臨高考的高中生,課業負擔繁重,就更沒有時間來讀這些“大部頭”了!相對于這些中外古典名著,當代名家名篇,網上的一些文章則顯得小巧而又應時,更富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更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當然還有一些優秀的高考作文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我的倡議下,高三年級組幾位語文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到網上下載了一些優秀的文章,大家集中整理,按內容分成青春勵志、心靈雞湯、校園生活、家庭溫情、社會剪影、文化傳統、歷史人物、山水游記、明月故鄉、生命故事等系列讓學生來讀。

此外,針對高考作文中,學生選擇的議論文事例陳舊這一現象,司馬遷、屈原、李白、杜甫、劉邦五大人物,考試“漫天飛”現象,我們補充了《2008年中國經濟十位名人》、《世界政壇十大強人》、《中美關系:對話還是沖突》、《中日少年十五年較量》、《中國人的素質低嗎?》等文章。也篩選了孔慶東、俞敏洪、易中天、于丹經典語錄等素材,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幫助學生在考場作文中脫穎而出。

3.網絡文章閱讀有助于學生開展探究性閱讀和個性化寫作。

傳統的閱讀與寫作目標相對固定,指向性較強。我們授課時常常把學生的思維向教學參考書的答案上引導,一個問題幾十個人得出的結論近乎一致。作文教學時,也是給定一個題目,因此導致大多數學生向一個方向努力寫作,因些寫出的文章大同小異,在考試中往往會出現“撞車現象”。而新課程標準則要求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為最重要的目標,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也把豐富、深刻、創新作為發展等級要求學生。所以我們平時的閱讀教學也應該多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鼓勵學生多討論、爭辯,多進行探究性和創新性的寫作。而網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為個性化的閱讀提供了條件,論壇、話題討論為學生創造性地發表意見提供了支持,所以網絡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很好途徑。

當然,大部分學生(尤其中農村中學的學生)由于時間和條件限制,不能進行直接的網絡閱讀,那語文老師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應精選一些有探討性的話題讓學生思考,并提供一些代表不同見解的專家觀點讓學生借鑒,讓學生形成自己的主張,并鼓勵學生就此去上網或是查閱資料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里有兩個比較成功例子。一是騰訊網第376期今日話題“我的課本我來編”(《天龍八部》部分章節被選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之后,金庸武俠名作《雪山飛狐》也出現在了北京語文泛讀備選篇目中。與此同時,各地陸續實行的課程改革中,魯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數量逐漸減少。這種變化讓一些人發出了“金庸要取代魯迅”的擔憂。) 關于這則話題,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學過的朱自清、魯迅的文章,再與自己讀過的金庸的武俠小說相對比,然后發表自已的觀點。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傳統語文教材有太多教條的東西”,“為武俠題材入選教材鼓掌”;也有的學生旗幟鮮明地反對,他們認為“魯迅是民族的靈魂,忘卻魯迅就是背叛”,“通俗小說不能登大雅之堂”,“武俠小說會消磨意志”,等等。大家各抒己見,能看得出來學生都思考了、探究了!

還有一個話題,學生做得也很好。騰訊網第846期今日話題“圓明園獸首:瘋狂的冤大頭”(中國商人蔡銘超聲稱,在巴黎拍下了兩塊圓明園獸首,但不打算給錢。有媒體驚喜地喊道:真是中國式智慧!……我們也想高喊一聲:真是中國式復仇!)這類話題最能激發學生的討論興趣,也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就這個問題,學生們從國寶、愛國、藝術談到誠信、正義,很好地實現了個性化的表達和寫作。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他們還主動上網去收集信息、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不僅提高了寫作水平,還培養了探究能力。這也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

二、“網絡閱讀——作文教學”的設計思路

1.激發動機。

教師首先應在網上找一些優秀文章、熱點話題,介紹給學生讓其進行深入閱讀,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2.發散思維。

學生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查閱相關資料,開展個性化閱讀,探究性閱讀。

3.獨立創作。

學生根據老師指定的文章與同學間的討論以及查閱的資料形成自己的想法,并訴諸筆端連綴成文。

4.文章交流。

評價激勵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環節,除了例行的教師評價以外,還可以充分借鑒網上的作法,讓學生相互評價,在別人的文章下寫“回貼”表達看法,相互激勵。

三、“網絡閱讀——作文教學”的注意事項

1.關注熱點,不追逐熱點。

網絡的特點就是“新”、“快”,每時都有很多新信息,每刻都有很多新話題,但這這些材料與話題并不是每一篇都適合學生的,教師要認真推敲,精心選擇,要選擇那些合適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的東西,讓學生進行閱讀,切不可嘩眾取寵、無所顧忌地一味追逐熱點。

2.謹慎選擇,去偽存真。

網絡上信息數量龐大,更新及時,這是它的優點,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網上有很多信息是不真實的,還有很多材料是消極不健康的,所以教師一定要謹慎選擇,把好關,切不可讓那些虛假的消極的信息誤導學生。

3.寫作訓練,注重文體。

網絡文章閱讀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讀完文章后,學生多會產生表達的沖動,但這是這些想法多是感性的,寫出的話,也很可能是一些帶有個人情緒的隨筆,和網上的一些回貼類似,可能是三言兩語不成文章,也可能是漫不經心隨便幾句,不像議論文也不像記敘文,這就不符合作文訓練的目的,所以訓練之前一定要給學生明確規定,閱讀網絡文章后要創作什么文體。

4.經典閱讀為主,網絡閱讀為輔。

網絡閱讀對學生來說更像一瓶可口可樂,學生愛喝,喝起來也有味道,是休閑的好飲品。但是生活更需要白開水,也需要香濃的茗茶,我們的語文課本就像是白開水,我們的經典著作就是茗茶,我們不可能用可口可樂代替白開水和茗茶,所以網絡文章的的閱讀只是一種輔助閱讀,它不能替代課文的閱讀,更不能替代經典的閱讀。

網絡已經滲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語文學科,其教學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更不可能離開網絡。我們每天都會在網上瀏覽,如果每位語文老師都做一個有心人,把網絡上的一些有益學生身心的內容引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引入我們的閱讀,引入我們的寫作教學,相信這對于語文教學一定是大有裨益的?!?/p>

猜你喜歡
網絡資源寫作教學閱讀
Algoblu發布NEV網絡資源虛擬化平臺
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日語的現狀及分析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基于網絡資源的《物聯網工程導論》課程教學改革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架設作文橋梁,探尋寫作源泉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