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用遷移與二語水平——一項基于恭維應答語的實證研究

2012-08-15 00:45何艷群
關鍵詞:恭維二語贊美

何艷群

(三江學院英語系,江蘇南京,210012)

語用遷移與二語水平
——一項基于恭維應答語的實證研究

何艷群

(三江學院英語系,江蘇南京,210012)

本研究采用語篇補全測試(DCT)研究方法,調查中國英語專業學習者在恭維應答語中是否存在語用遷移,并探討英語水平對這種遷移造成的影響。48名英語專業大一學生,43名英語專業大三學生以及22名美國英語本族語者參加了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英語專業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在選擇恭維應答策略時存在顯著差異。美國人在受到別人恭維時更加傾向于直接說“謝謝”,而中國的英語專業學生盡管也有接受恭維的趨勢,但是也體現了諸多漢語的語用特征。大一學生在回應贊美時,更容易將漢語恭維應答語中的一些范式遷移到英語表達中。與大一學生相比,大三學生更傾向于直接接受恭維?;\統地說,大一和大三學生的人均語用遷移總量沒有顯著差異。其區別在于,大一學生恭維應答語中體現了更多語用語言遷移,而大三學生采用了更多社交語用遷移。

語用遷移;二語水平;恭維應答語

一、研究背景

語用遷移是語言遷移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它指的是“學習者已有的語言和文化語用知識對二語語用信息的理解、產出和學習所施加的影響”[1]。引起語用遷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學習者第二語言水平對語用遷移的影響尤其值得關注。

恭維語和恭維應答語是英漢跨文化交際中較為普遍的言語行為。恭維應答語主要涉及到兩大原則,即謙虛原則和贊同原則。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因為文化背景、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對這兩大原則的取舍有所不同。

近年來,國內外語言學界對贊語應答語策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相比,中國人明顯偏向于采用謙虛準則,即采用接受型應答的比例較少[2]。有關二語水平和恭維應答語中語用遷移的關系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有些研究表明,語用遷移隨著二語水平的提高而減少[3],而另一些研究表明,二語水平不同的學習者對于恭維應答語的選擇沒有明顯差異[4]。

本研究通過考察英語專業學習者高低兩個語言水平組以及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大學生的恭維應答語策略,研究來自這兩種文化的人對恭維應答語的選擇有何不同,并探討語用遷移與二語水平的關系。

二、文獻綜述

(一)恭維應答語中的語用遷移研究

Pomerantz(1978)指出,通常被贊美的人面臨兩種相互沖突的情況:同意對方和避免自夸。被贊美的人采用各種方案去調解這樣的沖突。Pomerantz(1978)將恭維應答策略分為以下12種:(1)感謝標記;(2)贊同;(3)提升贊美;(4)提供來歷;(5)轉移贊美;(6)回贊;(7)降低贊美;(8)質疑;(9)否定;(10)謙虛;(11)不做回應;(12)轉移焦點。

Herbert把Pomerantz的12種類型歸為三種語用功能:接受、不接受和其他策略。其中接受策略包括前六種策略,不接受策略包括降低贊美、質疑、否定、謙虛和不回應策略。其他策略指的是轉移焦點策略[5]。

Daikuhara(1986)研究美國人和日本人不同的恭維應答策略。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只有5%的日本人傾向于接受贊美。Holmes(1988)調查了新西蘭人和馬來西亞人的恭維應答策略。研究表明,新西蘭人更傾向于接受贊美(61.1%:39.9%)。以往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西方國家的人比東方國家的人更傾向于接受恭維。

也有一些學者調查了中國英語學習者是如何應對說英語人士對他們的贊美。比如Liu(1994)研究了在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學習的中國大陸學生如何回應贊美,研究表明他們為了表示謙虛往往會否定贊美,而這樣的行為在中國文化中是受到肯定的。

陳(2009)對西安大學生的恭維應答策略進行了調查,并和他自己在1993年同樣也在西安做的調查進行了對比,兩次研究對象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等情況大致相同。研究發現研究對象的贊美回應策略發生了明顯變化[6]。陳(1993)的研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受試者都選擇拒絕贊美[7],而陳(2009)的研究表明,大多數受試都選擇接受贊美。他將此改變歸結為西方文化的影響。

以上研究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但過去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與研究歐洲人以及北美人的恭維應答語相比,對中國人恭維應答語的研究遠遠不能全面反映中國人的恭維應答策略。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人經常拒絕別人的恭維,但事實上中國人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拒絕別人的恭維。在很多情況下,被恭維的人所采用的回應策略深受包括其社會背景在內的很多因素的影響。由于對中國人的恭維應答語的研究不足,研究結果也千差外別,結果往往會引起困惑。

(二)二語水平與語用遷移研究

前人對于二語水平與語用遷移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有很多的爭議。有人認為隨著二語水平的提高語用遷移也會增加,而另一些研究者則認為隨著二語水平的提高語用遷移會減少。

Takahashi和 Beebe(1987)通過調查學習英語的日本人的拒絕言語行為,研究英語水平與語用遷移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習者,因為對語言的駕馭能力較強,更容易把母語中的一些文化習慣遷移到二語表達當中,也就是說會發生更多的語用遷移。

