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靈魂在,文章始動人——談寫作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2010-08-17 09:00王鳳林
天津教育 2010年2期
關鍵詞:文題文章作文

■王鳳林

王鳳林 天津市塘沽外國語學校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中學生作文創新,是語文教師多少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高考語文大綱重新修訂后,在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對作文創新做出了明確的引導,在“發展等級分”中設立了“創新”一項,其中規定,凡有創新的作文,即可在基礎等級40分標準之上,加1~20分發展等級分。這無疑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寫作意識和能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我在對學生的作文創新指導方面,有意識地進行了作文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指導學生進行文題創新訓練

文題創新的要求是:精巧傳神。

“題”字的本義是人的額頭,是人體最明顯的部位。后來引申為題目、標題,文題是文章的旗幟,它一下子抓住讀者的眼睛、讀者的心靈。所以說,作文創新,首先從煉“題”開始。

1.文題要準確、鮮明、簡潔。

準確,是指文題與文章的內容相符,與文章的風格相符,文題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風格的第一表征,不能脫離內容而存在。鮮明,是指與文章的感情色彩相協調,喜怒有別,愛憎分明。簡潔,指文題精巧簡約,豁達醒目,表現力強。如魯迅先生的《藥》,只是簡潔一字,卻表明它是治小栓癆病的藥,又是治中國百姓愚昧的藥,有愛、有憎、有同情、有憤怒,有象征意義。

2.文題要趨新避俗,雋永傳神。

常言道,“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會使全篇文章增色生輝。趨新避俗,就是要求學生在作文時避免不加思索,信手拈來。如,記敘童年的一段往事,有的學生不加思索地擬出“我的童年”、“一件小事”等俗不可耐的文題。同樣的內容,有的學生就擬出了“那時年少衣衫薄”、“黑巧克力”等創新的文題。換一個標題,文章就生動起來。雋永傳神,就是深邃、有詩意、有哲理、詼諧俏皮。歷年的高考作文,都出現一些較好的文題。如“一花一世界”、“赤兔之死”、“花開兩岸”、“當記憶流經奧斯威辛”、“無聲的經典”、“表決”、“黑蒼蠅樂隊”等。

3.文題要避免晦澀難懂。

作文題目除了避俗以外,還要避免晦澀難懂。應該做到新而能懂,深遠而不晦澀,明確卻不淺白。特別是不應該出現病句錯字錯詞等低級錯誤。如,以2008年北京奧運為主題的文題“有風吹過北京 ”、“ 微 笑 的 2008”、“ 北 京 做 了 一 個夢”,就是既不晦澀難懂又精巧傳神的好標題。

二、指導學生進行立意創新訓練

立意創新的要求是:高遠新奇。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稱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論點)。命題或半命題作文,題目中就包含著立意,要根據命題或半命題,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寫作素材,進行選擇、加工、提煉,確立作文的主題。材料或話題作文,首先要把材料或話題讀懂吃透,要冷靜地思考,從材料或話題中提煉出主題。

1.立意要高遠。

要根據標題和材料,從自己已知的生活圖景中去體味標題和材料中所得到的感受。并且,這些感受要積極、健康、向上。如《棋友》的立意有二:其一,下棋者能看出三步、五步,表現下棋技藝高超。其二,下棋如人生,人生亦如下棋,每個人亦應看出自己今后人生的三步、五步。這兩種立意,高下自現。

2.立意要新奇。

新奇是指能夠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看法,給人以新的啟示和教育?!鞍l人之未發,言人之未言”??荚囎魑牡奶厥庑?,為避免產生雷同和相似,則更要以立意新奇取勝。如《訓獸觀感》的立意,學生產生了三種層次:一是從訓獸中感受到“熟能生巧”的立意,再聯想到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二是從訓獸中感受到“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的立意,呼吁人們保護自然,保護自己;三是從訓獸中感受到人性的殘暴兇狠的一面,是人性的扭曲改變了獸性的本來,是人性的一種悲哀??梢哉f,每一層立意都很好,但比較起來,當然是第三種更深刻一些,更有內涵一些,更新奇一些。

三、指導學生進行結構創新訓練

結構創新的要求是:新穎獨特。

結構創新即布局謀篇的創新,就是圍繞立意安排開頭、中間和結尾,做到前后連貫,渾然一體。學生作文往往在結構上存在著全文思路不清晰,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明確。所謂“內在聯系”是指各段落之間內容上的聯系。是并列、承接,還是遞進,寫作前都應有一個明確的考慮,不能信馬由韁,寫到哪算哪。

一個新穎的結構往往能出奇制勝,如鏡頭體、日記體、小標題體、書信體等。結構創新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構思與列提綱來完成。要多想幾個思路,比較比較,選擇一個較能發揮出高水平的創新思路,做到胸有成竹,一氣呵成。如《沉默的父親》構思:

6歲時,父親是怎樣對待我遇到的“挫折”的;

