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跨文化交際中的身體語言戰爭

2011-08-15 00:51侯彩虹
大學英語(學術版) 2011年1期
關鍵詞:身體語言言語跨文化

王 寰 侯彩虹 封 琮

(軍械工程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03)

試析跨文化交際中的身體語言戰爭

王 寰 侯彩虹 封 琮

(軍械工程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03)

本文從跨文化交際學的角度,對身體語言的歷史研究及其地位進行理論綜述,探討身體語言的交際功能,通過幾組案例對身體語言的文化差異進行分析,剖析其中的身體語言沖突。研究目的是使外語學習者提高對身體語言重要性的認識,了解不同文化下身體語言的內涵,建立有利于獲得交際優勢的身體語言識別系統。

非言語交際;身體語言;沖突;文化差異

引言

外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交流。人類用于交流的方式除言語形式之外,還有非言語形式。任何不包括言語的交際狀態都可視為非言語交際,它占據我們日常交流中的93%(劉和林2006:113)。在非言語交際中,身體語言的使用最為廣泛,它傳遞著比言語更多的信息。人們可以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表達一定含義。目光的接觸、面部表情、手勢、姿勢、甚至是空間距離都傳遞著超越言語的信息。在一種特定文化中,身體語言所表達的意思是約定俗成的(劉琳靜,楊阿娣2009:227)。不同文化中的身體語言能夠表達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誤解某種身體語言可能會造成交際摩擦、沖突、甚至是“隱形戰爭”。對外語學習者而言,要進行有效的交際,避免誤解和沖突,就必須了解構建于不同文化下的身體語言。

1.身體語言的歷史地位

“書寫沒有像車輪代替人腿一樣取代記憶,口語也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摧毀非言語交際”(顧嘉祖2000:151)。非言語交際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不可忽視、至關重要的地位。我們一刻也離不開身勢動作,因為不論是有身勢還是“無身勢”,實際上都是一種動作(萊杰·布羅斯納安1991:5)。非言語行為在輔助言語交際的同時,也將人類的真實思想與情感暴露無疑。

縱觀人類歷史,根據孔狄拉克和休斯等學者的觀點,在人類有聲語言系統和有聲語言之前,存在著一段用手語交流的階段(丁凌,甘世安2006:12)。身體語言的歷史比有聲語言的歷史要久遠得多。人類祖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身體語言傳遞信息而進行交際(丁凌,甘世安2006:12)。

俯瞰非言語交際的研究歷史,對非言語行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達爾文對于動物與人類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胡文仲2004:79)。20世紀20年代,Kretschmer的《體格與個性》標志著身體語言研究的正式開端(胡文仲2004:79)。身勢語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初建于20世紀50年代(丁凌,甘世安2006:12)。在諸多研究身體語言的學者中,人類學家Hall的貢獻最為重大。Hall在其四部連續的著作——《無聲的語言》、《隱藏的維度》、《超越文化》和《生命之舞》中對非言語交際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揭示了使用身體語言進行交際的奧秘(胡文仲2004:79)。70年代,Julius Fast的《身體語言》一書深人淺出地介紹了身勢語的相關學科知識,為身勢語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丁凌,甘世安2006:12)。

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歷史地位確立已久。由于身體語言是非言語行為中非常重要的行為,它的地位可謂是“重中之重”。有些學者認為身體語言是整個非言語行為研究的基礎。也有些學者認為“體態即信息”(賈玉新1997:456)。

2.身體語言的交際功能

從近些年一些學者對非言語符號在交際中的地位的新認識來看,身體語言的交際功能非常重要。這些學者認為:第一,非言語符號在使用范圍上更為廣泛。在絕大部分時間里,語言符號只表達人類30%-35%的意義,其余的意義都要借助非言語符號表示(顧嘉祖2000:153)。第二,在辨認感情真假的問題上,非言語符號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語言符號。心理學家Albert Mehrabian指出:“談話中93%的意義是通過非言語形式傳遞的,38%通過聲音,55%通過面部表情”(顧嘉祖2000:155)。此外,Malandro也對非言語行為的功能歸納為六點:補足、抵觸、重復、協調、替代和強調(林大津,謝朝群2005:242)。從身體語言的使用范圍和比重上看,身體語言的交際功能遠遠超過言語行為。

從實際效用來看,筆者認為身體語言的交際功能主要有兩點,即:輔助功能和揭露功能。

(1)輔助功能

身體語言對言語交際的輔助功能主要有:補充、替代和強調。身體語言可以發揮言語所不能夠表達,特定情景中不方便表達或不易重復表達的涵義,并且還具有增強言語表達效果的作用。