張(2007)研究了中國英語學習者恭維應答語中英語水平和語用遷移的關系。研究顯示,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習者對于恭維應答策略的選擇沒有明顯不同。

潘(2011)考察了中國英語學習者恭維應答語中二語水平對語用遷移產生的影響,結果顯示,隨著二語水平的提高,學習者的語用遷移會相對減少。

以上研究調查了二語水平和語用遷移的關系,但是大部分只是使用了不同策略的百分比作為衡量語用遷移的標準。很少有人研究不同類型的語用遷移的發展變化。而不同類型的語用遷移的發展情況是衡量英語學習者語用能力的很重要的標準。為了較為全面地解釋恭維應答語中二語水平和語用遷移的關系,本論文不光對比不同策略的分布,還要考察兩個語言水平組之間不同類型的語用遷移是如何變化的。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的和內容

本論文主要研究中國英語專業學生與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大學生在應對恭維時采用的策略有何不同,并考察英語水平和語用遷移的關系。研究問題包括以下三個:(1)中國英語專業學習者和以操英語者恭維應答語策略有何不同;(2)在應答贊語時,漢語的語用知識對英語學習者的策略選擇產生怎樣的影響;(3)恭維應答中二語水平與語用遷移存在怎樣的關系。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共包括三組,第一組是48個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其中7個男生,41個女生,第二組是43個英語專業大三學生,其中包括8個男生和35個女生。這兩組受試者都來自三江學院英語系。第三組是22個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大學生,其中包括7個男生和15個女生。他們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平均年齡21歲。

2.調查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調查工具是二語言行為研究中最常用的數據收集方法——語篇補全測試(DCT,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它是一種書面調查問卷方法,先是簡短的情景描述,然后是一個短對話,其中一部分給出,要求被試補全另一部分,補全部分就含有待研究的言語行為。

本研究選擇DCT作為收集數據的工具是因為它是一種可以控制的誘發方法,能滿足進行跨文化對比研究的需要,能夠讓研究者控制情景變量,能夠快速有效地收集大量數據。

本研究借鑒俞(2004)的問卷,共設置以性別和社會地位為變量的8個場景,要求受試者根據不同的場景提供恭維應答語。

3.研究步驟

所有語篇補全測試均在正常上課時間完成,均使用英文版本的問卷。中國學生在接受問卷訪談之前,研究者告訴他們盡可能自然地完成問卷,不用過多考慮語法的準確性,只用寫出他們認為恰當的回答即可。這樣可以避免受試者認為DCT的目的是測試他們的語法水平。

(三)數據分析

數據收集完成后,研究者基于Herbert(1986)的恭維應答語分類法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分別計算三組受試者所選12種策略的百分比。為了調查二語水平和語用遷移的關系,分別統計了大一和大三學生三種類型語用遷移(即語用語言遷移、社交語用遷移和修辭語用遷移)的人均數量。

四、研究結果

(一)恭維應答語的文化差異

研究發現中國受試者采用最多的三種恭維應答策略是“感謝標記”、“贊同”和“回贊”,分別占40.38%,22.88%和11.13%。相反,美國的受試者更多地選擇“感謝標記”(81.82%)。美國的受試者當中選“接受”這一大項策略的占92.62%,而中國受試者選此大項策略的則相對較少,占76.24%。中國人表示不接受贊美的占22.11%,而美國人表示不接受贊美的少很多,只占7.38%。

中國的英語專業學習者在用英文回應恭維時有意識地按照英語的文化模式來回答,參加調查的英語專業學習者中有76.24%的人選擇了“接受”贊美,但是英語專業學生依然無法避免母語文化模式對他們的影響。例如,在中文恭維應答語中,我們很少只說“謝謝”兩個字,因為我們認為這樣會讓人感覺自夸。一般我們會接受并感謝恭維我們的人,然后對所贊美的事進行評價(如下例所示)。這就是為什么參加調查的中國人相比于美國人更傾向于選擇“贊同”這一策略(20.88%:6.25%)。例如:

——你網球打得真不錯!

——謝謝。我以后會更努力的!

(情景5,大三)

在美國文化中,簡單的一句“謝謝”通常被認為是對恭維最好的回應,因此選擇“降低贊美”這一策略的美國人只有0.57%,而選擇這一策略的中國人占8.52%。

(二)恭維應答語中的語用遷移

大一和大三的受試者在選擇恭維應答策略時確實存在語用遷移。除了Kasper區分的兩類語用遷移,即語用語言遷移和社交語用遷移外[1],還發現了語用修辭遷移[8]。

1.語用語言遷移

語用語言遷移是指母語語言現象所固有的施為用意會影響二語習得者的感知,從而產生形式與功能的映射,見下例所示:

——你廚藝真好!

