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

2011-12-20 03:49吐爾遜江•斯迪克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層次化普通高中習題

吐爾遜江•斯迪克

摘要:在本文中,主要討論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和解決方案,僅供參考。

關鍵字:數學,教學

Analysis on high school maths layers teaching

Bazhou JuMo county middle school in XinjiangTuerxunjiang ? disk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mainly discusses on the layer teaching mathematics guiding ideology and solutions, for the reference.

Key word: mathematics, teaching

一、“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

“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根據差異,學生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教學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分層次教學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分層次教學與以往分快慢班有著本質的區別。以往重點班、普通班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劃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過一般性的考試選拔,而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層次。分層次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以便“面向全體,兼顧兩頭”,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這完全符合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1、心理學研究依據。人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新知識的一種認識活動,數學教學中不同學生的認識水平存在著差異,因而必須遵循人的認識規律進行教學設計。分層次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通過逐步遞進,使學生在較高的層次上把握所學的知識。

2、教育教學理論依據。由于學生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3、教育教學實踐依據。目前普通高中,面對傳統教學模式,有不少困難。首先,現行高中數學教材理論性強,運算能力要求高,課本習題及復習題量大,但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學不進去”,“學了也無用”,導致教與學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狀況,若依《大綱》規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課,根本無法保證使全部學生“一步到位”地通過會考,于是平時加課時、節假日補課,教學中“掐頭去尾燒中段”,極力壓縮知識的形成過程,以達到及早進行會考、高考復習之目的?!吧袒钊?,“枯燥無味”,使教與學陷入苦境。再次,對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學率的高低去衡量辦學的成敗的觀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數教師往往不惜血本,絞盡腦汁,采用多種手段,使大多數學生,陪同幾個所謂“有希望”的“尖子”,為之而“奮斗”,這樣就使大多數“陪”讀生“勞師無功”,大大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嚴重影響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質量,這顯然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三、普通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施

1、創造良好的環境。無論任何方案,免不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協調,而實施分層次教學,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重要條件。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2、學生層次化——學生自愿,因能劃類,依類分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習題,積極向C層同學請教;C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層、A層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伙伴。

3、在各教學環節中施行“分層次教學”。

(1)教學目標層次化。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

(2)課前預習層次化。針對高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相對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明顯增強的特點,只要教師能深鉆教材,領會一“綱”兩“說明”之精神,把握其彈性,根據己定的教學目標,明確提出各層次的預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看書預習方法,就會獲得滿意的預習效果。

(3)課堂教學層次化。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調動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是完成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安排課時的時候,必須以B層學生為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要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難的問題,課堂上可以不講,課后再給C層學生講。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律,要求不宜過高,層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證C層在聽課時不等待,A層基本聽懂,得到及時輔導,即A層“吃得了”,B層“吃得好”,C層“吃得飽”。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盡量做到銜接無縫、自然,層次分明。

(4)單元考核層次化。每一單元學完后,均安排一次過關考核,它以課本習題為主,著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據A、B、C三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同一份試卷擬定出不同層次的單元測試題,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個層次學生按規定要求自由選擇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題只要求A層學生完成,部分題只要求C層學生完成(可用附加題形式)。就是在統考中,也可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如上次考50分的,這次考60分就算達標了。在每次考核后,每層次的人員應作適當的變動,如A、B層中成績最好的兩名學生分別升為B、C層,而B、C層中成績最差的兩名學生分別降為A、B層。這樣一來,基礎差的學生感到有奔頭,基礎好的學生不敢有絲毫放松。

(5)課外輔導層次化。教師要做補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因材施教,給沒有過關的A層學生補課,給C層學生增加次競賽講座。這樣可進一步使A層學生“吃得了”,能奮發向上,C層學生“吃得飽”,能充分發展,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層次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實際水平,在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中正確地運用“分層次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新的操作難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探討與改進。

猜你喜歡
層次化普通高中習題
差異化教學在幼兒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普通高中
一道課本習題“鏈式反應”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高中:普通與特色同步發展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設大規模普通高中
關于一道習題解的討論
基礎層建設對建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