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機后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新風險

2010-09-19 05:36段雪萍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海外投資風險

段雪萍

【摘 要】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在遏制我國發展方面正在形成默契,對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活動設置更多的障礙,使得我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面臨新的風險。我國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時,應全面分析國際市場特別是投資東道國的政策和市場情況,既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又要學會規避不利因素和風險。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海外投資;風險

中圖分類號:F81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015-01

1 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比商業風險有更大的殺傷力。商業風險發生幾率較高,投資者往往會在考量商業風險后作出投資決策;政治風險發生幾率相對較小,容易被投資者忽視,但是風險一旦發生,投資者的損失更為慘重。在新時期,國際經濟環境面臨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發展處于階段性轉換,給我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帶來諸多新機遇。但是,政治風險由傳統的戰爭風險轉向了和平環境當中的政治暴力事件,包括投資保護主義驅動的政治暴力風險;直接的征收風險減少了,但隱性的征收風險日益突出。

1.1 政治審查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中國威脅論”在國際上此起彼伏,一些國家的政客會把跨國并購這一純粹的經濟行為上升到威脅國家安全、政治滲透等高度,以阻礙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順利實現。我國的投資主體多為國有企業,在中國對外投資的存量中,國有企業占到70%,而民營企業則只占到1%左右。而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又多由央企完成,2009年,央企對外投資流量占到對外投資總量的78%。國企對外投資時,容易從兩方面招致阻力:一是國企身份容易激起宗主國的反對情緒,從而引發媒體和政府的關注;二是國企(尤其是央企)改革后,多在壟斷領域從事經營活動,因此,在進行海外投資時,也多投資在宗主國的壟斷行業,這些行業尤其容易引發利益沖突。例如,2005年,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被美國國會否決;2009年3月中國五礦收購OZ Minerals,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延遲90天審查期。

1.2 經濟民族主義色彩濃厚

2009年上半年的中鋁注資力拓失敗,盡管直接原因是力拓股東拒絕中鋁的注資,但其后也有深刻的政治原因。不可再生資源由于其被賦予的重要戰略地位,國家政策往往帶有濃厚的經濟民族主義色彩,故其在國內實施的政治阻力也比較小。力拓宣告取消并購交易后,澳大利亞大量媒體歡呼雀躍,有的媒體甚至提出,“讓中國停止控制我們的資源!” “對于澳大利亞人民來說,這筆交易的失敗真是太棒了,我們不需要中國擁有澳大利亞的財富?!睆闹胁浑y看出澳大利亞國內政治在中鋁力拓案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在吉利收購瑞典傳統汽車品牌沃爾沃時,很多瑞典媒體的相關文章使用了“經濟侵略”、“另有圖謀”等詞語。

1.3 政府違約風險

隨著礦產資源需求大增、能源價格的持續高漲,一些政府改變了游戲規則,他們重新選擇了短期機會主義路線,通過重新審查項目合同、稅收優惠或特許權協議等損害投資者權益的方式來增加政府收入。澳大利亞因為人口少、資源豐富、法制環境穩定,成為我國企業進行礦業投資的熱門國家。然而,今年5月3日澳大利亞政府提出對不可再生資源加增40%稅收的提案,并決定于兩年之后的7月1日開始實施此項措施。這相當于中國公司的礦業資產被蠶食性征收,將導致礦業公司利潤大減,根據預測,中國鋁業公司參股的力拓公司的長期收益將下降30%。在蠶食性征收的政策主導下,并購所能帶來的戰略優勢及其產生的價值仍存疑惑。對于這種變相國有化的舉措,中國的礦產及油氣等企業需著手反思并購策略,全面考量這種風險。

2 法律風險

主要包括對東道國法律的不了解、以及沒有足夠準備應對通過法律程序形成的市場準入風險以及經營過程中的環保風險、知識產權、勞務用工等風險。例如,當前所有在美國上市的外國企業,必須執行《薩班斯》法案,美國一些州已根據《薩班斯法》出臺了州法律,中國公司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統計顯示,大型美國公司履行《薩班斯法》中的有關“完善內部控制”的條款,第一年建立內部控制系統的平均成本就高達430萬美元,在美國的中國企業了解這些州法律非常重要。另外,還有勞工權益糾紛以及關聯公司的控制風險等。山東黃金集團在委內瑞拉的投資項目,由于當地政府要求提高工人工資30%,公司被迫進行增資,造成預算超計劃,部分子公司發生風險也會波及總公司,造成整個公司的經營困難。

3 融資風險

金融危機比較嚴重的美國等發達國家采取了名目繁多的救市措施,有的國家不僅限制商品流入,而且限制資本流入。例如,美國政府對銀行、證券和保險領域中的核心業務提供了明確具體的保護,對于外國資本以股權投資方式進入美國金融市場采取一定程度的抵制態度,因而外國金融機構很難獲得投資機會;美國和歐盟把只給國內企業貸款作為銀行獲得資金支持的條件,使外國企業在東道國市場融資困難,從而限制了外資進入。此外,限制外國資本進入資源性行業,更是常見的做法。因此,我國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時,應全面分析國際市場特別是投資東道國的政策和市場情況,既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又規避不利因素和風險。

4 匯率風險

投資發展中國家的風險要比發達國家大得多,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匯率風險。因為與發達國家相比,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政局和貨幣幣值更不穩定。這個不穩定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貨膨脹高,二是貨幣經常面臨貶值。另外,由于人民幣處于強勢時代,就使得對發展中國家投資的匯率風險問題更為突出。比如去年很多企業都出現了巨額的匯兌損失,主要原因一是因為錯誤地使用計價結算貨幣。去年上半年美元是貶值的,很多企業不熟悉外匯市場,看到上半年美元貶值,就錯以為下半年的美元還會繼續貶值,就使用歐元來計價結算。但事實上,去年的8月份到11月份,美元匯率反彈,對歐元升值了20%。而這個計價結算貨幣的改變就使我們企業的損失超過了20%。二是錯誤地使用遠期結售匯,去年市場在年初高估了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在遠期結匯的時候定價普遍偏低。

げ慰嘉南:

[1] 鄒衛國.中國海外投資需考量政治風險.[N].經濟參考報,2010(5)

[2] 唐宜紅. 企業“走出去”的策略和風險.[N].人民日報,2010

[3] 梅新育.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機遇與避險之策.[N].上海證券報,2008

猜你喜歡
海外投資風險
新戰略下我國海外投資法律制度體系的完善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的防范及化解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我國石油海外投資的現狀與問題
商業銀行對外投資戰略動因與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