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及歸因

2012-05-08 04:51吳瑞喆韋笑威
商場現代化 2012年21期
關鍵詞:暴力犯罪學校

吳瑞喆 韋笑威

[摘要]未成年人在一般指的是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由于心智不夠成熟,家庭教育不當等多種因素,處于該階段的未成年人極易做出違法行為,觸碰法律,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本文通過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及原因的探討,旨在提高全社會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原因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情況日益突出,未成年犯罪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未成年人犯罪對社會所構成的威脅及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如何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會關心的重大問題,因此,探討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體特點

1.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

據相關統計,某市近三年來兩級法院共審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達到995件,涉案未成年人有1422人,其中被告人年齡在14至16歲的有169人。2000年以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平均年齡已降至15歲左右,犯罪主體低齡化趨勢愈發嚴重。

2.犯罪類型以財產類犯罪為主

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盜竊、搶劫、詐騙等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占到近八成,其中以盜竊為主,特別是團伙盜竊最為普遍,這與未成年人物質需求的增加、攀比意識的侵蝕有很大關系。

3.犯罪未成年人文化程度低

犯罪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及其以下學歷的犯罪未成年人占了近九成。由此可見,接受良好的教育對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很大幫助。

4.未成年人犯罪手段越來越多樣

在以往未成年人犯罪中,有九成以上是初犯、偶犯,而當前未成年人犯罪大多都是有預謀的,在作案前經過策劃和充分準備,團伙作案也更為突出,呈現出了成人化的特點。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種多樣,綜合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未成年人自身來看,未成年人心智發育不夠完善,是非辨別能力較差。他們大多處于義務教育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社會閱歷較少,對法律嚴厲性、犯罪的危害性的認識不夠,自控能力較差,易急躁、沖動,很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侵蝕,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從未成年人的家庭環境來看,父母對子女過于溺愛、家庭暴力、父母離異、父母長期不和、處于單親家庭等都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父母的溺愛易使未成年人長期以自我為中心,過于自私、傲慢,難以適應社會生活;家庭暴力易滋生未成年人的叛逆心理。造成未成年人的暴力傾向;家庭的不完善易使未成年人缺乏關愛,缺少與父母的溝通及交流,從而形成孤僻、偏激的性格,這都極易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3.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學校教育不當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之一。學校本應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是未成年人各方面得到發展的地方,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一些學校只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智力培養上,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忽略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造成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法制意識淡薄。學校對于做出不良行為的學生管理、教育方式不當,有不少犯罪未成年人都是因為犯錯而被學校開除,才開始在社會上游蕩。另外,一些教師不夠負責,片面追求學生成績,對成績不好的學生關心不夠,甚至惡言相加,是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從而自暴自棄走上犯罪道路。

4.從社會環境來看,貧富差距的拉大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鄉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社會中形成了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思想,享樂主義盛行。一些家庭環境普通、自控能力較差的未成年人虛榮心膨脹,盲目追求奢侈生活,家庭不能滿足其物質生活,從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良莠不齊的文化環境也為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誘因。雖然有關部門多次對文化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工作,但一些書籍、雜志、影視作品等仍充斥著暴力場面及色情場景。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心智發展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誤以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

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予我們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對于辨別能力較差的未成年人來說,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他們很難去控制自己,而政府對不法網吧的監管打擊力度也不夠,導致有些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但因為沒有經濟來源,無法支付上網費用,從而實施搶劫、盜竊等犯罪行為;有些未成年人在網絡上結交了一些社會青年,逐漸同化,開始實施團伙犯罪;有些則瀏覽一些不法網站,形成了錯誤的價值導向;有些未成年人沉溺于大肆宣揚暴力的網絡游戲,從而使暴力觀念充斥腦海,形成了偏激、暴力的性格,使自己一步步走入了歧途。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不僅會給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也會給自己的家庭及自身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家庭與學校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而社會因素更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努力,塑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教育環境,預防及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姬瑋.調查稱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n〕.法制晚報.2010.10

[2]呂新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統計分析.河南法院網.2011.05

[3]徐玉梅.淺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j).法制與社會.2011.01下

猜你喜歡
暴力犯罪學校
反性別暴力
Televisions
環境犯罪的崛起
學校推介
暴力的班長
“犯罪”種種
暴力和痛苦
有些行為不算犯罪
“疆獨”暴力襲擊我駐外使領館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