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辦學模式
——電大發展的實踐性探索

2012-04-12 11:43霍慧玲尹春雷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非學歷山西廣播電視

□霍慧玲,尹春雷

( 1.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7;2.山西財經大學經濟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關于學歷教育,百度文庫是這樣解釋的:“學歷教育是根據國家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錄取的學生,按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學生完成學業后,由學校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學歷教育所發證書可用于職稱評定、國家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和研究生報考。經教育部批準的民辦院校、具有學歷招生資格的院校,包括自考、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電大等系列教育,國家承認其畢業證書,都屬于學歷教育。

非學歷教育不屬于國民系列教育, 是社會相關培訓機構及技校、民辦專修、研修、進修有關學院進行的類似于課程進修的一種學習方式,經過對大?;虮究普n程的學習,達到了相當于大?;虮究瞥潭?,完成學業后,由培訓部門向學員頒發相應的結業證書,但是并未取得國民教育承認學歷的資格。這類證書雖然也可以在該院校的網上查詢及院校指定或合作的網站查詢,但不屬于學歷教育范疇,在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和條件后,可以申辦國家承認的學歷資格。這種證書在職稱評定、應聘找工作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醫師、研究生考試時卻不能使用。

廣播電視大學是基于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開放大學,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就必須具備兩大職能:開放的高等學歷教育職能和開放的非學歷教育職能,并使二者有機結合。

一、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結合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年一月十七日,教育部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在對高職高專畢業生的能力、素質提出具體要求的同時,還明確提出了“廣播電視大學、函授教育和自學考試要根據各自辦學形式的特點,按照本文件的有關精神,加強教學基本建設,認真開展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努力辦出自身特色”。教育部原部長陳至立同志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開創電大教育新局面》中也指出:“要實現從以學歷教育為主,到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并重,為終身學習服務的轉變,不斷增強遠程教育的開放性、靈活性和多樣性?!辈⒃谕黄恼轮忻鞔_提出了電大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要大力開展崗位培訓等非學歷教育,為各類從業人員更新知識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適時和有效的教育服務”。這些都為我們指明了電大今后辦學的發展方向。作為省級電大,在目前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就是要堅持以學歷教育為主,在辦學過程中融進非學歷教育的相關培訓項目及技能,使我們的學員在獲得所需學歷的同時,也能具備未來工作所需的技能,成為受社會歡迎的有用人才。

1.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相互結合。多數電大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在感性的基礎上對書本上講授的理論知識有了一種理性的認識,他們的理解力更強,也更容易將知識提升和轉化為更高的能力,而當某一領域的知識和能力相互融通之后,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會隨之得到更快的提高,這樣,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就形成了一種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最佳狀態,而這也正是知識與能力、素質并重的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必備的基本條件。

2.社會經濟的發展呼喚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相互結合。在傳統的觀念中,學歷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學歷教育所不具備的優勢:辦學機構具有國家權威性,學校的培養目標也是根據國家計劃制定的,注重長遠性、穩定性;教學計劃比較系統、全面,學生入學后從基礎課開始學習,逐漸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師生之間形成比較密切的教學關系,學生之間也形成了比較融洽的互學關系;有著優質的學習資源,并做到資源共享。與學歷教育相比,非學歷教育也有著自身的優勢:首先辦學思想比較靈活,根據社會的需要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設計培訓項目或者課程;培訓時間短、見效快;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教授內容與方法;注重動手實踐能力,學習任務大多在實踐中完成。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前提下,我國的產業結構有了很大的調整,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個崗位上所需人才的知識結構也都有了相應的變化,過去的大學畢業生求職時靠的是自己的學歷文憑,現在僅靠學歷文憑已經很難應聘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用人單位很注重求職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如果能有一些技能培訓證書來證明自己的工作實力,那求職的成功率將會大大提高。所以在辦學時必須發揮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各自的優勢,不能搞單純封閉的教學,而要將二者的優勢融合起來,既要考慮學科設置的科學性、學習知識的系統性,又要增設實踐性教學環節,尤其是借鑒非學歷教育培訓技能的經驗,培養實用型、復合型的人才,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3.學習型社會需要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結合。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才能跟得上社會不斷發展的腳步。尤其是當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很大改變后,就業觀念、就業方式也在不斷調整和改變,學校教育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學歷教育和原有的職業技能培訓層面,還必須不斷增加新興職業和技能的培訓,針對山西的地方特色,可以開設廚藝烹調、面食、風味小吃專業,并利用山西面粉的優勢,將糕點、西點制作專業與山西的面食結合起來;還可以結合當前人們對美的追求,開設美容、美發、化妝(包括新娘妝)、美甲、中醫保健按摩專業;結合電器的使用,開設家電、電工、電子、手機維修專業,電腦應用(包括網站開設、管理)、電腦維修專業;結合汽車的普及,開設汽修、汽車美容、汽車裝潢專業。當然,這些還都是目前的一個設想,隨著新興行業的不斷產生,非學歷教育開設的專業也會不斷調整,這不僅是增加或者改變專業的問題,還是一個轉變觀念的問題,要從思想上改變過去那種只有高考一條路、只有大學生才有出路的思想觀念,不論白領藍領都是國家的建設人才,不論車間還是辦公室都是工作的需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大學生人才濟濟、技術工人稀缺少有的現象。

二、如何創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辦學模式

電大以學歷教育為主,注重知識的系統性、課程的連貫性,很多專業計劃中都規劃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希望在對學生進行學歷教育的同時也能在實際操作上有所提高,只是很多教學點簡化了教學過程,有的甚至沒有教學過程,而實踐性教學環節所需要的資金、設備更是所差甚遠,很難落到實處,比如會計專業的學生竟然沒有見過真實的賬本,法律專業的學生也沒有到真實的法庭去體會案件審理的全過程。這就暴露了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先天不足:學員通過在校學習,理論知識雖然得到了提升,但是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或者說獨立操作實踐的綜合素質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要求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學習體系,也就是要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兩種教育形式結合起來,為終身學習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橋梁。

