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地域主義下的特色街區規劃

2012-04-06 06:08方程湯放華仝娟
中外建筑 2012年3期
關鍵詞:場所精神

方程 湯放華 仝娟

摘要:本文通過對批判性地域主義內涵的解讀,從現代化技術的選擇性應用和場所精神的營造兩方面分析了批判性地域主義在街區規劃中的應用,并以國內多個實例,研究了批判性地域主義視野下城市特色街區規劃在技術方式,材料應用,綜合環境以及設計手法上等方面的創新與經驗。

關鍵詞:批判性地域主義;城市特色街區:場所精神

1前言

凱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指出,節點、邊界、路徑、標志與區域是人們對于城市意象認識的五大元素,其中,路徑是認知過程中的主導軸線,而區域是形成完整意象所依賴的組成部分,而以路徑為脈絡,以并具有識別性的同質建筑區域構成的城市特色街區,自然成為體現城市意象的主要單元。面對全球一體化;中擊下,延續城市特色街區在地域表達上的功能與意義,一直以來是現代城市規劃的重點與難點,在眾多針對街區規劃的思潮中,批判性地域主義以其獨特地批判性思維,兼容并蓄的建設思想核心,在全球化與地域性間求得平衡,極為適應處于夾縫狀態的特色街區規劃。

2批判性地域主義內涵

批判性地域主義源起于對抗“國際式”現代主義風格的無限蔓延,其目的是為拯救失落的地方精神,避免城市建設與建筑文化走向單一化而導致地方精神失落,同時區別于為商業與沙文主義服務而“過度熟識”的地域主義。它是以地域獨特的地理環境作為設計的源泉,反對脫離時代的刻意模仿以及片斷化膚淺的符號式設計,強調具有場所感、陌生化的設計手法。由于批判性地域主義始終保持辯證的批判態度,使得它在對地域主義的堅持中能不斷汲取合理優化的思想理念與技術手段,從而適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特色街區設計要求。

3現代化技術的選擇性認可在特色街區中的應用

批判性地域主義雖然是以批判現代主義模式化、標準化的建設為重點,但它并非一味摒棄所有的現代化技術手段,而是繼承了現代建筑遺產中的進步和解放內容,即接受在生態上具有可持續性,機器在功能上是優化合理的技術。在街區規劃中主要體現在生態上具有可持續性的新型建造技術與材料的應用以及創意產業的引入。

3.1新型的建造技術與材料的使用

現代建筑技術的革新可謂日新月異,特別是近年來數字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使得建筑技術向著更精確更便捷的方向發展,材料上,高密度高強度輕質環保的建筑材料也層出不窮,新的技術與材料的應用能為特色街區規劃過程節省大量人力物力,還能在生態上達到與自然和諧,減少改造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比如在歷史特色街區保護中,過往依賴于建筑師手繪的結構圖紙和近景攝影相結合的手法表達建筑的關鍵部位與整體結構,對整體街區的測繪與立體形象的表達上有所欠缺,而且由于測繪手段的局限性,工作的效率也是較為低下的?,F在由于激光遙感技術的成熟,通過激光掃描、遙感及數字繪圖等技術相結合,同時獲得三維點云(point cloud)和彩色數字圖像(colorimagery)兩種數據,既能完整地描述街區的每個關鍵要素,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保護規劃精細程度與表現效果得到加強。

3.2創意產業的引入

隨著城市的發展,一些特色街區,常常面臨著內部功能的置換問題,街區改造多采用保留建筑形制引入其它功能的產業,達到更新街區的內部空間,提升特色街區的活力的目的,而創意產業的活躍性,易于實現傳統與現代生活之間的交融與傳承,成為內部功能替代產業的最佳選擇。

位于上海建國中路8~10號“八號橋”改造項目,是這方面國內較典型的實例。項目所在地曾是舊屬法租界的一片舊廠房,2003年下半年,由上海華輕投資有限公司、香港時尚生活策劃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工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對其進行改造,通過對廠房內部的重新分隔,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分區,并以半公共和完全開放的公共空間系統地組織起來,多種功能性空間的結合,使人們可以方便地交流,大大的提高每一空間的使用效率以及整個區塊的活力,在這樣的創意的開發與塑造中產生多種元素的碰撞,既能讓創意工作者能不同的交流下撞擊出靈感的火花,又能使參觀者享受到公共空間的休閑、交往的樂趣,帶來獨特的體驗,從而將凝聚著特有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的老廠房變成了吸引創意人才、激發創意靈感、集聚創意產業的新載體。

