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某工程灰土擠密樁縮頸現象分析及治理

2011-05-22 12:29郭明劉偉郭亮
山西建筑 2011年20期
關鍵詞:縮頸層底孔深

郭明 劉偉 郭亮

1 工程概述

西安臨潼某儲罐工程,20 000 m3儲罐,直徑42.0 m,罐壁高度17.45 m,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環墻,環墻截面寬度600 mm,高度1 900 mm,埋深1 200 mm?;讐毫?20 kPa,處理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240 kPa。地基處理采用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樁徑選用400 mm,樁距800 mm,按等邊三角形布置,樁長自礫石墊層(褥墊層)下起約9.0 m~12.0 m。

經勘探揭露,場地內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由耕土、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統洪積黃土狀土和黑壚土、第四系上更新統和中更新統風積黃土、古土壤及中更新統沖洪積粉質粘土構成,現自上而下敘述如下:①耕土(Qpd):層厚0.3 m~1.8 m。②素填土(Qml):層底深度 0.4 m~3.5 m。③-1黃土狀土(Q1pl4):層底深度0.9 m~4.2 m。③-2黃土狀土(Q1pl4):層底深度1.0 m~4.3 m。④黑壚土:層底深度2.0 m~6.7 m。⑤-1馬蘭黃土(Q2eol3):層底深度7.5 m~13.5 m。⑤-2馬蘭黃土(Q2eol3):該層層厚1.40 m~6.60 m,不具濕陷性。⑥古土壤(Q1eol3):層底深度13.90 m~19.60 m,不具濕陷性。⑦離石黃土(Q2eol2):層底深度15.00 m~29.50 m,不具濕陷性。

各土層含水率指標見表1。

表1 各土層含水率指標 %

最終選擇不具濕陷的⑤-2作為持力層。

2 縮頸原因

施工采用錘擊沉管(2.5 t柴油打樁機)成孔,樁孔夯填采用卷揚機提升式夯實機(重錘500 kg),填料為2∶8灰土,在施工過程中,局部一些樁在成孔時出現縮頸現象。具體為在第一次成孔后,經過1 h左右測量,樁底部出現縮頸,最大孔深縮短1 000 mm。原因分析如下:

1)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是賦存于⑥層,⑦層中的潛水,穩定水位13.00 m~16.50 m。場地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1.0 m~2.0 m,勘察期間地下水處于非豐水期。施工期間地下水處于豐水期。因此導致樁端⑤-2馬蘭黃土(Q2eol3)土層含水率增大,導致縮頸。

2)附近水源井抽水,導致地下水位變化。離最外排樁外10 m有一施工用水源井,通過對縮頸的孔進行觀察和統計,發現這些孔位置相對集中,以水源井為中心向周圍擴散。具體見圖1。

3)樁成孔順序。樁成孔順序按先外排后內排,同排樁間隔1個~2個孔進行。

通過對圖1的觀察,隔排隔點的工藝縮頸現象均出現在中間加樁處。實踐表明,當天然土的含水率小于12%時,土呈堅硬狀態,成孔擠密很困難,樁管沉入后側向擠壓應力靠土的顆粒間相互接觸傳遞,應力的傳遞范圍小,擠密效果差,即使成孔也容易形成塌孔,而且容易破壞設備;當土的天然含水率w≥24%,飽和度Sr>75%,土的含水量過高時,土呈軟塑狀態,主要由孔隙水承受和傳遞側向擠壓應力,土顆粒被孔隙水分隔,它們之間得不到充分擠密,樁孔縮頸的可能大。當w=14%~20%時,土呈可塑狀態,樁管的側向擠壓應力由孔隙水和土顆粒相互接觸共同傳遞,所以影響范圍大,擠密效果好,成孔效果較好。但在該工程當中即使含水量w≤20%,也出現縮頸現象。通過圖1觀察結合施工順序發現,忽略了影響樁間土擠密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即飽和度Sr。因為土體擠密后,土中水的體積不變,孔隙比減小,即意味著飽和度增大,當孔隙減小到一定程度,土體就達到飽和,此時,擠密成孔必然會產生超孔隙水壓力,從而引起縮頸。有關規程、規范也指出,當天然地基土的飽和度Sr>75%時,擠密樁已不適用。所以擠密效果還與擠密后的飽和度有關,中間的加樁縮頸主要是由于周圍樁體的擠密造成的。

3 縮頸治理

從縮頸原因來看,主要是樁端土層含水率的上升造成,需采取根本措施降低含水率,選擇具有吸水性的材料作為樁端骨料。

1)填料沖擊成孔。對縮頸較小的,即成孔后1 h,孔深縮短500 mm以下的采用分次填入碎磚和生石灰塊,邊沖擊邊將填料擠入孔壁和孔底,當孔底接近設計深度時,夯入部分碎磚形成擴大端。2)復打成孔。對縮頸較大的,即成孔后1 h,孔深縮短1 000 mm左右的采用:提錘反復沖擊至設計孔深,然后分層填入碎磚和生石塊,待孔內生石灰吸水膨脹,樁間土性質有所改善后,再進行二次沖擊復打成孔。但在該工程中,二次復打成孔效果沒有本質改善,還存在縮頸。經研究,實際方法為:在第一次成孔后(按設計樁長),對出現縮頸的孔,可在孔底填入1.0 m級配礫石(礫石粒徑控制在25 mm~35 mm),進行二次沖擊復打,打入深度控制在0.5 m深(復打深度較第一次打入深度減少0.5 m),夯入部分礫石形成擴大頭,提高樁端持力層承載力。然后再按原設計要求回填。若還有縮頸現象可重復使用該方式。采用該方法很好的處理了縮頸問題,具體見圖2。

4 結語

1)通過該方法處理縮頸后的樁體,經檢測,復合地基承載力、樁間土擠密系數均滿足設計要求,也有效的消除了濕陷。

2)通過本工程發現,在選用灰土擠密樁時,應對周圍環境做好調研,查明水井、墓穴等不利地質情況;對天然含水率20<w<24的黃土土層,應注意樁間土擠密效果造成的縮頸,選擇合理的樁距和樁徑。

[1]顧曉魯.地基與基礎[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宋上明.鉆孔樁在深厚軟土層鉆進易縮孔的預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6):92-93.

猜你喜歡
縮頸層底孔深
礫石土墊層對路基路面結構力學響應的影響分析
全面鉆進工藝在甘肅陽山礦區失返性漏失地層中的應用
山東某小區地下室地面滲水現象的分析與解決
臨界深孔控制爆破數值計算模擬及控制爆破技術應用
巖巷爆破掘進優化設計研究
硅銨聚合物鉆井液體系在英坨地區的應用
凍融循環條件下的瀝青混合料半圓彎拉試驗
舊瀝青路面加鋪的力學分析
邊坡支護中旋挖孔縮頸技術分析與措施
三旋輪縮頸旋壓機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