(2)揭露功能

身體語言的揭露功能主要由抵觸和否定意圖來表現。當收到不想要的禮物時,夾雜皺眉的微笑會將收禮者的真實心理表露無疑。身體語言的揭露功能能夠表達使用者的真實心理。任何遮掩和隱瞞在身體語言揭露功能的作用下都會暴露無疑。

3.身體語言的文化差異

身體語言的信息傳遞同言語信息一樣,是一個由信息發出者編碼到信息接收者解碼的過程(丁凌,甘世安2006:13)。這個過程中浸透著交際雙方的語言知識系統和文化知識底蘊。從身體語言所覆蓋的范圍來看:有些身體語言行為是與生俱來、無師自通的;也有不少身體語言行為是從環境中學習得來的,是約定俗成的,為不同文化所獨有(賈玉新1997:457)。從身體語言的性質來看,身體語言行為是跨文化、跨國界、甚至跨語言社團的(賈玉新1997:455)。Hall在《無聲的語言》中指出:“我們除了用有聲語言來表達思想外,還經常使用無聲的語言——行為的語言來交流自己的真實情感。對這種語言,其他民族有時也能給予正確的解釋,但更多的時候解釋是錯誤的(顧嘉祖2000:155)?!庇纱丝梢?,在不同文化中,身體語言的內涵不盡相同。當交際者缺乏異文化身體語言信息時,交際中的身體語言“戰爭”便由此爆發。

身體語言行為包括的范圍極為寬泛,如:目光接觸、面部表情、手勢、姿勢、空間距離等(胡文仲2004:80)。而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身體語言“戰爭”比比皆是。

以手勢語為例:在第十五屆足球世界杯賽時,德國著名球星曾對不滿意他表現的觀眾做出了極不禮貌的污穢性手勢而激起觀眾的極大憤怒,因此被德國教練攆出國家隊,致使德國隊慘?。ㄙZ玉新1997:460)。

再以姿勢為例:前蘇聯總理赫魯曉夫訪美國時曾用“雙手舉過頭頂并緊握在一起”的動作向到機場歡迎的群眾表示致意,而這一行為卻激怒了美國人,因為這一行為在美國文化中象征著美國人被擊敗時,勝者常用來表示勝利的符號(賈玉新1997:458)。

換之以空間距離:美國人隨身攜帶著被稱作“流動領域”的私人地盤(賈玉新1997:467)。他們認為同性之間,哪怕輕微地靠向別人,也是文化大忌。即使在極擁擠的電梯里,相互身體接觸也是不允許的:一個女人會對一個碰撞她的男人大叫“你想干什么!”;而男人之間相互碰撞就如同用火燒身一樣使問題更加嚴重(賈玉新1997:467)。過近的空間距離會使美國人感到極度不安,是對個人領域或人身的侵犯。

結束語

綜上所述,身體語言在交際活動的運用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和極為重要的地位??缥幕浑H活動的順利進行離不開交際雙方對異文化身體語言的洞悉和領悟。身體語言能有效傳遞思想、感情等信息。然而,由于受到一定文化的限制,對身體語言的理解往往會出現偏差。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交流日益頻繁,不同文化間的碰撞和沖突比比皆是。正確解讀身體語言有利于實現交際和諧,避免交際“戰爭”,從而使交際者獲得跨文化交際主動權,在身體語言戰爭中贏取交際優勢。因此,作為外語學習者,在學習一門語言的同時,也要學習語言的文化,洞悉其中的身勢語內涵,建立利于交際的身體語言識別體系,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丁凌,甘世安(2006).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身勢語功能及文化差異[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6)。

顧嘉祖(2000).跨文化交際——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胡文仲(2004).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英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賈玉新(1997).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萊杰·布羅斯納安(1991).中國和英語國家:非言語交際對比[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林大津,謝朝群(2005).跨文化交際學:理論與實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和林(2006).論身勢語在涉外酒店中的運用[J].長沙大學學報(6)。

劉琳靜,楊阿娣(2009).東西方身勢語文化內涵分析[J].科教文匯(1)。

2010-12-12

猜你喜歡
身體語言言語跨文化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在后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論審訊中身體語言的運用與利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身體語言對中學生的影響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關于冬天
論詞匯的跨文化碰撞與融合
關于言語行為的現象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