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有效性

2011-07-14 07:49楊福星
文教資料 2011年31期
關鍵詞:品德課有效性目標

楊福星

(樅陽縣義津初中,安徽 樅陽 246737)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戰就是教學費時低效甚至無效的問題?!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深化教學改革,轉變課程實施方式,提高課程實施水平,重點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闭n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并獲得預期效益最優化,使學習者與傳授者雙方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并把教學創新體現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一、以學情為依據,做好課前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一個準備—實施—目標達成的完整過程,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加里·鮑里奇在論述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時,就談到了“任務導向”,即制訂教學目標。因此根據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目標,做好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環節。布魯姆說:“有效教學,始于期望達到的目標?!睕]有目標或目標不甚明確的課堂教學,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和自己學生的實際,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并針對不同學生的認知差異,制訂適度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基礎目標——以落實雙基教學為基礎,著眼于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打好基礎,培養這些學生的興趣,規范好學習的行為習慣;培優目標——這個層面的學生基礎普遍較好,教師要適度激發和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能力力爭優秀,也就是說教師在解決全體學生共性問題的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包括習題、作業難度、要求的分層、對不同層面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發展性的評價激勵,等等。

二、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心

改革、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表現形式。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是教師主宰課堂,習慣從既定的教案出發,設計一條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的“綠色通道”,盡可能地排除各種“干擾”,消除一切“噪音”?,F代課堂教學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教師從教什么轉向怎樣教,學生從學什么轉向怎樣學。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新教學方式,課堂從教師展示授課技巧的舞臺變成促進學生發展和表現的舞臺,教師的角色也從“演員”變成“導演”,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自主活動,以及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

在新課改中,部分教師出現了“滿堂問”、“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這類毫無啟發性的提問充斥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提問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和運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就要有效地“提問”,即問題形式要“趣”,問題內容要“精”,問題切入要“巧”,問題難度要“適”。同時根據課堂結構的需要,教師可設計溫故而知新的復習性問題,幫助理解新知識的啟發性問題,掌握學習方法的指導性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問題,引發課堂討論發散性問題,等等,從而讓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動”起來,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一堂有效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應該凸顯師與生的參與狀態、交流狀態,目標的達成狀態。新課程標準的“實踐性”和“開放性”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政治知識去分析、認識現實生活,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政治。所以課堂教學應盡可能模擬和貼近學生的真實世界,以解決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為學習任務,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的情境下進行學習活動。如教學九年級第一單元“不言代價與回報”時,我嘗試讓學生成為責任的主體,親身感受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于是,在前節課布置一個承上啟下的課后作業:請學生們課后回憶整理一下自己曾經認真承擔責任的實例。在理解“代價與回報”時我設計了下面這個表格,讓學生討論填寫。

承擔責任實例 代價 回報回家幫父母干家務放學后為班級出黑板報幫助孤寡老人洗被子為災區捐款、捐物……一些時間少量的精力一點錢物……他人的贊許同學的尊重自身能力得到鍛煉獲得更多知識感覺人生更有價值……

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使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具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關心生活、思考現實的習慣和能力。

三、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支點

時代性、生活化是政治課教學的源頭與活水,是思想品德課的生命線,也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秾W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必須在空間和時間上重新分配教學活動,從而在教育中恢復生活經驗的各個方面?!苯虒W內容的創新,就是要剔除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還要對教材補充、延伸、拓廣、重組,并注重教材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系和融合。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文本知識與學生思維之間構筑橋梁與臺階,使“給定的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課程”,使“文本課程”轉化為“體驗課程”,提高教學效益。教師應緊扣教學目標,巧妙地將授課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根據教材本身所蘊涵的生活問題、生活事件,設計、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的材料,適當地引入時政熱點、軼聞趣事或詩歌名言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主動地去探索、研究,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把“課本知識”轉為“生活知識”。

在教學“學會合理消費”時,我用一個小品和一場主題辯論會來完成的。小品“消費面面觀”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感受消費,反思自己的日常消費行為。我再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為“怎樣消費最合理”的辯論會。通過辯論,學生們有了以下的正確消費觀:

1.不能盲目攀比,理性消費。

2.多了解一些理財、消費方面的信息。

3.把錢用在關鍵地方,盡量節儉。

4.要用環保的眼光選購物品。

5.消費要體現生活品質,如訂購書刊、學習電腦、參加文體活動等。

……

結論比教材中的還要多,還顯豐滿,顯然這節課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樣把課堂內外聯在一起,把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既鞏固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發揮了政治學科的育人功能,更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強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教學評價創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以分數論英雄”的評價方法、評價方式片面、單一和錯位,嚴重影響課堂教學創新取得實質性突破。新課程規定了三大課程目標領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意味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斷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所以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一定要本著為師生發展服務的原則,既要關注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和對教學過程的優化情況,更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其評價標準應包括:對學生學習狀態的評價、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教師基本功的評價、綜合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其發展和進步的動態過程,采取更為靈活的方式,如談話觀察、描述性評語、項目評議、學生自評與互評、個人成長記錄等。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細胞”。教師要“內化”新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開拓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學習的興趣、動機的激發,以及互動、合作的學習方式的運用,選擇和實施適當的教學策略,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品德課有效性目標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融入法制教育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課靈動起來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課教學感悟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