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實訓教學改革及探索

2012-05-08 04:51羅國良
商場現代化 2012年21期
關鍵詞:實務實訓物流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驗實訓在整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課程實訓模擬既是實現實踐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基于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實訓課程的構建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國際物流業務管理軟件應用的改革探索,對職業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工學結合國際物流管理職業能力

一、研究意義

2006年11月,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教育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工學結合是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體是學生。它以職業為導向,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貫穿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之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校內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據專業教學的要求參與各種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活動,在校外根據市場的需求以“職業人”的身份參加與所學專業相關聯的實際工作。這種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同時提高學校教育對社會需求的適應能力。為此,通過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引導、頂崗實習等環節來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成為高職教育教學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其實驗實訓成為提高高職學生相應職業能力的主要陣地。

“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是我們學院的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通過實訓課程的演練,期望達到如下目的:可以使學生熟悉國際物流的具體操作流程,增強感性認識,并可從中進一步了解、鞏固與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和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地說:一方面,學生通過在國際物流平臺上進行國際物流的具體操作,能很快掌握進出口的貨代,海關,船代,賣方,買方,等各種基本技巧;熟悉國際物流的物流、資金流與業務流的運作方式;切身體會到國際物流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另一方面,老師通過在國際物流管理平臺對用戶資料,情景數據,實驗任務的配置等方式對國際物流環境實施宏觀調控,使學生在實驗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本文以“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這門課程的實訓環節的傳統設計為例,詳細探討該傳統的實訓設計的可行之處,并對其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期望對“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這門課程的實訓課設計起到幫助作用,同時對本專業其它課程建設起到拋磚引玉的推動效果。

二、“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實訓課設計及實施

(1)“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基本情況

1.“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前續課程包括“物流基礎”、“儲運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及“物流信息技術”等課程,后續課程包括了“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及綜合實訓、畢業頂崗實習等。

2. 課時分配:總課時72學時,其中理論課時36學時,實訓課時36學時。

(2)“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實訓情景設計

根據國際物流業務操作流程,分角色設計實訓實驗的情景如下表:

(3)實訓項目的實施說明

1.實驗方式的劃分:

①綜合實驗:是指國際物流整個業務的流程操作。

②單元實驗:是指按《國際物流實訓大綱》的要求,把綜合實驗分解為若干個部分,每一個部分作為一個實驗,稱之為單元實驗,其內容是整個業務流程中的某個子業務流程(如:出口業務流程)。

2.實訓項目實施說明:

以上實驗情景的設計完全按照國際物流業務的流程進行設計的,通過學生扮演業務流程的不同角色來培養實際工作的職業能力。需要扮演的角色有:買方、賣方、貨代、船代、承運人、海關、理貨公司、港口堆場、銀行、國稅局、外匯管理局、外經貿委、運輸公司、檢驗檢疫局等。

要完成以上扮演不同角色的實訓教學任務,達到培養學生的職業需求技能,傳統的做法是購買一套商業化的國際物流業務管理系統軟件,依照以上實訓情景任務的設置,逐步展開實訓任務。這種商業化的軟件的特點:業務邏輯非常緊密,完全按照國際物流的業務過程順序著手設計,這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無疑是有利的。這充分地體現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教學的要求。所謂的工作過程是對人的“職業行動”進行科學分析的依據,是作業人員在工作情景中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其實,標準的工作過程和任一工件的工藝流程應該都具備有節點、方向、工作量和工作成果四個要素。這種基于工作過程的技能培養,對于高職學生的就業“零對接”,即錄即用的優勢會得到充分的體現,對企業和個人都會造就“雙贏”。

但教學本身的規律還是會有別于實際操作的,如課時設計是每90分鐘(兩個課時)為一小段落,而這種按照業務實際設計的國際物流管理系統的信息流向,直到指定的業務的完成,信息流是不會停止運行的。因此,實際業務流程的運行與實訓教學環節的展開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會造成一定的困擾。因為上完一次課后,往往會間隔幾次課甚至于幾天之后,才會有下次課的安排。同時由于學生的操作進程不同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混淆。

三、“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課程實訓的再設計

2012年3月,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指出: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建設智能化教學環境,提供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軟件工具,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鼓勵發展性評價,探索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倡導網絡校際協作學習,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為此,我們有理由對“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的實訓教學系統進行再設計,使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統一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目標上來。

(1)“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實訓課程再設計思路

在遵循“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課程的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將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技能融入到實踐實訓的情景之中,其具體做法有:

