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幾點思考

2010-08-15 00:43林秀文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年12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

林秀文

(集美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幾點思考

林秀文

(集美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日益蓬勃發展的大學生社團在高校建設和發展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學生社團日益成為凝聚青年學生的積極有效載體,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強學生社團的建設,發揮學生社團在高校建設中的作用.本文通過在新形勢下對高校學生社團的作用功能、社團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辦法的討論,以探尋一條有助于高校學生社團健康、持續、良性發展的途徑.

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在共同的興趣、愛好基礎上自愿自發組織起來的,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校園團體.作為高校一種特殊的社會團體,社團為大學生適應校園生活社會化、豐富化的趨勢,提供了多層次、多方面的資源.作為高校一種獨特的教育方法,學生社團活動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進社團,實現高校學生社團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已經成為高校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05年1月l 3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是以班級年級為主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

1 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意義

1.1 高校學生社團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生生活、學習方式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班級作為學?;窘M織單位的作用弱化,學生原有的班級意識淡化,原來傳統的以“學校一院系一班級”為主體的條狀三級管理體制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另外,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都有待提高.而學生社團以其影響的廣泛性、內容的豐富趣味性、參與的自愿性以及活動方式的多樣性,越來越得到學生的認同,在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載體和陣地.

1.2 高校學生社團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的群眾性組織,有數量多、種類全、輻射面大、覆蓋面廣、參與人數多等特點,現已成為高校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學生群體,社團活動對學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滲透力.高校學生社團積極開展的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理論學習、學術科技、文化娛樂、體育競技、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校園文化活動,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促進了校園文化多渠道、深層次、高質量的發展.

1.3 高校學生社團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

在社團中,會員的年齡、年級不同,學歷、專業有異,地域來源有別,性格差異大,彼此間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有利于學習多種技能,完善知識結構;社團成員通過與別人交流、探討、取長補短,激勵自己奮發向上,這就在社團中形成了一個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的有利環境.參加學生社團對學生豐富校園生活,擴大求知領域,培養興趣愛好,鍛煉交往能力,豐富內心世界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4 高校學生社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很強,他們渴望充實自己、發展自己,而高校學生社團為這種渴望提供了機會,參加社團活動是大學生豐富課余生活、培養愛好特長、擴大知識領域的重要方式.大學生加入某一類社團,在發展自身愛好的同時,不斷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鍛煉,并在不斷向社會和他人展示的同時,獲得較強的自我認同感,增強自信心,從而為實現其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高校學生社團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歸屬感,分散大學生的不良情緒,實現大學生之間的互動,最終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1.5 高校學生社團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

當今大學生,心理發育正處于走向成熟而未達到成熟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多,競爭也愈來愈激烈.要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高校學生社團在這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學生在獨立工作中嘗試成功與挫折,樹立了學生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在組織工作中感受付出與收獲,增強了學生敢于拼搏、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在活動中體會溝通與交流、競爭與合作,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責任心、協作能力和團隊歸屬感.學生社團不僅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政治、經濟、文化的參與視角,而且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發展人際關系、調適心理的場所,這個場所有利于消除交往退縮心理和虛無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

2 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類型和作用

從目前情況看,高校學生社團按照組織形式、活動方向、活動內容和活動性質等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四類:

一是理論學習型社團.如我校的鄧小平理論研究會、三個代表研究會、時事論壇社等.由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研究型社團需要很強的理論基礎和理論學習能力,目前這些學生社團組織和成員人數在社團總數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思想政治性強,政治方向鮮明,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個陣地.

二是學術科技型社團.如我校的電子技術協會、無線電協會、計算機協會、數學社、文學聯合會、經濟社等社團.這類社團目前在高校發展趨勢很強,它們的宗旨是研究專業學習問題,消化、深化和實踐專業知識,提高運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以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為主體組成,跨系、跨學科的這類社團在高校的發展也比較快,這類社團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

三是社會公益型社團.這類社團有的與所學專業有一定聯系,以一技之長服務社會,有的以義務服務的形式,開展社會志愿、社會援助服務.如校紅十字會、愛心社、環境保護協會、禮儀服務隊等.

四是文娛型社團.主要是在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長和濃厚興趣的學生組成的社團.如:各類樂團、舞蹈團、合唱團、棋牌社、書畫社,攝影社等等.

3 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學生社團建設制度體系不健全

目前,各高校的學生社團大多掛靠在校團委或院分團委,由校團委負責學生社團的注冊、登記、管理、指導、獎懲等工作.這種體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有利于學生實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但弊端也是顯然的.首先,高校學生社團內部管理混亂,缺乏必要的引導,缺乏嚴肅的內部考核體制和客觀的工作分配體制;第二,在人事方面普遍存在“大一進、大二退、大三大四看不起”的現象,成員的流動性大,組織發展不穩定,社團的傳承性弱,好的思想和方法不能繼承下來,許多原來比較好的項目會隨著社團人員的變化而中斷,規模較大的社團中有名無實的會員為數不少;第三,活動層次難以提高,社團品牌化意識淡薄.第四,財務管理不規范.

