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教育結構 實現教育公平

2010-08-15 00:47
河北職業教育 2010年4期
關鍵詞:公平發展教育

余 新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67)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主要指政府在制訂政策和制度時,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為每個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能獲得最適合其個性的發展。但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義,而是一個需要通過改革創新不斷完善的過程,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中,在保證辦學質量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公平社會的迫切需要。

一、優化教育結構,實現教育公平的意義

1.教育公平是促進社會公平的基礎

促進和擴大教育公平,是縮小和克服形形色色的社會不平等、反對社會排斥、鼓勵社會流動、社會參與和社會團結的必由之路。教育公平的缺失或受到損害,將極大地影響到其他領域的社會公平,使得其他領域的社會不平等得以延續并進一步放大。教育公平為不同的人們之間提供了一個共同的發展基礎或平臺,教育公平是保障人的發展的起點公平。

2.教育公平推動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也由單一的政治功能發展到綜合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功能,全方位地影響著社會發展的進程,成為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教育能夠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整體素質,把沉重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同時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明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礎;教育公平對促進整個社會的政治公平、經濟公平、文化公平和法律水平,培育公平文化和有正義感的人有著基礎性、前提性和關鍵性的作用。

3.教育公平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種公平正義、民主法制、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有了教育機會的均等、教育過程的公平,社會弱勢群體才有可能與社會其他階層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才有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社會各階層才有正常流動、分化的可能,全社會才能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因此保證教育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公平的偉大武器,也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前提。

二、我國教育結構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教育不公平主要體現在地區差異、城鄉差異、階層差異方面,各級各類學校的比例構成,決定了它所培養的人才的規格、數量、質量及其比例關系。學校布局散、數量多、校舍不全、規模小、設備缺、質量差、效益低是制約教育質量和效益的主要障礙。

1.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就學過程中的不公平問題較明顯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流動兒童中的在學者占全部流動兒童的90.7%,一直未上學者占6.85%,失學者占2.45%。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打工,一些父母無法教育、撫養這些留守孩子,只能委托爺爺、奶奶或親友代管。留守孩子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出現教育單一、安全難保、親情缺失、心理失衡、學習較差等問題。

2.城鎮中小學的規模效益雖然較好,但是資源配置和生源負載不均衡

由于未給學校的建設和擴展預留空間,學校學額猛增,形成大班額甚至超大班額。歷史上形成的“重點學?!?、“薄弱學?!痹谫Y源配置、教育質量、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群眾的擇校心理,造成城鎮學校大班額現象的出現。教育資源配置、生源負載不均衡,在某種程度上延緩了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的進程。

3.教師隊伍結構矛盾突出

城鎮教師普遍超編,而偏遠鄉鎮教師力量薄弱,農村小學教師嚴重老化和整體素質偏低。一些教師集中于縣城和發達地區的鄉鎮中小學,偏邊遠地區雖然配足教師,但由于生活待遇和條件差,教師不安心工作,總想方法調動。多數片區初中已變成薄弱學校,教師不愿去,學生流失多,教學質量差。

4.職業教育的地位與其所承擔的任務不相稱

職業教育管理分散,缺乏統籌協調機制;經費投入不足,多元投入機制缺乏,校企共生雙贏的局面尚未形成;師資力量薄弱,培養目標雖然與“職”字掛起了鉤,但在專業設置、教學方案、教學方法等方面幾近普通高等教育之翻版,沒有自己的特色,高等職業教育仍然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訓”的問題。

5.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擴大,教學質量下降

由于盲目而狂熱的擴招,使各高校生源質量大幅度降低,各高校幾乎無一例外地不顧自身辦學條件,盲目增加招生數量,使在校生規模與學校硬件教學設施之比例、師生之比嚴重失衡,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使大學本科淪為一種粗放型的教育。各高校在以擴大占地面積作為做大做強的主要依據和判斷標準的片面認識指導下,蜂擁而至圈地浪潮之中。片面追求高層次,研究生、本科生、??粕壤д{。2007年在學研究生119.50萬人,在學本??粕?884.90萬人,在學成人教育524.16萬人,難以滿足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變化中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尤其難以滿足這一變化中對高素質人才中研究生層次人才的需求量,沒有形成終生教育的結構體系。