1.開發適合教學用的“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課程的應用軟件系統 該系統應該立足于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模塊式設計,完全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教學理念來構建:至少充分地考慮到每2個學時或4個學時作為一個實訓任務,既可以有單元任務的訓練,也有多人合作的綜合任務的檢驗。將實訓任務的設計與其對應的理論要點(如復雜多變的業務單據,這是一大難點之一,也是行業職業資格證考試的必考內容)緊密結合起來。

通過實訓,讓學生既掌握職業技能,又能對助理物流師的考證要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和領會,以提高資格證的通過率。

該軟件系統還必須具備的功能:教師通過授權來控制學生對實訓功能模塊的操練,給教師控制進度提供方便,便于對所有學生展開同一進程的學習。

2.設計科學符合工作過程的實訓內容根據國際物流管理的業務操作流程和職業能力的需求,設計實訓的內容如下:

①參與國際物流買賣合同的磋商,熟悉簽訂銷售合同環節的實踐過程,掌握銷售合同條款的具體規定與表述。

②了解國際物流中,與貨代簽訂代理合同的實踐過程。

③熟悉與掌握貨代簽訂(委托確認)代理合同的過程。

④熟悉貨代申請訂艙,船代訂艙,訂艙確認的具體操作。

⑤熟悉運輸車隊出車提空箱,裝箱,提重箱,交貨的具體操作。

⑥熟悉港口堆場發空箱,開具設備交接單,場站收據,交貨的具體操作。

⑦熟悉貨物交接,堆場交貨的具體操作。

⑧熟悉貨代接收場站收據的具體操作。

⑨熟悉船代開具提貨單的具體操作。

⑩熟悉貨代獲取提單,發送提單,獲取提貨單,發送提貨單,交貨的具體操作。

{11}熟悉賣方獲取提單,交單結匯的具體操作。

{12}熟悉銀行發送付款贖單通知的具體操作。

{13}熟悉買方付款贖單,提貨的具體操作。

{14}熟悉各種單據的繕制與運用技巧。

{15}了解進出口報關的操作流程。

3.編寫實用的實訓指導手冊 該實訓指導手冊是學生完成實訓任務的指南,而且必須與應用軟件的操作進程是配套的。

4.改革該課程的考核機制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指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全面測評,是對學習者課程學習成果的階段性考核,是對學習者學習目標的階段性測試,是課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這套充實的應用教學軟件,可以徹底改變過去單純通過最后的理論考試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的做法。這種新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檢驗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此外,這種考核方式還會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性將起到積極作用。

5.制定合適的電子課件 針對實訓課程的實際需要,配置實用的電子課件,同時包含有強化訓練的課后習題,將助理物流師考證的考點內容及模擬習題集成一起,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提供便捷條件。

(2)“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再設計思路的創新和挑戰

1.挑戰開發并設計完成這個系統,需要比較復合性技能的人才,既要懂得軟件工程的技術,又要懂得物流管理的教學規律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工作過程的職業技能。

2.創新“國際物流管理與實務”實訓課程再設計思路突破了借用傳統的商用軟件來完成教學任務,凸出以學生為中心拓展其職業能力,從而更加容易融入社會。

3. 這種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設計思路,使得實訓課時既有單元模塊的訓練任務,強調單項職業能力的認知如:貨運單證的各自使用銷售合同、委托書、海運提單、設備交接單、信用證等。同時還設計有綜合實訓的內容,將前面若干單元模塊的單個過程組合起來,以項目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單國際物流的業務處理。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4個人為一組,各小組成員必須扮演不同的業務角色如:買方、賣方、貨代、船代、承運人、海關、理貨公司、港口堆場、銀行、國稅局、外匯管理局、外經貿委、運輸公司、檢驗檢疫局等。每個成員還需要扮演多個角色,才能完成綜合實訓的任務。這種“分解-綜合”的教學組織過程,既培養了學生單項業務技能的處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及自我成就感。

總之,通過深化工學結合的高職教學理念,將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作為教學改革的方向標。這種課程改革探索也是標準課程、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同時期望這種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設計能對其它課程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觀》載《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7)

[2]周可幀:《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策略》載《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

[3]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2011-2020年》2012.3

[5]張耀平:《國際物流與貨運代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7

作者簡介:羅國良,男,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中級職稱。

猜你喜歡
實務實訓物流
信托公司在破產重整實務中的機會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倉儲績效管理實務
物流線上的毒品追蹤
依托互聯網實施商務英語函電實訓教學
居住權登記 實務分析
液壓課程開放式虛實結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
提升中職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
淺析職業院校實訓中心管理機構設置
2009年本刊重點關注之物流展會、交流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