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隱性課程研究與建設現狀述評

2012-04-01 02:01歐陽麗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11期
關鍵詞:隱性高職課程

歐陽麗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30)

隱性課程一般被認為是教育者在教育環境下獲得的、未能準確預知和量化測評的、以情意性等非學術性經驗為主的教育經驗,具有整體性、內隱性、深刻性、持久性、愉悅性與易接受性等特征。隱性課程對高職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社會化與職業角色化具有重要作用,是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標的重要保證,與學校普遍存在的顯性課程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功能互補的課程體系。

筆者以中國期刊網2003~2012年以“隱性課程”、“潛在課程”、“隱形課程”、“隱蔽課程”及“職業”為標題關鍵詞的學術論文為文獻來源,從研究內容、主要研究特征、思考與建議等方面對其進行梳理、分析與評價。

一、研究內容與領域

從現有文獻來看,目前高職教育界對隱性課程的研究主要包括隱性課程概念的介紹、特征分析、意義與作用闡釋、建設策略與途徑研究、改革實踐經驗總結等方面。

(一)內涵與外延

研究者對“課程”這一上位概念理解各異,在把握與闡釋“隱性課程”的概念內涵上還存在一定的差別,在經驗論、目標論等主要課程觀念的基礎上,派生出了相應的隱性課程概念。如靳玉樂在《潛在課程論》一書中對國內外不同的隱性課程概念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在高職教育界,對隱性課程進行深入分析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數采用了杰克遜1968年首次提出的隱性課程概念,且大多數研究可以納入一種課程經驗即類型經驗之范疇。如蘭杏芳認為“隱性課程是一種具有廣泛內涵的,可以對學生產生重要作用的環境信息,它們在學校政策、課程計劃上并沒有明確規定,然而又是學校經驗中常規、有效的一部分?!?/p>

隱性課程的外延分析主要涉及隱性課程的具體內容,還包括對承載隱性課程的載體的研究。大多數研究者將隱性課程的內容分為三個層面,即物質層面,主要包括學校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內部規劃格局、校舍布置以及其他各種設施所形成的教育因素;制度層面,包括學校內部的各種管理制度、教學制度、生活制度、儀式制度等;精神層面,包括學校內部各種社會、心理環境構成的學風、班風、人際關系、教師品格、政治輿論、組織氛圍等。有研究者將隱性課程的內容分為物質形態、交流形態和精神形態三類,認為交流形態的隱性課程主要是指師生或生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一種情境,包括暗含期待、領導風格、師生言語與非言語交流等方面。還有研究者將正規課程中隱含的教育因素視為隱性課程的一種形態,主要是指學校正規課程中內含的、隱蔽的、無意識的教育因素。筆者認為,隱性課程包括存在于學校環境之中,但又沒有明確的課程計劃規定的,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起一定作用的所有教育因素,不僅存在物質層面、制度層面、精神層面,還應將具體的行為層面,即因學校環境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隱蔽性教育因素,納入其范疇。

(二)主要特征

部分研究者采用概念分析方法對隱性課程的特征進行剖析,更多的研究者則通過與顯性課程進行比較來歸納隱性課程的特征。陳渾金將隱性課程的特點概括為暗示性、多樣性、無意識性、長期性和間接性。通過對比顯性課程,王芳認為隱性課程具有課程傳遞方式的隱蔽性、內容接受的愉悅性、課程效果的持久性等特點。蘭杏芳也對隱性課程的呈現方式、學習效果、課程目標、課程模式及作用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筆者認為,隱性課程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課程目標的內隱性。隱性課程沒有明確的課程目標,但其在培養學生品德、情感、觀念、信仰和價值觀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第二,課程內容以非學術性為主。隱性課程的學習內容主要是與個體情感、意志、價值觀形成有關的方法以及和社會人際關系有關的非學術內容,但也不完全排斥學術內容。第三,課程模式的模糊性。隱性課程通常采取無形引導,利用輿論和習慣的約束力對學生產生影響,很少存在課堂上的公開的傳授與教導,較難形成明顯的教學環節,課程模式較為模糊。第四,課程呈現方式的間接性。隱性課程是沒有明確目標和計劃的學習活動,其呈現方式多為間接的、內隱的。第五,作用方式的隱蔽性和整體性。隱性課程多為一個整體環境,學校的物質環境、制度環境、精神環境以及交往環境共同形成校園文化教育因素,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學生在無意識狀態下接受的,具有隱蔽性。第六,課程效果的持久性。隱性課程一旦形成,往往在一定時間內相對穩定,其所隱含的價值觀念、文化因素也會長期作用于受教育者。第七,學習效果難以量化和準確預測。較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的內容和目標都比較模糊,所施加的教育影響使學生獲得哪些方面的經驗,這種經驗對學生的成長起多大的作用,都無法用具體的指標來衡量。同時,無論教育者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傳遞某種教育經驗,受個體感受等因素的影響,隱性課程對具體受教育者的影響也很難預測。

