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散結構理論視角下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研究

2012-07-09 19:07田帥呂偉
2012年11期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田帥 呂偉

摘要:我國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社區化建設處于初步發展時期,目前國內對于新農村社區體育跨學科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本文利用達到耗散結構所需要的開放性、遠離平衡態、系統內部的非線性機制以及漲落等條件對新農村建設下農村社區體育進行研究,指出當前新農村社區體育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耗散結構理論;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體育

一、引言:

200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然而由于處于初步建設階段以及各方面的原因,農村社區體育系統還處于一個很不穩定的無序結構,本文利用耗散結構理論對當前新農村社區體育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使農村社區體育這個遠離平衡態的系統得以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當外界條件達到一定閾值時,就可能從混亂的無序狀態轉變成為有序的狀態,使農村社區體育發展走向正規。

二、耗散結構概述

1969年,比利時物理學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結構論。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可以通過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在外界條件達到一定閾值時,就可能從原先混亂的無序狀態,轉變成為一種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有序的狀態。系統對這一在遠離平衡態的條件下系統自組織形成的有序結構狀態的維護需要不斷消耗和擴散物質,能量或信息,故普利高津稱其為耗散結構。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辦事處、新區辦事處、柳園辦事處、湖西辦事處等9個街道辦事處以及行政村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筆者在研究過程中將查閱大量文獻,尤其認真閱讀了吳彤編著的《自組織方法論研究》,為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研究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2) 問卷調查法

筆者根據研究需要對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辦事處、新區辦事處等9個街道辦事處以及行政村分發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圍繞農村社區體育開展的現狀展開的理論調查。

(3) 訪談法

采用實地訪談以及網絡訪談法

(4) 數理分析法

對實地考察以及問卷收集的資料進行歸納、分類和比較,分析出新農村社區體育自組織產生的各種條件和因素。

四、調查研究結果分析:

1、新農村社區體育系統的開放性

新農村社區體育系統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社區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不斷地了解社會發展趨勢。只是農村社區體育系統的開放性不夠,而且較多的是被動接受,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篩選機制。農村社區化建設尚處于初步階段,各種管理制度和硬件設施也無法完全滿足要求。調查中發現,九個農村社區,只有一個靠近市區的體育設施比較齊全,經常進行社區體育文化活動,其他幾個社區還很不成熟,健身路徑也成了小孩子的玩具,浪費了資源。

建議:

(1)向周邊社區學習,開展社區體育文化活動。

農村社區化建設大部分處于經濟發展較快或者處于城市邊緣的農村,這些農村社區的周邊都是發展很成熟的城市社區,具有豐富的社區體育文化活動經驗。新農村社區居委會可以組織人員到其他社區進行學習,將經驗與方法應用于自己社區。

(2)體育行政部門注重培養體育人才

目前狀況表明農村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和質量都嚴重不足,難以滿足社區體育的發展要求。因此,有關行政部門應該在培養渠道上加以改進,把正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和業余體育愛好者、志愿者有機的結合,建設一支能夠應對社區體育活動的高素質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化解供需矛盾。

2、新農村社區體育系統的遠離平衡態

新農村社區是一個新興的事物,這就必然決定了農村社區體育系統是遠離平衡態的,然而由于舊有的思維模式和行政部門,這種遠離只能是在平衡態或近平衡態區域停滯不前,得不到質的發展。

建議:當地政府應加強農村社區體育的管理。擴寬資金渠道,積極加強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農村社區體育要形成政府管理、社會依托、全民參與、村民自治的管理體制。鄉鎮應該把農村社區體育視為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產物,通過加強農村社區體育建設來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并借此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3、新農村社區體育系統中各要素的非線性作用機制

非線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系,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在農村社區中,社區體育活動很明顯是線性的,社區居民之間以及居委會與居民之間不斷發生著相互的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往往是非線性的。對于新農村社區體育這一復雜系統來說,系統內存在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相互效應、分岔效應和臨界效應是系統存在和進化的重要條件,這也決定了這個開放性系統發展的方式和速度。

建議:

(1)建立社區體育文化站,增加居民之間的交流

“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觀必然要考慮人的健康,民眾現在也開始著重給健康投資,給體育消費留出一定的空間。社區體育文化站的建立在城市社區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在文化站里,農村社區居民不但可以學習各種知識,了解世界,也促進其參加健身活動,增加居民之間交流,產生更多的非線性作用。

(2)加強宣傳工作,改善農民體育意識

充分應用新聞媒體加大對新體育、新生活和全民健身重要性的宣傳,讓更多的民眾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促進農村社區體育發展要積極鼓勵創新的活動形式,通過制度創新和活動形式的創新推動農村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優化農村體育發展環境,形成全民健身的新局面。

五、結語

我們無法創造耗散結構,耗散結構的出現是無法預定的,但是我們可以創造出現耗散結構所需要的條件。雖然說農村社區體育系統符合耗散結構的條件,但其開放性不夠,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與輸出較少。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社區體育系統很難由無序狀態走向有序,只有體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社區體育發展,加大投入,社區居民提高健身意識,多與外界交流,增加系統負熵,逐漸達到自組織,最終形成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欣欣向榮的局面。(作者單位:山東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雨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背景下我國農村體育的發展戰略[J],體育學刊, 2006,(13):6-9.

[2]吳福兒.基于耗散結構理論的地方性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3,08(8):56-58

猜你喜歡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中加強消防監督管理的對策研究
淺議經濟法制思想與新農村建設
加快農村文化發展 助力新農村建設
海南省新農村建設金融支持問題研究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