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有關思考

2010-09-19 05:36吳亞妮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基層組織新農村隊伍建設

吳亞妮

【摘 要】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度,完善和優化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內外機制,村干部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基礎組織干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的能力與形勢發展的仍然不相適應,存在一些現實的矛盾和問題。

【關鍵詞】新農村;基層組織;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C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281-02

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黨領導和執政的重要基礎,也是落實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的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當前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從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具體情況看,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村村干部隊伍建設是村基層組織建設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本文作者結合西部地區農村的具體實際,通過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的認真分析,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和建議,以期有益于我國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1 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是強化基層組組建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笨梢?農村村干部隊伍的建設狀況和工作能力是當前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因素,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敗。

1.1 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是確保新農村建設各項方針政策落實的で疤崽跫

胡錦濤指出:“做好農村的各項工作,不僅要靠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素質過硬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鞭r村基層干部特別是村干部是黨在農村的中堅和骨干力量,是農村各項事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團結帶領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新農村建設這一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廣大村干部積極地組織和發動群眾為之奮斗,只能是一個停留在紙上的美好期望。

1.2 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是凝聚和團結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推進新づ┐褰ㄉ璧淖櫓保證

新農村建設需要廣大農村群眾萬眾一心、團結奮斗才能順利實現。這要靠農村黨組織和廣大村干部去動員、去組織、去凝聚。他們處于農村生產生活第一線,同廣大農村群眾有著最廣泛、最直接的聯系,肩負著把握方向、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推動建設的重任,承擔著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責任,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農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團結廣大農民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保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農村群眾根本利益的中堅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村干部隊伍素質高低決定著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只有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進而增強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廣泛調動和發揮廣大農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奮斗,貢獻智慧和力量。

2 當前農村干部隊伍存在許多不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問題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度,逐步完善和優化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內外機制,村干部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基礎組織干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的能力與形勢發展的仍然不相適應,存在一些現實的矛盾和問題。

2.1 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能力有待提高

當前農村基層組織的工作重心已由經濟建設轉向以社區管理和服務為主,村干部隊伍還不能完全適應這一轉變,開始出現“本領恐慌",主要表現為五個“不相適應”:一是文化水平知識結構不相適應。以地處西北的陜西省渭南市為例,目前全市3235個村的15781名村干部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226人,占7.7%;初中及以下學歷11431人,占72.4%。不少村干部較難適應農村管理科技化、信息化趨勢。二是思想素質、思維方式不相適應。一些村干部思想觀念陳舊,安于現狀多,創新意識少,等靠思想多,自我發展少,缺乏從外援性發展向內生性發展轉變的意識,缺乏知難而進、艱苦創業精神。三是理論政策水平不相適應。一些村干部對黨在農村的理論政策理解不全面,宣傳不到位,落實有偏差,造成群眾不理解,工作難開展。四是工作能力不相適應。一些村干部缺乏發展集體經濟、引領群眾致富、溝通協調統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導致“發展無方、謀劃無能、致富無門"。五是管理水平不相適應。一些村干部工作憑老經驗,缺乏科學性和前瞻性。

2.2 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方式亟待創新,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有待ぜ憂

針對當前農村基層人才缺乏的普遍性難題,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力度,陜西省渭南市也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努力拓寬村干部的來源渠道,通過“掛職鍛煉、項目扶貧、實地蹲點的創業實踐”等培養模式,為農村培養了一批后備干部人才,初步解決了村干部后備人才不足的問題。但仍不能滿足線現實的需要。第二,由于目前鼓勵兩委班子交叉任職,村級黨組織書記與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兩委班子職數相對減少,很難挪出崗位來吸納后備干部。第三,對村級后備干部重使用輕培養,在教育培訓上缺乏系統性、經常性、針對性,在實踐使用上缺乏重要崗位的鍛煉,造成這些后備干部實際工作能力無法勝任村干部崗位,缺乏展示個體能力素質機會,缺乏群眾認同的載體。第四,由于培養方式往往采用“體內"培養(安排到村里擔任村主任助理、書記助理等),一方面給村級組織帶來了財力負擔,另一方面由于少數村級領導班子人員對后備干部產生排斥心理,降低了培養后備干部的積極性。