三、優化教育結構實現教育公平的措施

1.促進學前教育普及化發展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學前教育日益成為城鄉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應加大力度支持和發展學前教育,特別是農村學前教育。2007年我國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共2348.83萬人,比上年增加84.98萬人。應強化區域性學前教育總體規劃,啟動0-3歲嬰幼兒早期關心和發展工程,依托鄉鎮中心小學,大力發展獨立設置的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第一環,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成長和隨后階段教育的質量,人才培養,學前教育先行,絕不能因學前教育是非義務教育而推卸政府的責任,必須切實提高幼兒教育普及程度和保育教育質量。

2.促進義務教育全民化發展

2007年我國小學在校生10564萬人,比上年減少147.53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到99.49%,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目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書本費、雜費,并補助寄宿學生的生活費已全免,這意味著我國貧困地區592個縣1400萬貧困家庭子女就讀中小學將可以享受到國家提供的全免費教育。并將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及其子女應納入社區管理體制,使社區成為流動兒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載體。

3.促進高中教育優質化發展

高中教育應采取更加靈活的形式,吸納社會資金擴大高中辦學規模,盡量滿足人民群眾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2007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在校學生4527.49萬人,比上年增加185.63萬人。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吸納社會資金加快學校后勤服務設施建設,吸納社會賢士能人參與管理學校后勤服務工作,提高和完善學校的后勤服務功能。按照受教育者分攤的教育成本比例,核減預算基數,根據各高中學校收費和教育成本的變化情況,由政府采取差額預算,核基定補或自收自支等財政預算手段予以調節,盡量減輕國家財政對高中教育的投入負擔,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4.促進職業教育大眾化發展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培養高技能人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舉措?!案呒寄堋焙汀案咚刭|”是職業技能人才起飛的雙翼,職業教育公平既不能偏離職業教育的“高技能軌道,又要立足于高素質”的育人大計。2007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987.01萬人,比上年增加177.12萬人。應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科技培訓力度,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新世紀新階段,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服務范圍的不斷擴大,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職業教育應以培養實踐性、應用性、操作性、創新性的職業技術人才為目標,故應突出“實用性”。

5.促進普通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的內部管理和建設,不僅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較之不斷進步的企業管理和政府管理,高等學校在內部管理改革的進程、改革的深度等方面都相對滯后。2007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超過2700萬人,全國招收研究生41.86萬人,比上年增加2.07萬人,增長5.20%;普通高等教育本??乒舱猩?65.92萬人,比上年增加19.87萬人。高等學校要辦出水平和特色,成為一流的大學,就要深化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科技精英的職責,只能也必須由普通高等院校承擔。因此,我國的普通高等教育必須走精英化的路子,以內在的品質做強做大,而不是盲目擴張。

6.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加強民辦教育相關法律政策的協調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明確界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不同的戰略定位、發展重點和培養目標,構建公辦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2007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教育機構)9.52萬所,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達2583.50萬人。給民辦學校充分的辦學自主權,使民辦學校走上特色教育和內涵發展的道路,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健全民辦教育規章制度,規范社會力量辦學行為,制定民辦學校的評估標準,實施民辦學校的認證和教育教學督導工作。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實現教育公平既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始終不懈的追求目標。優化教育結構,讓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促進社會成員、社會群體之間友好相處,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教育公平是實現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1]吳德剛.關于構建教育公平機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1):38-41.

[2]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5~2007.

[3]中國教育統計年簽,2005~2006.

[4]單鷹,北京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問題的思考[J].高教發展研究,2006,(1):18-20.

[5]張振助,吳曉郁,等,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3,(4):35-391.

[6]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基礎和實現途徑[J].新華文獻,2005,(4).

[7]潘懋元.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對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7,(1):45-50.

[8]吳巖.論美國聯邦政府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政策取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5,(9):70-76.

猜你喜歡
公平發展教育
公平對抗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怎樣才公平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笨柴兄弟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公平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