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改革下高考考試內容改革探索

2012-07-09 19:07張陽
2012年11期
關鍵詞:考試內容考試改革高考

張陽

摘要:中國是考試的故鄉,也是一個考試大國。每一次的考試改革都會牽扯廣大考生以及家長的心??荚嚫母锸切抡n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關鍵階段。為了保證新課改的順利進行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積極探索和推進考試改革勢在必行。高考作為考試的重要類別之一,高考的內容又是考試的重點,因此,對高考考試內容的探究顯得更有意義。

關鍵詞:考試改革;高考;考試內容

高考,關注著每一位考生的命運,但是,由于對考試的功利化認識,使考試成為應試教育的“替罪羊”,成為眾矢之的。隨著“取消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對高考有個更加明確的認識才是關鍵的解決方案。因為高考,在目前眾多教育評價方式中,是唯一的一個相對公平的舉措。因此,當今應該做的,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審視高考考試的問題所在,找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本文主要從考試內容角度出發,探究高考考試內容解決方案。

一、 當前高考考試內容問題

在考試內容的設置方面,過多依據課本知識,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考查這主要表現在客觀題比例較大。對于大家來說客觀解答題的答案標準化且作答方法非常簡單,再加上問題設計的方式偏重于“會”與“不會”,所以不能引發深入思考、分析。即使是主觀題也因為老師們在評卷的時候主要是依據講授內容或書本給分,所以學生發揮的余地不大。所以這種考試的結果只能是使學生重書本知識輕能力培養。

由于對于課本知識的過于依賴,忽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考查。使得學生成為背題的“工具”,容納知識的“容器”。機械化的記憶,導致了“高分低能”現象,即雖然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了較高的分數,但在處理實際問題中卻不知所措,甚至缺乏解決最基本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新課改下對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具體要求與相關探索

新課改強調個性化的學習與教學。這必然要求個性化的考試來評價學生,否則課改進不能實施本質性改革。面對同一考試,同一錄取的考試形式,在高中新課改實施之前,國家出臺了相關高考改革走向的文件,如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考試內容作出相關要求,指出“加強對學生能力,素質的考查,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內容,探索提供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綜合評價的考試、選拔方式?!薄镀胀ǜ咧姓n程方案(實驗)》及《指導意見》(2007)開始使用的高考改革方案?!吨笇б庖姟窂娬{,“高校招生考試方案的研究制訂要遵循有助于高??茖W公正地選拔人才、有助于實施素質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辦學自主的原則,切實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痹诖酥笇?相關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

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及《指導意見》的精神,首先開展新課實驗的四個省(區)曾先后對本省原有的高考進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并出臺了首屆進入新課程實驗的普通高中畢業生2007年使用的高考改革方案。

2007年海南省對考試內容改革方案是講考試科目調整為“3+3+基礎會考”①。其中,在考試試題中增加了選做題,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提供給了高校做錄取的參考。同時,海南省會考成績以其10%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顯然,這對強化基礎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會考與高考卻是兩種不同目的的考試,前者是對畢業生進行的結業性質的水平考試,后者則是為高校招生而進行的選拔性考試,將會考成績百分之十計入高考總分,在一定程度上將會違背會考的目的扭曲其功能,同時,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使會考成為另外一種小高考。這樣,使得考試的科目成為10科而非6科,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2007年寧夏的考試科目仍然維持“3+小綜合”的形式,有變化的是考試試題分成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增加了往屆生選做題目,中學對考生的綜合素質做出文字評價,供高校錄取時的參考。同時也強調了,無論是理科綜合試題還是文科綜合試題只涉及本學科內容,不跨學科內容,這就意味著考試科目為“3+3”而非“3+小綜合”。

三、 未來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走向

高考科目改革的目的,有的學者認有兩個:一是解決學生偏科問題,二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但是,目前對于考試內容的改革并咩有到達這兩個目的,減少科目也并沒有減輕學生的負擔。因此,就未來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走向應該從兩方面考慮。

(一)考試科目設置合理科學

就目前的考試科目設置來說,“3+X”方案相對來說能緩解文理偏科現象,許多中學為了提高升學率,從高中一年級起便開始讓學生確定“3+X”中的“X”,以便針對學習。只是在實際選擇中,學生一般為了取得高分數,采取避難就易的方式,盡量不選擇物理或者化學等相對較難的科目,這又在一定程度上沒能解決文理偏科問題,更沒有減輕學生負擔。因此,考試內容改革方向,應該朝向科目設置中力求能達到“中和”的方式,比如可以對廣東省的科目設置進行相應的改革,使其更加完美,以便能借鑒“3+文科基/理科基礎”的模式。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其課業負擔問題,這將要涉及到對考試題的命題與設計問題一定要科學、合理,符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要求,而不能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大綜合”。

(二)對考試內容測評的方式多元化

日本考試方式多樣化,層次化。全國統考,大學獨立考試和單獨考試依次進行,期間實驗操作、論文、聽力、考試、面試多種手段。而我國幾十年來一直側重于筆試,忽視了實驗、論文、聽力面試等考試手段。我們應該借鑒日本高考在筆試基礎上有效地實施小論文測驗、綜合問題測驗、面試、實際技能檢查和聽力測驗等有益經驗,采用多種考試方式,對考生進行多元評價。

四、 總結

蒙哥馬利所言:“考試之所以蓬勃發展,同樣是由于它具有多種功用的性質:考試常常適應多種目的需要,當某個目的過時了或者與它不相干了,考試仍然能夠以其他理由存在?!睂τ趯W生來說高考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高考改革關系千家萬戶,設計眾多考生的利益。因此,與課程改革相配套的高考改革,尤其是關于考試改革最核心的考試內容改革應在充分的理論依據基礎上進行。逐漸完善,最終實現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的順利銜接。(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偉宜,王晞,……等.考試與評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劉海峰,……等.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3]周云,陳華忠.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0(09).

猜你喜歡
考試內容考試改革高考
我國成人高考內容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一張動物學試卷的思考
淺析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Office考試內容及應對策略
廈門市2009—2014年體育教師入職技能考試內容分析
算錯分,英“高考”推遲放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