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聞翻譯中的“假朋友”現象

2010-09-19 05:36馬朋超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馬朋超

【摘 要】“假朋友”是指兩種語言中形式相同或相近,但實際意義不同的詞語。本文以新聞翻譯為背景探討其中大量存在的“假朋友”現象。

【關鍵詞】“假朋友”;新聞翻譯;跨文化溝通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178-01

1 引言

假朋友(false friends or false amis)是一個專有的翻譯術語,用來描述源語和目標語中形式相同或相近但意義不同,因而給翻譯造成困難的詞條(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 2004:57)。林本椿教授在《英漢互譯教程》中指出:“false friend(假朋友)或false cognate(假同源詞),是指兩種語言中形式相同或非常相似,但意義不同的詞”。不難看出,“假朋友”是指某種語言中在形式上似乎同另一種語言很相近,或與其表面的含義一致,但所要表達的實際意義卻大相徑庭的個別詞、短語或句子。假朋友現象主要存在于緊密聯系的語言中,但我們仍然可以在相互間聯系不太大的語言中找到假朋友現象(Wandruszka,1978:228)。

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受眾獲取新聞是一種對社會的認知活動。不能識破“假”朋友的偽裝,容易產生理解和表達上的偏差,導致交際不暢。結合一些新聞翻譯的事例,本文對其中的假朋友現象進行簡要探討。

2 新聞翻譯中“假朋友”現象的實例分析

2.1 不理解原文而亂譯造成“假朋友”的產生

新聞翻譯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隨心所欲,脫離原意,憑主觀臆斷去亂譯;二是形而上學的拘泥于原文語言形式的翻譯,不從原文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去理解原文,而是孤立地看待各個單字、詞組、句子和部分,機械地逐字死譯(許明武,2003:26)。理解過程是新聞翻譯的第一階段,在把源語新聞讀懂之前就開始翻譯,叫盲目翻譯,而讓“假朋友”現象大行其道。

香港《蘋果日報》曾翻譯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需要美國》的書評。遺憾的是,譯者根本沒有看懂原文就胡亂翻譯。那本書的英文書名是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直譯大體應該是《后轉彎——從尼克松到克林頓的中美奇特關系史》。但是,上述報紙的那位翻譯竟把它翻譯成了:《關于面子——從尼克松到克林頓的中美奇特關系史》。把About Face譯為“關于面子”是地地道道的“假朋友”現象。

2.2 機械地逐字死譯造成“假朋友”的產生

上文提到新聞翻譯的一個極端是孤立看待各個翻譯單元,而去逐字死譯,很容易造成“假朋友”現象。而這其中的典型事例便是大量專業詞匯或新詞的翻譯。

例如,Recorder 通常指“收音機”,但該詞出現在英國的法律訴訟新聞中,它就成了法律術語,意為“法官”或“律師”,不要望文生義地以為記錄官。又如漢語“一條龍服務”的譯文應該是“a coordinated service”,如果逐字翻譯成a dragon-like service”,英語讀者就會不知所云??梢?逐字死譯而產生的“假朋友”不僅不達意,甚至可能影響讀者對整個新聞理解的偏差。

2.3 缺乏必要的背景文化知識造成“假朋友”的產生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而來,代表著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特點。而很多假朋友現象也正是由于文化習俗不同而產生的理解偏差所致。

尼克松執政時曾遍邀白宮前主人共進感恩節晚餐,報導以“TURKEY DINNER”為題,當時譯作“尼克松與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等人共進土耳其晚餐”予以轉載。而其實“TURKEY DINNER”即美國人喜愛的傳統火雞宴?;痣u的名字在英文中之所以叫“turkey”,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裝:身黑頭紅??梢?了解了這一文化背景就可避免望文生義,貽笑大方。

3 淺析假朋友現象的對策

新聞翻譯的目的是促進跨文化的溝通與交流,而“假朋友”的出現則使得這種溝通溝通出現偏差和錯誤。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新聞翻譯中的“假朋友”的出現,本文提出了三點對策:

3.1 新聞翻譯者必須樹立準確意識,具有刨根問底的精神

新聞報道的主要目的,就是真實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力求使讀者閱讀或收看新聞之后所產生的現象與事實真相一致(許武明,2003:21)。而新聞譯者作為文化間即時溝通的橋梁,只有對所報道事物深入認識,才能做到翻譯的精準。

3.2 譯者應強化相關的專業知識,破除專業知識層面的障礙

新聞涉及題材廣泛,用詞豐富,因此一名優秀的譯員應該是“雜家”、“通才”。因為只有了解了相關的專業知識,翻譯的“經絡”方能被打通。

3.3 譯者應及時更新自己的“詞匯庫”,熟悉語言中的一些固定表達

每位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調動自己的“詞匯庫”是一項自覺不自覺的行動。在面對變幻莫測的新聞詞匯時,譯者如能及時注意到新詞匯的固定表達方法,就能有效地避免翻譯中“假朋友”的產生。

4 結語

翻譯是一項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際活動,在整個翻譯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譯文在譯語文化中所要達到的交際目的(方夢之,2005:3)。通過新聞實現跨文化溝通成敗的關鍵在于新聞的翻譯是否準確傳達了源報道的信息。只有準確的新聞翻譯方能實現有效的跨文化溝通,實現新聞的價值。在新聞翻譯中譯者應加強職業操守和增強自身素質,在翻譯過程中“去偽存真”、“刨根問底”,使新聞真正成為跨文化溝通的橋梁。

げ慰嘉南:

[1] 許明武.《新聞英語翻譯》[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2] 方夢之.《英漢翻譯基礎教程》[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3] 林本椿.《英漢互譯教程》[M]. 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4] 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5] Wandruszka, Mari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Bern: Peter Lang, 197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