(三)意義與作用

關于隱性課程意義和作用的探討,一方面有助于引起更多人對隱性課程的關注,以期有更多人參與到隱性課程的改革實踐中來,改變當前隱性課程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在于分析隱性課程主要在哪些方面、以何種方式對受教育者產生何種影響。蘭杏芳側重從當前高職教育課程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能培養、輕人格發展,局限于個體就業能力培養的現象出發,指出高職隱性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強調高職隱性課程建設是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個體職業生涯成長的重要方式。王芳側重分析了隱性課程對高職學生人格養成方面的作用,具體包括矯正、內化以及維持等作用。王慧敏從高職內涵建設角度,闡述了隱性課程在實現新時期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拓寬人們對高職教育課程的認識,促進高職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意義。也有研究者專門探討了隱性課程在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將其視為實現“以人為本”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化的有效途徑。

(四)建設策略與途徑

雖然隱性課程具有目標內隱性、作用方式隱蔽性等特征,但這并不意味著隱性課程不能通過有效的措施和途徑來建設和優化。如何構建高職隱性課程,使其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是研究者探討的熱點問題。研究者根據不同形態的隱性課程提出相應的建設策略,比如針對物質形態的隱性課程,提出合理規劃校園,使校園建筑、草木、園林對受教育者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張曉琳認為,在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可以通過與行業企業共建職業道德教育基地,加強實踐環節中的職業道德教育,將企業文化、職業道德等隱性課程因素有效融入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傮w來說,對高職隱性課程的特殊性及建設策略和途徑的探討,尚不多見。比如,高職教育的實訓和頂崗實習環節,是高職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在實訓和頂崗實習過程中,如何通過有效的隱性課程策略,將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轉化為職業道德行為和職業道德習慣,根據高職學生人格發展的特殊性形成有效的隱性課程構建策略等,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更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五)改革實踐與經驗總結

近年來,高職院校日益關注隱性課程在其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也有相當部分的院校開展了改革實踐,但絕大部分的改革或缺乏系統性,或缺乏系統的改革實踐經驗總結,專門介紹隱性課程改革的文章很少,多散見于籠統的隱性課程建設途徑與策略分析之中。肖薇薇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開發隱性德育課程的改革實踐進行了總結,主張“隱性德育課程顯性化”,弱化直接的德育知識灌輸,構建“陶冶性”的物質文化環境,形成“激勵性”的制度文化、“凝聚型”的精神文化、“體驗式”的行為文化,建立“課堂上學習、生活中體驗、環境中熏陶”的多維立體隱性德育課程體系。方玲玉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隱性課程建設為例,從活動層面探討了隱性課程線性化的項目式設計方案,通過競賽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創業實踐活動以及協會與社團活動等一系列的活動設計,使隱性課程顯性化,與顯性課程相得益彰。

二、研究特點

其一,研究多以散論為主,專著論述尚沒有出現,研究深度有待提升。在中國全文數據庫(CNKI)中,分別以“隱性課程”、“隱蔽課程”、“潛在課程”、“潛隱課程”和“職業”為標題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2003~2012年所收錄的期刊論文共30篇,其中核心期刊僅6篇,優秀博士論文、碩士論文以及專著均沒有發現。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當前高職教育界對隱性課程的研究與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多數研究還停留在介紹隱性課程特點和一般性建設策略的層面,高職隱性課程建構模式、作用機制的實踐探索還很少,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其二,共性介紹居多,特性研究較少。目前,高職隱性課程研究大多數是對隱性課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內容、意義與作用、建設策略等方面的介紹,多為隱性課程在普通本科院校乃至中小學均適用的共性研究,專門針對高職隱性課程的特殊形態、特殊策略的研究較少,隱性課程的研究尚未與高職教育的特性有機結合。

其三,研究關注實踐不足,對實踐指導乏力。從當前高職隱性課程研究的文獻來看,概念介紹和特征分析為主流,雖然許多論文均涉及隱性課程的實踐應用問題,但大多數文章均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推導出普遍的原則和規范,有針對性的個案分析和實證研究只有3篇論文,多數的研究視角游弋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對改革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大。

[1]夏玲.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現狀及培育[J].繼續教育研究,2011(1).

[2]蘭杏芳.高等職業教育隱性課程建設初探[J].中國高教研究,2006(6).

[3]王芳.論“隱性課程”在職業學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

[4]方玲玉.職業教育隱性課程顯性化的項目預設與實證[J].職教論壇,2008(2).

[5]彭移風.隱性課程開發與高職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J].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教學與研究(綜合版),2007(1).

[6]陳渾金.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中的隱性課程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6(6).

[7]王慧敏.高等職業教育隱性課程現實意義及路徑探析[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7(11).

[8]張曉琳.隱性課程在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9]肖薇薇.校園隱性德育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教育藝術,2008(10).

猜你喜歡
隱性高職課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隱性就業歧視的司法認定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芻議隱性采訪
新聞報道隱性失實的四種表現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