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高職院校大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2011-03-20 16:54卜春艷
文教資料 2011年31期
關鍵詞:新生輔導員大學

卜春艷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系,江蘇 揚州 225127)

加強高職院校大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卜春艷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系,江蘇 揚州 225127)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招生人數急劇增加,新校區離市區相對較遠或多校開放式辦學,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開展高職院校大一新生的教育是擺在輔導員面前的新課題。作者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職院大一學生特點的分析,指出對本院大一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對大一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 大一新生 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徑

今天的大一新生大部分是“90后”且家境較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獨立性、自主性較差?;诟呗氃盒W生的成績底子和學習自覺性相對差一點的特性,要想對這些學習自覺性差的孩子實施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可想而知。大一學生在高中形成的生活節奏、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有的習慣化、公式化的心理結構被打破,心理失去了平衡,他們一時很難適應大學的生活。這一時期如果教師引導得當,學生則會很快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順利實現過渡,那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對學生的言行和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大一新生的特點

對于大一新生來講,大學校園就像一次充滿激情的挑戰和刺激的旅行,有幾分欣喜,也有幾分擔憂,顯示出十分復雜的矛盾心理。

1.有積極向上的愿望,但存在自我完善性焦慮。

經過“十年寒窗苦”考入大學的學生,由于年齡特點,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同,受教育環境不同,因而潛在才能和特長參差不齊。進大學后,會發現自己需要向別人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有的甚至處處感到不如別人,這樣就會產生一種要求上進的“自我完善性焦慮”,這是一種要求進步的表現。他們想獲得群體的認同,但是由于缺乏某種能力、特長,或者某種能力不足,特長不明顯,會使需求難以實現,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自責,陷入自卑之中,從而產生不良反應。

2.有強烈求知欲望,但缺乏遠大的學習目標。

部分大一新生形容中學階段的生活 “就像在黎明前漆黑一片的隧道中賽跑”,高考就是前方那一盞最明亮的燈,同學們你追我趕地向著這一目標奔跑,雖身心疲憊但目標十分明確,因而生活緊張卻充實。進入大學之后,生活也就失去了目標和動力,大學三年究竟該如何度過是很多學生都不曾想過的問題,導致相當一部分的大一新生認為自己“缺乏生活目標,得過且過”,“學習上提不起興趣,考試及格即可”。

3.有強烈的交往意愿,但存在一定的人際交往障礙。

大學校園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各種社團活動,為大學生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每個大一新生都希望參加社會交際,與其他同學建立各種聯系,這對大一新生個性完善和成熟大有好處。但步入大學后,由于彼此都還陌生,不知道如何與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相處,這是一些大學新生人際交往障礙的主要表現,由此引發的人際矛盾和心理不適往往給一些新生帶來許多煩惱。

4.有強烈的好奇心,但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盡管大一新生對大學的學習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通過對大學課程的接觸,由于教學內容、方式和手段與中學時有很大差異,沒有了中學老師的耳提面命,許多新生面對知識的海洋,不知從何學起,難免會產生困惑、迷茫和無所適從的感覺。有一些大學新生在學習上有一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松勁心理,學習動機的強度降低,沒有制定正確的學習目標,缺乏較強的學習動力與意志,于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二、在大一新生中緊抓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從教育背景看,擴大招生條件下的大學生,逐步由“精英式”轉變為“大眾化”,已不再是以前意義上的“精英”。這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有利和不利因素。

從獨生子女的家庭背景看,不少大學生生活環境優越,缺乏應對困難的心理準備;經歷簡單平順,缺乏經受挫折的思想意識;“捆綁式”的教育又使他們缺乏學習的獨立性和確立人生目標的思想能力;獨生子女的生活造成他們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所以從教育和家庭背景看,對大一新生加強思想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從大一新生本身的發展規律看,這一階段正是人生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學習方法、生活態度、人生觀念和思維方式等多方面正向著成熟方向轉變。如果這一時期能得到學校、老師誠摯的關心和正確指引,學生將會健康成長。

從大學教育的體制、形式、內容和手段看,大學與中學有很大不同,進大學后必須經歷一個適應期,輔導員責無旁貸,要盡一切可能,想一切辦法,把這種適應期縮到最短,從而取得最佳的適應效果。

從輔導員工作角度看,如果把大一新生工作做好了,對今后兩年的教育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學生成人成才教育,大一是關鍵、是基礎。只有把基礎打牢,才能有豐碩的結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從對大一新生的特點分析和歸納中不難看出,大一新生是一個可塑性強的青年群體,又是一個正處在矛盾交織的學生群體,這就給輔導員開展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為此,根據大一新生特點,制定出有效的教育對策是很有必要的。

1.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學習目標。

不少學生雖然已經學習了大學的專業課程,但是對本專業的課程的培養方案和學習目的知之甚少,由此帶來了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種情況,輔導員應該及時幫助新生了解所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人才的發展方向,了解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第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讓他們更加明確大學三年的知識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做到心中有數。

2.學會與他人相處,正確認識自我。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這給同學之間融洽相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今天的大一新生都是“90后”,基本都是獨生子,在家享受著“小皇帝”的待遇,個人主義的意識較強。因此,我們要正確指導新生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處理矛盾、如何處理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梢岳冒鄷?、組織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個體差異,從而正確分析自我、評價自我。輔導員要做學生的知心人、引路人,一旦學生在心里接受,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引導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轉變學習觀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從被動的高中學習生活轉變為主動的大學學習生活,他們在學習上一時很難養成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性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的學習生活不再迷茫、徘徊和惶恐。對于大學的學習方式,大一新生是很不適應的,我們可以舉辦專題講座,請老師進行個別輔導,請優秀畢業生向新生傳授學習的成功經驗,從而使學生及時轉變學習觀念,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總之,想引起大一學生思想的共鳴,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我們就應該從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意識等方面入手,讓他們從思想和行為上真正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1]陳紅梅.新生入學教育的若干問題.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0.

[2]李壽和.論提高高職新生教育管理有效性.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猜你喜歡
新生輔導員大學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