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多元視閾及當代價值

2010-08-15 00:44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理性馬克思人類

楊 炯

(西南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715)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多元視閾及當代價值

楊 炯

(西南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715)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是人類智慧的寶貴遺產,是當代意義的科學的社會發展理論,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主要可以從理論基礎、人的發展、現代性批判、把握理性、社會發展動力、社會發展規律六個方面去分析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唯物史觀;科學基礎;當代價值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雹贇v史上每一次重大發展、每一次深刻變革往往都會引起對原有理論的重新認識和審視。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之所以受到學界的高度關注,根本原因就是由當代社會發展實踐引起的。站在時代發展新的起點上來重新審視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已是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發展理論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科學基礎

唯物史觀是關于人類最一般規律的理論,是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科學基礎。馬克思一生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馬克思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形成了新的唯物史觀的萌芽,根據西歐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現實素材以及在批判性繼承以往各種社會歷史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唯物史觀。唯物史觀的創立徹底澄清了人們對社會歷史發展認識上的混亂,把唯心主義從最后一塊陣地上即社會歷史領域趕了出去。恩格斯高度評價唯物史觀的創立,認為它和剩余價值學說一樣是馬克思一生中兩個最偉大的發現。馬克思并不是為了研究社會而研究社會,而時刻考慮的是怎樣使社會的發展更加符合人的發展要求,人的發展永遠是社會歷史認識和推動歷史發展的目的和歸宿。離開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就不能科學地解釋社會發展的連續性和客觀規律;脫離了價值分析,就不能揭示社會發展對人類進步和人類解放的意義。唯物史觀為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學基礎,為其對社會發展理論的具體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我們認識社會發展理論提供了方法論基礎。

二、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追求人的發展

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價值目標。作為社會發展的終極價值目標,是在整個社會發展進程中逐步接近和逐步實現的。人的發展需要經歷三種形態:“人的依賴關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雹隈R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作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主要特征,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在劃時代的名著《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雹垴R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之所以優于資本主義,不僅在于能夠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率,而且在于能夠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只有社會主義的充分發展,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完全平等,實現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

三、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現代性的批判考察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固然涉及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但重點是現代社會的發展,而對現代社會的解剖正是通過社會批判得以實現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不是僅僅局限于解釋世界,目的是要改變世界,所以,它對社會發展問題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詮釋、理解,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批判性的考察。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分析上,其批判精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展現。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考察主要集中在兩個時期:一個是前期的意識形態批判,另一個是后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早期的意識形態批判,主要是圍繞著國家與法等現代問題進行的。馬克思的批判是深刻而尖銳的,他明確指出:“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雹荞R克思對現代性所作的經濟學批判主要體現為對資本的批判或對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的揭露和批判。馬克思認為,商品社會的出現使人類歷史進入一個新的社會形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目的是直接滿足需要;而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目的不再是為了使用價值,而是為了交換價值,為了利潤的最大化。在這樣的條件下,社會生活在發生重大變革和快速發展的同時,導致了一系列的嚴重扭曲。馬克思對現代化危機的解決也作過深入的考察,他所持的基本立場是:“要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并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⑤具體分為兩種批判,一是理論批判,即不是回避、掩飾現實社會的矛盾,而是徹底揭露矛盾,尋找問題的根源,指出解決問題的出路。二是實踐批判,即對現存的不合理世界進行徹底改造,在變革舊世界的過程中建構新世界。

四、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理性的獨特把握

現代社會是隨著理性的啟蒙、張揚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正式借助于理性的引導和推動,人類步出了宗教蒙昧的黑暗,迎來了現代文明的曙光,社會發展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現代社會。在對待社會發展問題上,馬克思一向重視理性的重要作用。馬克思對于理性問題的高度關注是同他追求人類解放和人類自由的思想主旨緊緊連在一起的。因為真正有利于人類解放和自由的社會必然是符合理性的社會。盡管馬克思前期對理性的描述程度不同地帶有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痕跡,但卻深刻地反映了馬克思用理性對抗封建專制和資本剝削的社會批判思想。在唯物史觀創立之后,馬克思不再是簡單地用某種理性準則來評判和說明事物和現象,而是將理性放到人類歷史活動的過程中,從而使理性問題得到了更為科學、透徹的說明。在馬克思看來,理性與人類活動及其社會的歷史發展是內在地交織在一起的。一是強調勞動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標志,實際上就內含著強調理性、意識的重要作用。二是隨著人對自然認識和改造能力的不斷提高,理性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強。三是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必須借助于理性的強化。