——我媽媽教我的。

(情景4,大一)

在中文中,“我媽媽教我的”是用來解釋為什么我是個好廚師,它也是一個隱式的接受稱贊的方式。但對于操英語者來說,他們可能會認為這一恭維應答語的意思是“你的恭維不應該給我,或者你的恭維不能給我任何的滿足感”。在這種情況下,該受試者進行了語用意義轉移,對中國人來說是恰當的,但對操英語者是不恰當的。

2.社交語用遷移

社交語用遷移是指語言使用者對二語中語言行為的解釋和產生的社會感知受到母語語境知識的影響。在中文中,當我們被他人贊美時,受傳統文化影響,我們不太直接接受贊美,因為可能會被認為傲慢,至少是不謙虛的表現。以下是典型的例子:

——你廚藝真好!。

——哦,我只是把它炸了。

(情景4,大三)

對操英語者來說,潛臺詞是“沒什么,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以它不值得稱贊”。

3.語用修辭遷移

除了語用語言遷移和社交語用遷移外,本研究中還發現了另一種語用遷移——語用修辭遷移。語用修辭遷移是由于學習者在理解或說出目的語的某種言語行為時,往往依賴于本族語的語用知識和語言手段來實現特定的語用效果。例如:

——你的表現很好。

——真的?他們說我只是吹牛。

(情景3,大三)

在這個例子中,受試者運用了夸張的方式。在這個例子的恭維應答語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潛在的意思是“我只會說大話,沒什么水平”。在中國文化中,人們這么說只是表示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同時表現出自己的謙虛。

(三)語用遷移與二語水平的關系

研究發現,大一和大三學生選擇“接受”和“不接受”策略的比例相差不大(接受:77.86% :74.41%;不接受:22.12%:22.09%)。但是這樣簡單的對比并不能說明英語水平和語用遷移之間就沒有關系。因為語用遷移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情況,只有具體分析策略才能對英語水平和語用遷移之間的關系有更深的理解。

與大一學生相比,更多的大三學生選擇“感謝標記”這一策略(42.73%:38.28%)。另外一個很明顯的差別是大三學生比大一學生更少選擇“贊同”這個策略(15.11%:26.04%)。當受到恭維時,大一學生更傾向于考慮如果用中文應該如何回應稱贊。由于中國人經常選擇接受贊美并評價的策略,更多的大一學生會選擇在接受贊美后進行評價。大三的學生能夠下意識地跟操英語者靠攏。通過學習課本中的對話,看美劇等途徑,他們了解到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得體的恭維應答語是“謝謝”。

為了更進一步研究二語水平和語用遷移的關系,研究者計算了大一和大三學生三種語用遷移人均數。結果顯示,大一和大三的人均遷移總數并無明顯差別(4.74%:4.9%)。但是大一學生的恭維應答語中,人均語用語言遷移量要大于大三的學生(2.92% :2.3%),而人均社交語用遷移量隨著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會增多(1.67%:2.58%)。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學生具備完整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語用語言遷移相應減少。相反,由于大三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提高了,他們會更多地考慮本國的文化背景。因此,隨著受試者英語水平的提高,社交語用遷移也更加頻繁。

中國英語專業學生和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大學生在恭維應答語方面有很大的差別。中國學生沒有美國學生那么容易接受贊美。大多數美國人只是說“謝謝”以表示很自然也很積極地接受贊美。相反,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中國學生從小就被教育要謙虛。盡管英語專業的學生希望向操英語者靠攏,但依然傾向于在接受贊美后再做一些補充說明。

本研究發現僅從“接受”和“不接受”兩大類策略的比例來說,大一學生和大三學生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更多大一學生選擇“贊同”策略,而大三的學生更多選擇“感謝標記”。這也就說明,受到恭維時,大一學生會把一些中文轉換成英文,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不太得體。

英語專業學生的恭維應答語中存在語用遷移。除了Kasper(1992)提出的兩種語用遷移,本研究中還發現了第三種語用遷移,即語用修辭遷移。大一和大三學生的人均語用遷移量并無明顯差別。但是,大一學生表現出更多的語用語言遷移,而大三的學生體現更多的社交語用遷移。也就是說,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回應恭維語時不會過多依賴中文。同時,他們也會把更多的文化背景納入考慮的范疇。

[1]Kasper,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

[2]俞理明.語言遷移與二語習得—回顧、反思和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潘鳳.中國英語學習者恭維語應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

[4]張冰妍.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在稱贊語中的語用遷移[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5]Herbert,R.K.Say‘Thank you’—or something[J].American Speech,1986(61):76-88.

[6]Chen,R.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in Chinese:Has it changed?[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2):1951-1963.

[7]Chen,R.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20):49-75.

[8]Liu,S.Z.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by Adult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Classification,Distribu?tion and Communicative Effect[M].UnpublishedThesisfor Doctor Degree,Guangzhou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1997.

H319

A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基金資助

何艷群(1979-),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

猜你喜歡
恭維二語贊美
遠離否定式贊美
為何恭維讓我們不舒服
寫一句贊美別人的話
“透視”第二語言習得心理過程*——關于二語加工的一次學術訪談
當代二語習得研究中介語對比分析方法理論與實踐
恭維為何讓我們不舒服?
《教學二語習得簡介》述評
贊美胡子(共4則)
二語習得中母語正遷移的作用分析
多一句贊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