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中就“真實性”的思考

2012-07-09 19:07劉珊珊
2012年11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真實性解決對策

劉珊珊

摘要: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會計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最終產品;對于財務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說,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無疑成為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即“公共產品”,信息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效益,這就需要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公允。在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也明確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倍@其中的原則是一種客觀的核算依據,反映的內容之一是真實性,原始憑證等會計資料要如實反映在會計的各種報表之中。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真實性、失真原因、解決對策

一.真實會計信息的含義

真實會計信息,是指生產會計信息的程序要符合會計制度、會計準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法定規范標準,在所有重大方面能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的會計信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來說:真理是相對發展的,而不是絕對的和靜止的。而我國會計準則上對于真實性并沒有進一步的解釋實質性含義,很難從會計結果本身去判斷和評價其信息的真實性,因而在真正的會計核算工作中只是相對真實的會計信息,遵循程序理性觀的真實性。然而美國的會計要求中,則只強調的是程序理性原則,避開了對真實性的泛泛而談,要求會計行為準則要毫無差錯地運用,嚴格而謹慎按照“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制相應的會計報表。

從實施中的條例來看,我們可以從中得出關于會計信息客觀上的“真實性”標準的初步結論:(1)雖然世界各國頒布的會計準則都明確地規定會計信息要具有“真實性”,但各自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含義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含義值得進一步研究;(2)會計準則制定者總是將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求與 “可靠性”質量特征結合理解,并認為只有具有“真實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必須由真實的信息得到的;(3)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存在著一定的水平上的差別和風險。企業會計信息對其經濟活動進行反映的真實程度在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別,會計信息完全真實地披露出其經濟活動對于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經營風險。

二、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分析

1、會計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從會計質量信息的重要性來看,會計所反映的信息并不是完全的,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好比在當今的財務報告中,人力資源就被忽略了。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爆炸的時代中,自創商譽對于企業的形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無形之中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見會計信息并沒有完全地反映出來,對于外部使用人員來說,其吸引力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益,而對于內部使用人員來說,其有用性也將大打折扣。

2、會計人員主觀上的判斷

不同的會計人員有著不同的道德水準和技術水平,這就決定了由于他對會計信息真實性愿意做出的最大承諾和保證的程度不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首先,會計對經濟活動的反映,是通過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來實現的。其中不同的行業所確認的未必相同,因而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影響程度不一樣,從而導致會計報表所反映的當期利潤與當期實際現金凈流入可能不一致,使利潤缺乏實際資金保證。

其次,對于同一會計事項而言,通??捎胁煌臅嬏幚矸椒ㄟx擇。這種可選擇性雖然也有一定原則來遵循,但由于相關的財務人員根據客觀的環境要求和其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來選擇一種適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因此帶有較強的主觀判斷。例如:存貨的計價有先進先出法、月末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不同的方法適應不同的企業需要,不同的方法必然產生不同的結果。會計處理方法的可選擇性模糊,導致了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界限。

再者,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在企業中有很多參數需要估計和預測,如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應收賬款的壞賬、預計凈殘值等。所采用的不同的估計值所帶來的會計信息必然不同,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最后,由于重要性原則的應用,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與客觀經濟活動的吻合程度,進而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經濟利益的驅動

地方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要業績,需要呈報出維持好的企業形象的各種報表,會計監管不嚴格和制度的不完善,給提供虛假報表提供了相當大的空間,致使違法行為有機可趁。

另外我國對于公司造價的懲處力度輕,不足以讓公司對此有所畏懼,在懲處的效果上只是小小的一個警戒,并未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正是由于這種不痛不癢的處罰,使得公司認為造假的預期收益遠遠大于其預期成本,真實反映的機會成本對于公司來說代價過高,從而使得公司造價的鬧劇不斷上演。

三.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方法

1、完善監管制度、加強懲處力度

對于惡意造假者,監管人員一定要加大懲處力度,嚴格依照法律對其進行大額度經濟處罰或按照刑法處理,務必使造假者認識到其造假所帶來的代價要遠遠高于其如實反映會計信息的成本,并相應地賠償因造假給國家及投資人所帶來的損失。

2、提高企業財會人員的道德素質和專業知識

在會計工作的實踐中,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標準對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市場中,企業對于人才的雇傭,勢必會以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作為首要的考慮條件,財會人員要擁有一定的道德底線,而企業的高管也要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了解會計政策的變化,提高其職業的判斷標準,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3、企業完善其法人治理結構并擁有健全內部控制

根據《公司法》的章程,依法成立公司,定期召開股東大會、使得股東對經營管理者有一定的約束力,建立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激勵機制;通過權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機制,在企業內部控制上減少造假的機會;健全的內部控制,嚴格依據會計準則和法規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明確其職責權限,采取不定期的輪換制度,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作者單位: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曹欲曉《論會計真實性》 2001.04

[2]徐榮華 《對會計真實性的思考》 2004

[3]楊國澎 《淺談會計失真的原因及解決對策》2009年第10期

[4]石晶晶 《會計失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2010.05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質量真實性解決對策
廣告的真實性
創新驅動發展下信息管稅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雕塑真實性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