16歲時,父親是怎樣對待我遇到的困難的;

昨天,父親是怎樣對待我人生最重要的考試——高考的;

今天,我坐在考場里,思考著父親這些年來如此對待我的目的,我被父親的深沉的愛所感動。

列出這樣的構思提綱,寫出一篇新穎的作文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再如,《花開兩岸》是近年一名考生的高考作文,此文的結構是這樣的:

記憶是花種,在時間流水的滋潤下,開出了迷人的花。還記得那個叫李春燕的漢族女子嗎……

記憶是花香,在時間之風吹動下,飄散到更遠的地方。還記得記憶中那叫王雪原的男子嗎……

記憶是時間長河兩岸的繁花,時間不僅不曾讓它們風化,還給了它們滋養,讓它們愈加美麗。還記得一人一馬的郵路上的王順友嗎……

這些讓我感動,讓我成長的記憶永遠不會被風化。相反,它們會在時間長河的兩岸開滿迷人的花,裝點我的人生。

這種結構也是新穎別致的。

1.作文開頭要簡潔明了,起筆生風;先聲奪人,抓住讀者。

如果是考試作文,最好用100字左右作為開頭第一段,這樣給人簡潔明了的感受。開頭一段應該打好草稿,寫在稿紙上就顯得干凈利落,可以嘗試運用排比、對偶、比喻修辭手法或名言警句等,以達到先聲奪人的目的。如《棋友》的開頭: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和父親是棋友。寫中學生早戀《留給明天》的開頭:“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我和她不幸被歌德這老頭言中,“鐘情”得厲害,“懷春”得一塌糊涂。寫人生感慨《人與路》的開頭:做人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闊步,氣勢凌人;有人亦步亦趨,低唱徐吟;有人正氣浩然,仰天長嘯。但要記?。涸趺醋叨家咴谧约旱穆飞?!

開頭有許多方式,因表達的內容和感情不同而各具特色。有背景式,如杜牧《阿房宮》的開篇:“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提示當時秦朝盛氣凌人的社會背景;有抒情式,如峻青《雄關賦》的開頭“:哦,好一座雄關!山海關,這號稱‘天下第一關’的雄關!”情緒外溢,充滿對山海關的贊美之情;有氣氛式,如《孔雀東南飛》的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渲染了孤獨、徘徊、憂郁、哀傷的悲劇氣氛;有題旨式,如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的開頭“: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提示出中心論點。

2.作文的中間部分要運用脈絡句進行分段。

脈絡句就是能夠提示主題或中心的有哲理、有意蘊的句子。它是一個句子的重復使用或相似的句子反復出現。運用脈絡句的好處,在于它能夠突出主題,避免跑題,能夠使文章思路清晰,節奏明快。如果是考試作文,最好劃分為五六段,這樣給人清新通透感受。

脈絡句應運用對比、排比、名句、典故等表達方式,來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例如,高中新課程教科書中選編了馬丁·路德·金《我今天有一個夢想》一文,這篇文章在每段的開頭運用了下列的脈絡句: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

脈絡句的運用,使這篇演講意蘊深刻,思路清晰,節奏明快,氣貫長虹。

3.結尾要因勢收筆,干凈利落;或者別開生面,回味無窮。

文章結尾一段不要太長,最好100字左右,運用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創造出有哲理、有韻味、有詩意的句子,來升華文章的主題。另外,不要怕別人不明白而把所有的話都說盡了,要留有余地,產生余味,讓人回味無窮。如《心靈的選擇》的結尾:就在俺準備為了活命趕路的時候,俺又看見了講臺前站著的監考教師,目光犀銳,似乎在看著俺,仿佛在告訴俺,如果這樣……

再如《花開兩岸》的結尾:這些讓我感動,讓我成長的記憶永遠不會被風化。相反,它們會在時間長河的兩岸開滿迷人的花,裝點我的人生?;ㄩ_兩岸,記憶永存……

又如毛澤東的《別了,司徒雷登》的結尾:“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這兩件事都是值得慶賀的?!闭媸秋L卷殘云,干凈利落,鏗鏘有聲,對美國的對華政策給予了辛辣的嘲諷。

2006年,天津市高考以“愿景”為題作文,有一篇高分作文的結尾是這樣的:愿景為我驅散心中的迷霧,愿景為我描繪一片湛藍的天空。那是我永遠的希望,永遠的目標……

四、指導學生進行語言創新訓練

語言創新的要求是:清新流暢。

長期以來,中學生作文的語言存在著“學生腔,八股調”的現象。敘述不簡練,議論不精辟,描寫不細致。這些均是沒有語言創新所造成的。語言創新就是運用生動的用語、靈活的句式、漂亮的修辭進行表達,讓語言富有感染力、震懾力、穿透力,達到清新流暢,富有文采。

