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期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2010-09-19 05:36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服務型職能公共服務

陳 琦

【摘 要】政府轉型是公共服務體制確立和建設的宏觀前提。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雙重轉型過程中,而我國政府轉型的目標就是實現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服務型政府在履行宏觀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等職能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關鍵詞】政府轉型;公共服務型政府

中圖分類號:D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289-01

政府轉型是公共服務體制確立和建設的宏觀前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政府轉型受到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及公共服務理念的影響,面對社會及經濟的雙重轉型,如何適應全面轉型的需要,改變長期以來政府主導經濟的發展模式,更好的處理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已成為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性問題。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雙重轉型過程中,而我國政府轉型的目標就是實現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服務型政府在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等職能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職能結構應該以公共服務為主導,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產品。

1 政府轉型的背景

1.1 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場聲勢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圍內掀起。在西方,這場行政改革運動被看作一場“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門”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其突出的特點是通過加入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來提升公共部門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政府管理。

我國目前已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化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加大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務的提供,已成為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政府通過國外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成功經驗,將市場競爭體制引入公共部門,強調管理高效率,為公眾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公共產品及公共服務。我國目前正處于全面轉型時期,在很多體制及法律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們應該根據我國的國情,有選擇的借鑒和吸收。

1.2 政府轉型符合經濟及社會轉型的需要

一個有效的政府是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它能夠對市場經濟和個人活動起催化作用、促進作用和補充作用,既要提高政府自身的效率和使用公共資源的效率,也要提高和改進政府的能力。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由經濟體制結構所引起的矛盾仍然存在并且在發展中日益激化,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都與政府改革息息相關。因此,完善市場經濟迫切需要政府經濟職能的轉型,改變長期以來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和確立市場主導的經濟運行機制。在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需要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干預內容。

1.3 長期的發展失衡要求政府轉型

長期以來,中國通過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戰略來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向著完善的方向發展的時候,產生于市場轉型階段的經濟建設型政府的弊病就日益顯露。比如經濟建設型政府會導致公共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合法化,政出多門,行政壟斷和審批事項繁多。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經濟建設型政府有幾個嚴重的誤區:一是政府長期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起主導作用;二是解決不了政府、國有企業與國有商業銀行的結構性矛盾,致使政企分開一直成為改革的難點;

面對經濟社會發展失衡的巨大壓力,隨著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中央重大戰略的提出,改變經濟建設型政府模式,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已成為目前中國行政體制改革最為緊迫的一項重大任務。政府轉型的關鍵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明確政府的職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經濟的范圍,切實把政府工作重點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向社會公眾提供充分有效的公共物品與服務,從而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2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

2.1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內涵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教授認為,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內涵是:為社會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務,以不斷滿足廣大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訴求,在此基礎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偟膩碚f,政府需要提供三種基本性的公共服務:一是為企業、社會提供的經濟性公共服務;二是著眼于最突出的社會矛盾,提供最緊迫的社會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三是在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為社會直接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本質是要維護公共利益,尊重公民權利,是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的,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從管制型政府到經濟建設型政府再到公共服務型政府,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界定、準確定位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地位。服務型政府不是缺位、越位、錯位的政府,它既不應當無所不能、無所不包、無所不辦,也不應當同時充當“裁判員”、“運動員”的角色,直接從事大量具體的微觀經濟管理活動,而應當是“到位”的政府,在履行社會職能方面積極加強,在經濟建設職能方面合理退縮。

2.2 大部門體制是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新變革

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并明確提出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構建服務型政府。此項決策是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舉措。2008年,以“大部門體制”為突破口的新一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由此拉開帷幕,國務院改革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共15個,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

所謂大部制,即在政府的部門設置中,將那些職能相近,業務范圍雷同的事項,相對集中,由一個部門統一進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根據《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必須以政府職能轉變為邏輯起點,通過實行大部門體制,全面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我國正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加大社會事業改革和轉型力度,而大部制改革通過整合職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門而形成“寬職能、大部門”的機構設置形式。從組織結構看,它能解決結構重疊、職責交叉、政出多門的問題。同時使政府部門擺脫行業利益的束縛,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集中精力抓好宏觀調控。大部制改革的實行,表明了我國政府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的迫切要求和實際行動,是我國政府轉型期中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新變革。

げ慰嘉南:

[1] 周天勇.中國行政體制改革30年〔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燕繼榮.服務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來國內服務型政府研究綜述〔J〕.學海,2009(1).

[3] 劉厚金.我國政府轉型中的公共服務〔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4] 遲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基本涵義〔J〕.人民論壇,2006(5).

[5] 遲福林.論“公共服務型政府” 〔J〕.理論參考,2006(6).

猜你喜歡
服務型職能公共服務
小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更新研究
教學服務型大學研究的回溯與鏡鑒
數字化時代政府掌舵職能的再思考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人性化”服務型機器人
工信部副部長: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服務型制造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與生態更新
“互聯網+”公共服務供給對策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履行社會責任建設服務型政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