4場所感設計在特色街區中的應用

4.1地域意象表達需要綜合性考慮

地域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在建筑與城市設計中保持與時代相符的地域性,體現當地獨特的文化特征,但傳統的地域主義往往只注重建筑這一要素的保留,忽略了整體環境,使街區變成一種符號式的殘存,并不能完整地詮釋地域特色,街區的內在凝聚力應該在于組成它的各要素之間的平衡,這些要素包括人類活動、建筑物、空間結構和環境地帶等。

沙面街道改造正是采用了整體環境保護的思路,作為處于珠江上的沙面島的主要街道,這里主要為兩個國家駐廣州領事館所在地和外籍人士的主要活動地區,是中國最早的租界之一。沙面街擁有150多座具有濃郁歐陸風情的近代建筑。由于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先后被命名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羊城第九景,1996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改造過程中,沙面大街花園設計,為配合沙面歐陸風情,采用了歐式對稱型設計,以花園中心大道為準,兩邊一些硬地被改造成了花壇,種上了各式花卉。兩旁綠化帶則增加了開口處,成為居民開放式活動場地。沙面大街道路使用羅馬石鋪裝,與沙面歐式建筑風格協調,沙面二街和大街兩側用平石鋪裝,形成別具特色的約2000m的“綠道”。通過整體的環境景觀、建筑、活動空間與流線組織,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沙面街異國風情,又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從而為沙面街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保障。

4.2地域意象表達需要陌生化的設計手法

在地域表達上,以往多采用舊式的建筑方式或反復使用典型的建筑符號,然而這種片斷地重復,帶有廣告式植入體驗容易使觀者感到困惑與單調,批判性地域主義反對這種對地方和鄉土建筑的煽情模仿,提倡對地方和鄉土要素進行解釋,并將其作為一種選擇和分爭性的手法或片斷注入建筑整體。也就是指在功能合理基礎上對形式進行再創造,在不破壞街區整體風貌的前提下,反映出新建筑的建造時代,形成不同年代的建筑風格和諧共存地發展而又保持各自審美特征的情形,帶給空間使用者熟悉的陌生感——即空間的元素是熟悉的,但是組合方式卻是陌生。

在蘇州東北街的改造過程中,就使用了陌生化的建筑設計,結合老街區的傳統風貌來體現了力求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相結合,商業與文化共榮,環境與情致交融。在南側東北街有蘇州城內保存較好的平江路兩側的水巷風貌,在北側有著名的拙政園,是一條歷史風貌的古街,但是街道一直活力不足,為改變這一現狀,2006年在東北街西端貝幸銘大膽地使用了現代建筑藝術營造博物館新館建筑,與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輝映。

為充分尊重所在街區的歷史風貌,博物館新館尺度上遵循傳統,地面以一層為主,中央大廳和西部展廳安排了局部二層,高度16m,主體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m之內,建筑色彩也采用了黑白的主色調。從東北街的整體布局上來看,整個街區新老建筑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符合歷史建筑環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獨立性,將傳統的江南古韻與現代空間感兩者結合起來,無論空間布局和城市機理都恰到好處。

5總結

城市特色街區是人們感知城市文化的焦點所在,是體現城市傳統特色、乃至地域文化特色最集中的區域,在城市建設日趨成熟的過程中,需要更新發展的今天,對特色街區的保護與改造成為挖掘體現城市文化的有效手段,為適應不斷變化的規劃需求,應采取辯證的視角看待其變遷的自身規律,從保持文化延續性,保持其內在的活力的立場出發,吸吶先進的可持續性技術與產業,打造一個與時代社會經濟活動相適應的特色街區。

猜你喜歡
場所精神
城市廣場規劃設計中場所精神的構建
基于場所精神的棚改集中安置區景觀設計研究
建筑回歸生活世界
傳統村落景觀保護性設計研究
城市景觀的場所精神初探
人類學視域中的環境藝術設計
“場所精神”的回歸
基于場所精神的大學校園空間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