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掘金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研究

2012-05-08 04:51
商場現代化 2012年21期
關鍵詞:產業化農戶基地

農業是社會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農業發展情況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如何解決好三農問題是中央始終關注的焦點。三農問題的解決,需要政策上的決斷和支持,更離不開產業的探索。事實上,唯有農業實現了產業化發展,才能真正實現三農問題的全面解決奠定基礎。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農業產業化問題存在種種困難。對于投資者而言,農業作為投資尚未大規模進入的領域,預期收益頗豐,但由于農業產業的價值鏈條較長,風險點較多,至今尚無大規模復制的案例出現,對于進入農業領域慎之又慎。根據中美嘉倫研究發現,中國各地方、企業和個人結合各自情況,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產業化探索,為從產業化角度解決三農問題奠定了基礎,對于即將進入該領域的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公司+農戶模式

案例一:廣東溫氏食品集團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與玉林市政府合作開展“公司+農戶”養殖模式,鼓勵當地農民養殖肉雞,農戶付出一定的風險抵押金,從公司獲取禽苗和相應的技術支持,由公司統一加工銷售后,農戶從中獲利,公司獲取穩定的原料來源,進一步放大了企業體量和盈利能力,政府也實現了農民增收、產業發展的目標。

在這個模式中,公司根據自身對農產品的市場判斷,搭建營銷渠道,設計相應的種植計劃,進行必要的基礎建設,提供相應的技術力量支持,對農戶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訓,組織農戶進行相應的生產。農戶參與環節只是在生產本身,即接受公司的培訓,生產出符合公司要求的產品。對于政府而言,這種模式有利于土地為代表的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提升土地利用效能,保住土地紅線;更好的促進生產技術提升;推動農業產業化實現。對于農戶而言,可以獲取一定收益保障。對于公司而言,可以有效的降低相應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議價能力;可以獲得政府支持,獲取經濟收益以外的其他收益。

中美嘉倫認為,這種模式下,對于公司提出了較多的資源能力的要求,必須具備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管理高效、信息/營銷渠道廣等特點,同時要與地方政府有深入合作,實現產業拉動,確保足夠的規模效益才有可能實現良性運轉。

在實際運作中,很多公司從風險角度考慮,投資資源并不多,演變成公司與農戶簽訂協議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是進入成本低,組織簡單,但是同時也存在安全無保障,原料不穩定,由于門檻低,容易招來大批競爭者。

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案例二:南海里水炳昊花卉有限公司

南海里水農民在政府和企業引導下,嘗試“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花卉生產,為降低個體風險,農戶加入里水鎮萬頃洋新型百合花專業合作社,入社后炳昊公司為種植戶墊資提供百合花種球,指導農戶進行種植,并承諾收成之時,會以保底價收購百合花。運營過程中,成本與銷售環節的風險都由企業承擔,農戶只需負責日常管理種植。公司通過花卉銷售、旅游觀光等形式壯大自身收益,幫助政府實現了農業產業化、土地集約化利用等目標,而農戶有效的避免了較高的投入成本和風險,獲取相對穩定和較高的收益。

在實踐過程中,為規避公司加農戶模式的弊病,出現了中間體——基地?;厥锹摻Y農戶與企業、市場的有效中介組織,是農業產業化鏈條中的中高環節,同時也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必要的組織保障?;刈鳛楣镜拇矸?,對分散農戶的機會主義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從而彌補了“公司+農戶”的組織缺陷。同時,基地是農戶利益的代表,對于公司的違約行為有很強的制約作用,分攤訴訟成本比較低。

(一)公司自有基地。企業直接買斷土地使用權,將基地農民成為企業工人,實行工廠化管理和種植。這種模式下,通過對整個產業鏈的經營,解決了履約率低的問題,但投資大,組織難度大。尤其是在土地使用權方面,在實際推動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困難。

(二)合作入股基地。企業與農戶達成協議,建立股份制生產基地,是企業與農戶在產權層面上的聯結。農戶更好的分享到了產品加工和流通領域的利潤,利益聯結更緊密,農戶有積極性,穩定了契約。這種模式下,農戶承擔一定風險。

在實際運作中,合作入股除了公司與農戶的合作,還有農戶自身聯合成立合作社,對于農戶自身權益起到了一定保障左右??v觀農業產業化的實踐案例,在承包到戶這一原有的生產模式上,推行農戶自身聯合的合作社,以集體為單位與企業發生經濟活動,成為較為普遍的模式。這種模式下,對農村原有的生產資源分配沒有產生直接的沖突,更容易得到推行。

三、公司+基地+農戶+金融機構+專業第三方機構模式

案例三:金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在貴州劍河縣政府支持下,組織農戶加入辣椒專業合作社,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組織合作社與辣椒加工企業簽訂回收合同;政府貼息、企業擔保等方式,向銀行貸款建育苗基地,為農戶先借苗,在收購辣椒后扣除苗款;政府組織相應及技術、檢測機構和個人參與生產過程管理,鼓勵技術人員入股,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規程指導農戶生產,從源頭上控制辣椒質量。試行以來,各方均取得了相對好的收益。

為應對上述挑戰,一些企業開始嘗試產業鏈的合作,逐步出現了多方合作模式,最為典型的是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基礎上,增加了金融機構、專業第三方機構兩個環節。金融機構可以為農業生產各個環節提供資金、保險等方面的保障,獲取相應的收益;專業第三方機構提供法律、技術檢測、評定等專業支持,在獲取相應收益同時,提高自身行業影響力和權威度;公司在合作過程中承擔的風險降低,農戶的權益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基地進一步做大,有利于政府部門的產業發展相關政策落實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鏈條中各個群體間實現了共贏。

在農業產業化投資領域,國有企業由于自身定位不同,已經有了一部分嘗試,部分民營企業也從各自優勢出發做了種種探索。找到一種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實現共贏,是利益相關方關注重點,需要社會各界的研究與深入實踐,以期幫助農民提高收入、投資者獲取豐厚回報、社會效益實現最大化

(作者:中美嘉倫李偉)

猜你喜歡
產業化農戶基地
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經受市場考驗,漢服步入產業化進程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研究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超星二號維修基地
農戶的社會資本對農戶民間借貸的影響
全國42%的農戶加入了合作社
論國產青春片的青春消費與懷舊敘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