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從傾聽“另一種聲音”開始

2010-08-17 09:00錢友紅
天津教育 2010年2期
關鍵詞:心靈班主任學校

■錢友紅

錢友紅 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

德育,不是簡單的“告訴”和傳遞,更不是生硬的說教和灌輸,而是一種熏陶、喚醒、潤澤……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個幼小而鮮活的生命。盡管我們對他們的成長滿懷美好的期待,希望他們的心靈時刻沐浴著陽光和雨露,然而,畢竟現實社會涂抹著多重色彩,面對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學生的心靈深處往往會發出“另一種聲音”。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實施者,應該從傾聽學生內心的“另一種聲音”開始。

傾聽學生“蠢蠢欲動的欲望”

【故事】開學前,一位班主任邀請隔壁班的五個男生幫著搬運課本。他擔心學生們怕累、不樂意幫忙,便在臨行前表態:只要搬一趟就行了。五個男生輕松爽快地答應了??赡苁悄晟倭Ρ?,他們搬了一大捆課本爬上四樓后,個個累得面紅耳赤,上氣不接下氣。更大的問題是,存書處還剩下一半的課本沒有搬!怎么辦呢?最后,那位班主任還是開口說:“同學們,再幫我搬一次,好嗎?”不出所料,五個男生都露出為難的神色,更有甚者已經準備“臨陣脫逃”了。畢竟不是“嫡系部隊”,根本不聽指揮!班主任心想。這時,一個男生悄悄地說:“您給我們每人2元錢,讓我們買冷飲吃,我們就搬!”班主任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答應了——雖然要花去10元錢,但是可以迅速省力地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男生們的臉上迅速露出只有孩童才掩飾不住的喜色,飛也似地下樓去了。班主任,也跟著學生們樂顛顛地下去了。

【我的思考】當學生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冷飲時,不知道那位班主任的心是否變得沉重起來,他是否開始捫心自問:我對學生實施了應有的教育嗎?表面上看,學生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報酬——一支小小的冰棍,可是他們此時此刻迷失的又是什么呢?學生的心靈是稚嫩的,他們對于自己的言行不會有理智而深刻的反省。作為教育者,難道也缺乏理性的認識嗎?2元錢、一支冰棍是“小事”,其背后卻隱藏著功利浮躁的心態對青少年思想的一種侵蝕:講究等價交換,缺乏樂于助人的熱心,片面追求物質利益,這是一種以物質、金錢、自我為中心的消極思想。但是,當學生們在教育者面前暴露出自己的思想缺陷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引導和教育。此時,如果那位班主任這樣對學生們說:“你們幫助老師,老師很感激。如果你們太累了,就休息休息,不用搬了;如果還想幫助老師,老師會很感動。但是不管怎樣,老師都要獎勵你們每人一支冰棍,好嗎?”相信教師平易近人、入情入理的話語,可以引領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不是只有冰冷的物質交換,還有溫暖人心的幫助和奉獻,體驗到酬謝和感激比利益交換更加富有意義??上?,那位班主任錯過了教育契機,更耽誤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傾聽學生“千奇百怪的理由”

【故事】開學初,學校號召全體師生給本市“青少年愛心基金會”捐款。周一,我根據學校精神在班里進行宣傳發動,要求學生們在本周內把零花錢捐到班長那兒去。到了周五,我一了解,還有三四個學生沒有捐,其中就有小政。我問小政:“你準備捐嗎?”

小政說:“準備捐,這幾天把這事兒忘了?!蔽蚁嘈判≌峭浟?,因為上個學期他捐了50元,我還在班上表揚他呢。于是我再三囑咐他下周一務必把捐款帶來。

新的一周開始了,我一進教室就處理捐款的事情,因為在即將舉行的升旗儀式上要舉行全校公開的捐款活動。

這時,小政紅著臉說:“老師,我只帶了2元錢?!毙≌赡芟幼约壕枭倭?,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上次捐了50元啊。

我大方地說:“沒關系,捐2元也行!”

“可是,我來校時坐公交車,用掉一元了?!毙≌哪樃t了。

這也在情在理。我說:“那你把剩下的一元捐了吧!”

小政開始支支吾吾的,“我用五角錢買了一條紅領巾”。

“五角就五角吧!”我心想,小政今天怎么“婆婆媽媽”的?

此刻,小政的聲音已經小得如同蚊子一般,“老師,那五角錢,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可能在買紅領巾的路上給弄丟了”!