1.以市場為導向,開設非學歷性技術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培訓項目。學歷教育應該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為就業服務,必須緊密結合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專業,就增設什么專業,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開辦什么項目,有針對性地培養有競爭能力的就業者。所培養的學生,既有學歷教育的在校學生,也有非學歷教育的社會成員,他們有的通過學習拿到學歷、學位,有的通過短期的培訓,拿到培訓項目的資格證書,這些,都對他們今后的就業或者再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制定相應政策在學歷教育中融進非學歷教育的培訓內容,比如,學生在學習期間只要拿到了“普通話等級證書”就可以免考教學計劃中的“普通話”課程,拿到了“會計資格證書”就可以免考“管理會計”課程等等,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快捷、有趣、靈活,而且加強了實踐性,縮短了學習時間,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一部分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社會成員走進電大,進一步參加學歷教育的學習,取得相應的學歷證書。鑒于此,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利用學校已有的師資條件,成立了繼續教育學院,向有關部門請示申報,開設了很多非學歷性技術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并將逐步根據目前電大所開設專業選擇對應的職業能力資格證書的培訓,利用本校已有師資進行基礎知識的培訓,聘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帶領學員走出去實際接觸專業技能的操作,真正動手完成專業作品,為學員的證書考核提供實踐性操作基地。并與教務處協商,向上級申請建立一種制度,明確規定職業資格證書可以換算的課程學分,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按照人才培養制度的要求,在學歷教育中融進職業規劃的內容,落實實訓環節。學校學歷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將來的就業中提高競爭力,謀得一份適合的工作。對于學生來說,讀書是為了就業,即使已經就業的在職學生,重新走進校園拿起書本也是從就業的角度來考慮的,有的人是為了換一份更適合的工作,有的人是為了在現在的崗位上做得更好,作為校方,有必要在給學生傳輸知識的同時,為他們做一份職業規劃,并切實將實踐性環節作為學生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一環落實下來,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獲益。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開設《職業規劃》課程,幫助學生從科學的角度分析自己,減少就業的盲目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所學專業現在的就業情況,未來就業的發展趨勢?!堵殬I規劃》課程中,首先是將學生可能涵蓋的性格(包括興趣)類型、專業(包括技能)類型分別列出,并具體排列出相關職業的類型、內容,以及性格(包括興趣)、專業(包括技能)與職業之間所存在的匹配關系,為學生提供就業的參考。在選定目標之后,是為學生規劃如何謀得這一職位和如何做好這份工作,除了學歷教育中所規定的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外,重點應該放在實踐性環節上,要建立相應的實踐基地或為學生提供走出去實際操作的實習單位,聘請有經驗的業內人士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即使是畢業后的學生,只要是工作需要,學校都可以為他們提供再學習的機會,使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得到不斷的提高,這也是學習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

3.利用廣播電視大學的辦學優勢,探索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互結合的多種途徑。廣播電視大學與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最具優勢的應該說是系統資源,我們的“校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從中央到地方,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乎都有廣播電視大學由人網、天網、地網組成的教學網絡,在這樣大的一個教學服務平臺上,我們為學生提供的是最優質、最豐富的教學資源,即使是偏遠山區,只要是網絡夠得著的地方,學生都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資源,充分彰顯了教育的公平,符合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理念的學習要求。

廣播電視大學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這種開放性首先表現在辦學理念上,開放的廣播電視大學注重的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辦學過程中經常與政府、其他高校以及一些企業進行廣泛的聯系,一方面可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辦學經驗為己所用,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政府的力量申請一些非學歷教育的崗位培訓項目,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相互結合。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在開展學歷教育的過程中,一直在積極探索與非學歷教育的結合點,成立了現代遠程教育中心、小學教育培訓中心、職業經理人協會、聯合辦學管理中心以及資格認證辦公室等,以開放辦學為中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特別是現代遠程教育中心在山西省委組織部領導下所承辦的“山西干部在線學院”,面向全省黨政機關所有干部,按照政治理論、黨性修養、知識教育、能力培養、人文素養、專題報告、山西省情七個方面,自建課件242課時,注冊人數達214818人,學習訪問人次達10867098人次(數據均截至2012.5.22),是干部在職學習、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的一個平臺,也為山西經濟的跨越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以山西干部在線學院為軸心進行項目推廣和延伸服務,與同煤黨校達成合作協議,在晉組函字【2011】56號關于山西干部在線學院建設有關事宜的函第五條明確提到:“從2012年開始,以大同煤礦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為試點,籌建山西干部在線學院企業學習中心”。該學習中心的建立將為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技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總之,開放的電大一定要有開放的辦學理念,要以電大系統教育資源庫為支撐,以網絡學習平臺為橋梁,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手段,發揮系統優勢,不斷尋找新的培訓項目,落實新的培訓任務,在新的形勢下積極探索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多種途徑,不斷拓寬辦學規模,使山西電大越辦越好!

參考文獻:

[1]劉榮才.高等職業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溝通的對策[J].職教論壇,2001,(10).

[2]李海寧.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互通是電大繼續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J].繼續教育,2004,(18).

[3]王建設,孫冬青.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相互促進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4).

[4]許思,張必濤.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有效結合的哲學思想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9,(10).

猜你喜歡
非學歷山西廣播電視
我在山西等你
RCEP對我國非學歷教育市場的影響及對策
讓非學歷教育監管“長牙齒”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非學歷教育實踐
山西嘆五更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