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修辭在語言創新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喻、擬人,可使表達形象生動;對偶、排比,可使語句容量大,有氣勢,且有整齊美;設問、反問,可引人思考、增強穿透力……多種修辭的綜合運用,會讓文章生動起來、美麗起來。例如:“還記得那個叫李春燕的漢族女子,嫁入苗寨,從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薄八臒o私,她的奉獻,她的堅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發著大愛的芬芳,彌漫在記憶里,時間越久越濃郁?!薄坝洃浭腔ㄏ?,在時間之風的吹動下,飄散到更遠的地方?!薄凹拍且桓鶖嗔说募t線,有心人緊緊抓著它,默默等待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早已遠去?!边@些句子都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手法,所以才給人生動、清新、美麗、流暢的感覺。

2.穿插有意蘊的句子。

所謂有意蘊,就是文句凝練、含蓄,有豐富的內涵,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營造深邃的意境,富含深刻的哲理。例如: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魯迅的“夜正長,路也正長……”都是很有意蘊的句子。

3.積累生活中生動的語言。

生活的豐富多彩,決定了語言的豐富多彩。新鮮、生動、有活力的語言是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因此,應該指導學生留心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并積累起來。例如:“啊,傘在開會吶!”這是學生看到雨后室內地上放著一圈打開的傘,像一伙人圍坐在一起低頭開會的樣子,就“冒”出這樣一句生動的話語?!皦ι夏茄t的大大的‘拆’字,將四面的高樓嚇得渾身顫抖!”這是學生從住宅小區發現這個特殊的“拆”后,寫在作文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高樓的狀態寫活了?!斑h遠望去,公交車來了,賣票的小姑娘飄在車外?!边@是乘公交車的學生在上學等車時看到的一幕,就把它寫在作文里,其中一個“飄”字的動詞運用得非常傳神,寫出了車擠人多,也寫出了賣票的小姑娘攬客心切。只要留心,生活中新穎、鮮活、生動的語言就會為己所用。

4.向課本中的名篇文章學習語言。

課本中的名篇文章都是語言的典范,在教學中要很好地加以利用。一般情況下,先指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化用,學生熟練之后,就會自如地創新語言。模仿也是一種創新。例如,2004年天津市高考以“簡單與復雜”為話題作文,一個考生擬就的作文題目是“材者,用之使然也”,這個標題是考生模仿荀子的《勸學》里的句子。文章的結尾是模仿魯迅的《故鄉》句子:其實世上本沒有材,會用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材。而另一名考生的《人與路》是模仿余光中的詩句:“小時候 ,路是一條羊腸小道,你在這頭,我在那頭”……這種名句的模仿,會提升文章的質量?;檬菍⒄n本中學過的故事、典故活化運用,寫進自己的文章。如:“移山填海開先路,戴月披星育后人”,這是化用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故事贊揚教師的詩句?!皥淌譄o言心自語,折枝有淚柳隨風”,這是化用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句子和“折柳送客”的典故來表達離別之情的詩句。

五、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創新訓練

思維創新的要求是:靈活多變。

考試作文最忌思維雷同。雷同思維的現象有“假大空”、“仿套抄”、“老陳舊”。要指導學生運用求異思維和逆向思維,在選材、立意、布局謀篇、語言等方面進行創新,避免自己的文章落入“假大空”、“仿套抄”、“老陳舊”的俗套。

1.要沖出教科書,擺脫教科書的束縛。

教科書是范本,是例子,可以學習、借鑒、模仿,但不能成為捆綁學生思維的繩索。閱讀的時候要學進去,寫作的時候要跳出來。

2.要挑戰教師,跳出教師思維的圈子。

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會形成自己固定的寫作指導思維,或者叫思維風格、思維習慣,這種思維習慣,既拴住了自己,也拴住了學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單一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會間接抹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跳出教師思維的圈子,展開自己思維的翅膀,盡情聯想和想象,寫出有新意的文章。

3.超越自我,戰勝自我,變求同思維為求異思維,發展寫作個性,形成創新思維。

每個人都很容易走自己思維的老路,這是寫作的大忌。因此,要引導學生有超越自己思維習慣的意識,看問題、想事情要從多種角度去思考,或者從逆向角度去思考,想人之未想,發人之未發,寫出新的東西,或寫出別人心中有、筆下無的東西。如《訓獸觀感》一文,習慣思維讓許多學生從訓獸中感受到“熟能生巧”的立意,這就是走了思維的老路。而有的學生則從訓獸中感受到人性的殘暴兇狠的一面,這就是一種求異思維、創新思維。長期堅持這種思維習慣,就會形成自己的寫作個性,寫出有新意的文章。

創新靈魂在,文章始動人。愿師生在創新寫作中寫出優美的文章,創造出美麗的人生?!?/p>

猜你喜歡
文題文章作文
《現代儀器與醫療》2021年第27卷文題索引
《天津護理》2020 年第28 卷文題索引
《中成藥》2019年第41卷第1~12期(總第472~483期)總目次 文題分類索引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中成藥》2017年第39卷第1~12期(總第448~459期)總目次文題分類索引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