五、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社會發展動力的認識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表現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過程。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在于社會自身和生產方式自身的矛盾運動。馬克思吸取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積極回應實證社會學的學說,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其中起根本作用的便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馬克思從研究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入手,通過對人類社會實踐的考察,確認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基本矛盾的引發者和內在的動因,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雹揆R克思認為,一切社會變遷的終極原因應當從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當“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⑦所以,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馬克思一方面強調社會生產力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同時又指出上層建筑諸因素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從進化論、階段論和形態論等立場出發,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進過程。馬克思恩格斯把人類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抽象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經濟與人對人的依附關系;第二階段是商品經濟與人對物的依附關系;第三階段是產品經濟和自由人的聯合體。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前兩個階段,人與社會呈片面發展(甚至畸形發展),只有到了第三階段,人與社會才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發展。同時,馬克思認為,社會發展的道路與途徑多種多樣,不同的民族國家可以有不同的發展形態和發展道路。馬克思批判了歷史發展的單線進化論思想,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個多樣性的過程。早在1845年,他就批判了德國的歷史學派。馬克思指出,那種認為每個民族都要經歷同一發展序列的觀點是極其荒謬的。1877年,馬克思在《給〈祖國紀事〉雜志編輯部的信》中強調,他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產生及其發展道路的分析,僅限于西歐各國,并不適用于人類一切社會形態。他明確指出:“他一定要把我關于西歐資本主義起源的歷史概述變成一般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理論,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都注定要走這條道路”,那就“會給我過多的榮譽,同時也會給我過多的侮辱”。⑧馬克思通過深入研究西歐、美國以及俄國等東方民族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又一次以雄辯的事實告訴世人:不同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形態可以采取不同的演進方式和發展道路。

七、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當代價值

1、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不是用觀念來解釋歷史,而是從現實的社會生活出發來研究歷史,因而,馬克思的社會歷史哲學與以往的“客觀歷史編纂學”不同,它是建立在事實分析基礎之上的,是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學把握。正因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是對歷史長時段的揭示,所以,它不僅為分析以往歷史的發展,而且,對分析當代社會的發展都具有理論基礎的作用。

2、用科學方法進行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始終是以嚴謹的態度和方法來研究社會歷史發展,而不是隨意演繹社會歷史發展,因而,所作出的分析和所得出的結論基本上是經得住推敲的,是經得住實踐檢驗的。馬克思在研究社會發展時采用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其中基本的有三種方法:一是唯物主義的方法。就是堅持從社會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出發研究社會、揭示社會發展的內在本質和規律的方法。二是跨學科的方法。就是協同運用經濟學、政治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研究社會,揭示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的方法。三是辯證的方法。就是堅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去研究社會變遷的本質和規律的方法。對于馬克思在進行研究時采用的嚴謹科學方法,許多西方學者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盧卡奇就曾經指出:“我覺得,在馬克思出現以后的時代,認真研究馬克思應當是每個抱嚴肅態度的思想家的中心問題,掌握馬克思的方法和成果的方式和程度決定著他在人類發展中的地位?!雹?/p>

3、宏觀說明社會發展和微觀分析社會發展相結合。馬克思當時主要是要揭示社會發展的本質及內在聯系,尤其是要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規律,從而為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因此,他把重點放在對社會發展的宏觀考察上,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但是,馬克思并沒有因此而輕視對社會發展的微觀分析。比如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馬克思就強調對商品形式的細微分析,認為“在淺薄的人看來,分析這種形式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瑣事。這的確是瑣事,但這是顯微鏡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種瑣事”。⑩可以看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研究,實際上是交替運用宏觀與微觀兩種分析方法,既注意宏觀說明社會發展,又注意微觀分析社會發展。

注釋:

①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11、294 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04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版,第43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416頁。

⑥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32、32-33 頁。

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版,第130頁。

⑨《盧卡奇自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頁。

責任編輯:陳文興

D012

A

1671-2994(2010)04-0025-03

2010-07-09

楊 炯(1984-),男,四川閬中人,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唯物史觀與社會發展理論。

猜你喜歡
理性馬克思人類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改革牛和創新牛都必須在理性中前行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