3.2 學生社團建設深度不夠,專業指導教師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學生社團的教師指導力量主要來自各個系部或是團委老師,從整體來看,無論是有專業教師介入的社團,還是由團委教師一手包攬的社團,其指導力量都顯得薄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學校對社團指導老師的聘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學校沒有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明確的任務和要求也是軟性的,對指導老師付出也沒有明確相應的待遇,指導老師的全憑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興趣參與到社團的指導中,加之社團的指導老師大部分是兼職的,自己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因此出現了指導教師“有時間投入就大,沒時間就不管”的局面,隨意性很強,不利于社團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這可能是導致指導教師配備力量不足的關鍵所在.

3.3 學生社團建設資源不足,物質條件欠缺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兩方面:一方面為社團經費不足.高校學生社團經費一般有三個來源:第一,會員加入時所繳納的會員費,這部分錢很少.第二,校團委撥款,但由于團委本身經費有限,最后能撥付給社團的經費也就十分有限.第三,企業贊助,一般學校也不鼓勵社團自身進行商業活動.另外一方面,學生社團的活動場所和辦公場所也十分匱乏.這些制約因素不僅阻礙了學生社團的發展,也影響了學生社團活動質量和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4 學生社團建設骨干選拔、培養機制較薄弱

社團骨干隊伍是實現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社團活動涉及面廣,牽涉人群多,活動影響大,需要負責人有較強的組織、領導、指揮、協測能力和較高的思想覺悟.但在很多學校,社團干部并沒列入學生干部行列,不受學校、學院的重視,在對學生干部的獎勵中往往忽略了社團干部,更沒有把社團干部納入學校、學院的學生干部培養體系.并且由于社團大多數成員是新生,能力都比較欠缺,各種知識、能力需要從零開始學習,由于指導教師的缺乏,學生社團本身又難以獨立承擔對其成員進行系統、專業、連續的培養工作,只能通過老生帶新生的辦法培訓社團骨干成員,使社團骨干的現實能力與客觀要求有很大差距.

4 在新形勢下,優化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發展的對策

4.1 建立健全機制,規范社團管理

高校必須把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展作為加強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教學質量建設工程和事業發展規劃之中,建立由學校團委宏觀領導,院系提供支持,專業教學部門、教研組或課題組等具體管理相結合的協作管理機制.形成學校和院(系)二級管理體制.并要求一個學生社團要有一個校內的、相關的單位作為掛靠單位,有一個本校、院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第二,強化社團內部檔案管理和“傳、幫、帶”制度.社團的發展和深厚底蘊的積淀是從社團工作檔案的收集和整理中反映和積累出來的,社團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視,這也是社團文化的一種傳承.作為某個社團的現任的負責人要盡到培養下一任負責人的責任,為社團今后的發展做好人才儲備.第三,提高學生活動品位.學生社團活動必須體現時代性和創造性,活動要創新,通過組織一些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格調高雅的精品活動不斷提高社團活動的層次和質量,增強社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社團的影響力.第四,要建立健全的財務制度,成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提高社團活動資金的利用率,合理分配資金以達到資金運用最大化.

4.2 加強學生社團建設的內部管理和指導

第一,建立一支工作認真負責、熱愛學生工作、學術水平較高的專業導師隊伍.學校要選聘那些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學術造詣較深,或者有某項專長、關心青年學生成長、善于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豐富組織管理才能的教師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教師.第二,深化“社團指導教師”制度,加強對學生社團的內部管理、建設指導.讓指導教師進駐社團,培養和教育社團干部、把握社團發展方向.使社團在指導老師的具體指導下,在主要社團干部的帶領下,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第三,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對那些熱心社團工作,在社團工作中悉心指導、全程參與的指導老師應適當給予一定的報酬,在教師評優方面可以給予適度的政策優待.如設置“優秀社團指導教師”獎.

4.3 改善學生社團的工作條件,優化社團發展的

外部環境

學校團委及其他管理部門要加大對學生社團的扶持力度,做到組織上重視,政策上支持,工作上關心,活動上指導,資金上傾斜,努力改善學生社團辦公等硬件設施和活動條件.學校有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投入力度,對于符合條件的社團活動要給予資金上的支持,添置必要的設備,提供應有的活動場地,為學生社團工作的更好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4.4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社團干部

首先,必須針對這些骨干力量,從工作方法、管理技巧、領導藝術等幾方面對他們進行重點培訓和經常性的團隊成員培訓,有利于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從而保證項目的質量和工作效率.其次,通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經驗交流會,使他們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培養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再次,學校要把社團干部作為學生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對學生干部的選拔、培養、教育考核和管理之中,以提高社團干部的積極性.最后,在學生社團當中建立黨支部、團支部,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為社團建設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證.

總之,高校學生社團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是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團隊意識、競爭意識、進取意識、創新意識的有效載體,加強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對于形成學校的文化氛圍,構筑學校的歷史傳統,都有著重要意義.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

〔2〕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2005)5號文件[Z].

〔3〕王志杰.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

〔4〕羅凱.淺析學生社團在高校中的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08(5).

〔5〕王爍生.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探析[J].高校研究與評估,2009(11).

〔6〕郭維華.對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幾點思考[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漢文綜合版),2009,28(3).

〔7〕佘喜文.高校學生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G 641

A

1673-260X(2010)12-0209-03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
繽紛社團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團
大學生之歌
K-BOT拼插社團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