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科技創新與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2012-02-07 00:00張紅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人均收入科技經濟

張紅

【摘 要】 當前,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創新驅動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對于我國而言,科技創新必須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只有這樣才能興利除弊,更好地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真正實現經濟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科技創新經濟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形勢下加快科技進步與創新十分重視。黨中央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也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1. 科技創新對當今經濟發展的意義

1.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 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建立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無論是提高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還是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都要依靠科技創新找出路、找辦法。

與許多國家相比,我國面臨著特殊的國情和需求:人口眾多,要在較短時間內滿足龐大勞動力就業、城市人口膨脹、公共衛生與健康等一系列重大需求;人均能源、水資源等重要資源占有量不足,生態環境脆弱,面臨著日益嚴峻和緊迫的瓶頸約束。因此決定了我國必須走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使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全社會的普遍行為,依靠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1.2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在制造業發展上,雖然許多產業領域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前列,但也面臨面臨的嚴峻挑戰,那就是如何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構建有獨特優勢的產業技術體系,從而提高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這尤其需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在農業發展上,目前的技術約束突出。一方面,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至今仍未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適應國情和現實需求的農業社會化技術服務體系。決定了我國必須抓住當代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革命帶來的發展機會,大力推進新的農業技術革命,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從而使農村經濟成為持續增長和就業增長的經濟,這是農業技術發展的基本戰略任務。

2.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決定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

2.1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創新是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萍紕撔掳ㄖR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

經濟發展其實就是一個國家擺脫貧困落后狀態,走向經濟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過程。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素質的提高。所以,經濟發展涉及的內容超過了單純的經濟增長,比經濟增長更為廣泛。

因此科技創新的程度決定了經濟發展的程度,而經濟發展的程度決定了科技創新的力度,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2.2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是科技創新

從經濟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講,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動力。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安德森·麥蒂森的研究顯示:18世紀前,全世界最發達的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增長只有0.05%,可到了18世紀,從過去每年人均收入增長0.05%達到1%,人均收入的增長增加了近1倍,進入到20世紀后,人均收入增長速度又提高了1倍,從每年人均收入增長1%變成2%。跟18世紀以前相比,為什么人均收入增長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人類所經歷的三次科技革命所帶給我們的啟示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這背后的根本原因無疑是科學技術的創新。

2.3科技創新決定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加強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美國經濟學家Ferguson Jr.和Wascher通過實證研究總結出全要素生產率(TFP)的增長第一依賴因素就是科技革命和技術創新。當前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靠得就是產品的科技創新。

我國要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一個重要的自變量就是科技創新。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早已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要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使全社會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各方面創新人才大量涌現。

3. 科技創新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因此就當代中國而言,經濟發展至少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經濟的適度增長,實質是規模不斷擴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和社會財富的增殖過程。測量指標一般用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經濟增長水平和速度。二是結構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包括分配結構、職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以及各個層次上的經濟結構的變化。三是福利的改善,社會成員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必須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發達地區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益事業有基本的保障。四是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不能以危害環境為代價,可持續發展要求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不應影響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要維持本地、本國乃至全人類福利的自然資源基礎,使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永祥.堅持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J]. 職大學報. 2003(01) .

(作者單位:四平市科技館)

猜你喜歡
人均收入科技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忠誠村的“棚經濟”——村集體資產3025萬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萬元
這個村子不簡單 人均收入十萬元
中國人均收入差距分析與預測的實證研究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