我這才明白,小政又把捐款的事“忘”了,他這段時間在想什么呢……

【我的思考】不知道大家讀完這個真實的故事后,是不是笑出聲來了。的確,小政捐款的故事在常人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不僅是因為他在教師再三囑咐下,仍舊“忘記”捐款事宜,也因為小政捉迷藏、擠牙膏式的“交代”,教師隨意且經驗式的推理和判斷,使得師生對話過程就像兩人在合作表演“趙本山”式的小品。我不由想起在《讀者》上讀到的這樣一個故事:曾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教授費曼,在中年時突然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熟人們都認為搞理論物理的他不可能在繪畫藝術上有什么收獲,可是費曼“偏不信邪”,堅持學習繪畫數年,最后他的作品竟然在畫展上高價售出。讀了這個故事,每個人都會感受到,其實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不可能”。教育教學過程也是如此,也會發生諸多“不可能”?!安豢赡堋卑l生的故事一直在提醒我: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個性特點、思維方式、處事習慣都與成人有所區別,他們有時做事偏離常理,違背成人處事規律,和現實生活中的約定俗成格格不入,經常會做出令人驚訝和啼笑皆非的“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們要更多地與學生交流、溝通,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保持一種可愛而可貴的心態——“不可能”是“快事”,以一種平和、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的“不可能”,享受學生的“不可能”,從“不可能”中獲得教育智慧的啟迪。讓我們把那些“不可能”當作教育生活中的“快事”吧,因為那是值得挖掘和研究的寶貴教育資源。

傾聽學生“熊熊燃燒的憤懣”

【故事】最近,我給學生布置的口頭作文是“對校長或教師說幾句話”,讓學生給學校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生會提些什么意見和建議呢?對于這幫“小機靈鬼”,我有時捉摸不透。但是我清楚,要指導學生“說”好這“幾句話”,就必須鼓起學生的勇氣,給予他們言論自由的權利,只有讓他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才能做到我口言我思,我口抒我情,從而圓滿完成本次學習任務。

課堂上,在我稍加引導啟發后,學生們果然開始暢所欲言了:不滿、抱怨、氣憤、怒火源源不斷地流瀉、噴發出來。

他們說:學校要求大家愛護花草樹木,可就是有同學故意踐踏草坪。

他們說: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太多。有學生補充:光一門課的作業是不算多,可是語、數、外三門作業加起來就多了。所以,三位教師布置作業前要相互通氣、相互協調好!

他們說:學校的自行車停車處沒有車棚,一到下雨天或下雪天,自行車座墊上全是水,人一坐上去,衣服都濕了,緊貼在屁股上,怪難受的。所以,學校應該為大家建車棚!還有,學校連廊的下水道不通暢,一下雨,連廊上積水就很深,很容易弄濕鞋子,特別是冬天,冷得很。

他們說:學校規定在校內不準騎車,可是有的教師,還有教師子女,照舊大模大樣地在校內騎車,“紅領巾監督崗”根本不敢拿他們怎么樣。特別是教師子女,我們是學生,他們也是學生,為什么他們就可以搞特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子女,不能讓他們“高人一等”。

他們說:校門口醒目處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校內禁止吸煙”,可還是有教師在校內吸煙,而且是在學生面前,毫不顧及形象。

整整一節課,學生們都在盡情地傾訴、發泄;整整一節課,我一直在做一名忠實的聽眾,耐心聆聽學生們壓抑在心里多少個月、多少天的肺腑之言。

【我的思考】面對朝氣蓬勃、頗有理智且充滿正義感的學生,我的內心感到一絲沉重,“沉重”于我們肩上教書育人的擔子,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易卸下;“沉重”于我們盡管高舉著“一切為了學生”的進步教育理念,但在行動上還是存在許多空白,至今沒能真正走近學生。但是,我們除了感到“沉重”,更應該做些什么。我想,首先,我們應該拓寬渠道,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他們隨時隨地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建議、不滿甚至憤怒,如果不是這次別開生面的口頭作文課,學生心中“熊熊燃燒的憤懣”何時才能得以發泄?緩解心中的矛盾,發泄心中的不快,學生的心靈才不至于扭曲。其次,我們在傾聽“發泄”的同時,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憤懣”,更要解決導致他們產生“憤懣”的問題,從根源上消除學生心中的陰暗面。最后,我們要引導學生發現和欣賞周圍美好的事物。雅斯貝爾這樣說:教育是一朵浪花推動一朵浪花,一個心靈激活一個心靈。我們要推動學生,激活學生,引導學生,讓他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看待他人。

教育者的職責就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而努力。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我們要善于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尤其是“另一種聲音”,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關心、呵護他們的心靈,促其和諧發展。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教育使命感,擁有一顆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的敏感之心,擁有一顆及時實施教育的責任之心,擁有一顆善于開展教育的智慧之心?!?/p>

猜你喜歡
心靈班主任學校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夸夸我的班主任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喚醒心靈
班主任
學校推介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在大地上尋找心靈的棲息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