2.3 干群關系出現信任危機,村干部報酬考核機制和村級民主管理ぶ貧扔寫健全完善

當前農村的干群關系信任危機主要表現為:干群關系疏遠、冷漠;村干部在群眾中缺少威信,號召力和凝聚力不強,開展工作困難;干群情緒對立,極易引發沖突。干群關系出現信任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一些村干部宗旨意識淡薄,工作作風不實,群眾對村干部的公正意識產生懷疑。比如有的村干部宗旨觀念淡薄,不能很好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有的村干部民主意識缺乏,缺少正常的民主氣氛;個別干部為政不廉,以權謀私,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有的村干部辦事不公開、處事不透明,從而導致干群沖突。特別是近年來一些村干部在開展土地流轉和房屋動遷工作時由于程序不規范,操作不透明,導致村民集訪越訪屢屢發生。第二,干部收入與村民收入差距拉大,群眾對一些村干部的公仆意識產生懷疑。目前村干部報酬一般由崗位補貼和效益獎勵兩部分組成,前者由財政轉移支付,后者由集體經濟支付,在年終由各鎮(街道)根據年初制定的考核指標確定分配方案,然后在村民代表會議上通報并上墻公布。近年來鎮(街道)為激勵村干部,逐年提高效益獎勵額度,導致村干部年收入增長幅度遠遠大于村民。第三,村級民主政治建設推進緩慢,群眾對一些村干部的公開意識產生懷疑。主要表現在村干部報酬、重大事項、經費開支等群眾關心的村務公開內容不夠透明及時;村民理財小組和監督小組工作不力,民主監督不夠到位;村民代表大會和村民代表議事會難以真正發揮作用等等。

3努力建設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

發展要求的村干部隊伍

從目前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及相關因素來看,要建設一支適應新農村建設需求的干部隊伍,要在轉變思路、政策扶持、制度創新等方面著手,以建立村黨組織領導下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為方向,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點的村干部隊伍建設。

3.1 切實加強領導,理順鎮村職能,增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新農村的ぴ炊力

提高村干部隊伍工作積極性,發揮村干部隊伍有效作用,必須從為村干部減輕工作壓力和提供財力支持著手。一是加強領導,理清鎮村事權,減輕村干部工作壓力。要重新理清鎮村事權,并與財權相統一,將下移的“政務”重新交由職能部門,使村干部能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真正將工作重心放至村務工作。二是加大公共財政對建設和諧社區、和諧村鎮的支持力度,增強村干部構建和諧農村的信心。三是進一步理清村級組織職能,理順村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理清村級組織的職責和事權,實現政治、經濟、社會功能分開。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招聘委托專業管理人才實施管理,社會功能通過發展培育社會組織來完善,從而可以使村級兩委班子更好地發揮政治功能和作用,同時也可以從客觀上減少村級兩委班子職數,減緩村干部緊缺狀況。

3.2 創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環境,完善后備干部培養機制,增強村干げ慷游榻ㄉ櫳屢┐宓納命力

一是從制度上創造人才回流和人才支持的良好環境,為后備干部隊伍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要打破村級領導干部“在少數人中選人”的舊框框,通過制定優惠政策、保證待遇等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鄉村企業骨干、外出務工經商回鄉的優秀人才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并且重視培養任用,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使他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和村干部的后備軍。二是進一步探索后備干部隊伍培養任用機制,在培養上加力度,在鍛煉上搭舞臺,在上崗上創機會。要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納入鎮級黨委管理范圍。探索體外培養方式,拓寬和提高后備干部實際工作能力。

3.3 加強村干部管理監督力度,推進村級民主管理進程,增強村干げ慷游榻ㄉ櫳屢┐宓囊導力

一是進一步完善報酬考核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村干部報酬的分配要堅持鎮級考核和村民評議相結合。從而解決村干部報酬來源的合法性。二是把握關鍵、注重實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強化對村干部的約束機制。要繼續圍繞村民關心的村干部報酬、集體資產處置、財務收支等熱點焦點問題,進一步完善、規范村務公開內容,通過推進民主議事協商制度建設、加快完善民主理財制度,規范村級工作操作規程,促進干群關系良性互動。

猜你喜歡
基層組織新農村隊伍建設
發揮好參政黨基層組織的履職作用
如何理解黨的基層組織任期“新規”
黨的基層組織
創新民間美術傳承模式 生態式發展新農村文化建設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地勘事業單位基層組織建設的難點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