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研究

2012-05-08 04:51王曉梅羅頻宇
商場現代化 2012年21期
關鍵詞:衍生品交易所期貨

王曉梅 羅頻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發展金融衍生品的意義,其次從品種、規模和分布等方面介紹了國內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和現狀,并分析了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存在的不足,最后對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金融衍生品現狀發展

金融衍生品(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價值派生于標的資產價格的金融工具。金融產品的基礎是以貨幣、債券、股票等傳統金融產品,以杠桿性的信用交易為特征。金融衍生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迅速變化的過程,國際金融市場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層出不群,金融衍生產品市場交易額的增長速度已經大大超過了傳統金融產品,并逐步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組成和發展的推動力。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金融衍生產品以其規避風險和增加收入的功能,成為金融市場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產品推出缺乏統籌規劃協調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現狀現在很多人對衍生品在中國的發展有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從上世紀90年代少數機構開展地下期貨交易為起點,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先后出現了國債期貨,配股權證,外匯期貨以及股指期貨等交易品種。目前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現在除了石油,國外成熟市場大宗期貨交易品種基本上在我國都上市。從美國市場等成熟市場的發展軌跡與經驗看來,其演化過程經歷了由商品類——匯率、利率類——股權類衍生品的的發展階段。而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卻有其獨特之處。關鍵在于,對建立交易所,推動衍生品上市國內有著異乎尋常的積極性的空前的沖動性。但是卻缺乏應有統籌規劃協調,只是將現有各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設計中的各類衍生品合約拿來掛牌交易,陷入了缺乏規劃——治理整頓——有限放開——規范發展的周期循環,嚴重阻礙我國金融衍生品的發展步伐。

二、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

海外衍生品市場分為和場外市場:場內市場是在交易所內交易的,場外市場是在全球大金融機構之間交易的。場內市場大約只占20%全部衍生品市場的份額,二者區別主要表現在資信程度、制度設計、市場組織、交易結算和政府監管等多方面。隨著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場外交易逐步轉移為場內交易。從我國金融業的發育現狀以及投資者的信用度不高、監管水平有限等多方面因素綜合看,國內發展場外衍生品市場要非常慎重,主要在金融機構內部交易,不可直接面向普通投資大眾。應該使其成為推動這一市場的主導,逐步建立合理布局,適度競爭,促進市場的良性循環的期貨交易所。

三、未形成有效監管機制

金融衍生品作為虛擬產品,又處于金融體系風險的頂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的監管體制先是混業監管,然后到了分業監管,“一行三會、分業監管、垂直管理”是現在的監管架構。但卻將衍生品市場監管全部納入部門主導的監管序列,比如將利率類衍生品歸入人民銀行,將匯率衍生品歸入國家外匯管理局 ,將債券類衍生品歸入財政部,將股權類衍生品歸入中國證監會等。但是現在金融業出現了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發展的趨勢,中國現在的分業監管將會割裂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有機統一,降低市場效率,或各部門因利益矛盾給市場發展設置障礙,形成人人都能管,人人都不管的兩難局面。

四、參與者定位不清

各交易所、期貨商、廣大的投資者以及基金、證券公司都是在衍生品中的參與者。而我國政府部門管理結構卻決定了各類市場參與者在角色和定位上無法自由選擇。如證券公司無法自主決定成為哪個交易所的會員,交易所無法自主開發某衍生品并決定是否上市;所以只能選擇代理那些衍生品種。目前,人們關心更多的是衍生品能在哪些交易所上市交易,是籌備中的上海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獨家壟斷,還是所有交易所都可以研發衍生品上市交易;是只許可現有的期貨公司代理衍生品二級市場交易,還是銀行、證券公司、保險機構甚至境外機構都可以成為代理機構。

五、對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發展的展望

金融衍生品市場本身就是不斷創新的市場,創新是其生命力所在。面對這些國情,我國金融和經濟創新需要怎樣的金融衍生品,當前亟待研究與探討未來如何穩步推進發展衍生品市場。應從簡單的衍生品入手,結合市場,穩定、健康地促進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中國衍生品市場未來的崛起,一方面會使監管層逐步認識到衍生品在理順資產價格形成機制、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定價權的重要作用后,逐步完善衍生品監管制度、規范衍生品市場。另一方面,會使一大批有實力的期貨公司通過產業客戶套期保值業務的開發與教育,逐步為期貨行業引進產業客戶與機構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期貨市場參與者結構并大大拓展了市場容量,而這些投資者的進入也進一步撫平了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與此同時,三大期貨交易所不斷完善交易規則、豐富交易品種,大量符合國內需求的新品種上市也進一步促進了相關需求者的入場

參考文獻:

[1]劉鳳元.現貨市場與衍生品市場跨市監管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0(9)

[2]李迅雷.證券市場及金融衍生品市場:現實與未來[J].中國貨幣市場,2011(6)

[3]陳漢青.對我國開設股票指數期貨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07(5)

[4]劉研芳.金融衍生品的系統風險監管[J].中國投資,2009(1)

猜你喜歡
衍生品交易所期貨
三方爭購意大利證交所
VITE鏈上去中心化交易所ViteX公測上線
衍生品
由“大白”玩偶脫銷說開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