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學科教學中的“生物味”

2012-08-28 06:33冒慧晶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2年8期
關鍵詞:科學素養二氧化碳能量

冒慧晶

與生物課標相適應,生物學的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2011年12月,南通初中生物大賽評優課———蘇科版生物七(下)第六章第一節《能量的釋放與利用》就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節充滿了生物學科特色的、有著濃濃“生物味”的課堂。

一、色彩紛呈的課程導入

能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雖然存在于我們的每一個活動之中,但是看不到,摸不著,而且初一的學生缺少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如何從課堂開頭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發現生物體的能量都是從有機物中釋放出來的,讓學生對能量建立一個感性的認識,各位參賽老師可謂各顯神通。有動畫導入的,開頭放一段大力水手波比從菠菜中獲得能量的視頻,再加上恰當的提問,讓學生明白有機物中含有能量;有從生活中的經驗導入的,從登山,長跑后會感到饑餓,要補充食物獲得能量;更有老師索性從神舟八號發射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從哪里來引入等?!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在教學論中,教學過程的第一步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這些不同的導入合理、恰當、精彩,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抓住學生的心,使之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穎靈活的內容處理

本節內容的教學目標是從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需要能量這個角度了解能量和釋放與呼吸的關系,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了解呼吸釋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動中被利用的問題。教師在圍繞這些目標的達成方面對教材進行了新穎靈活的處理。有從分析人的呼吸需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過渡到動物的呼吸進而提問:植物會呼吸嗎?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動手設計實驗,驗證植物和動物一樣也要靠呼吸來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也有直接從植物呼吸分析再和人的呼吸一起分析比較得出呼吸作用概念的……教學目標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不管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方法和風格,都是要更出色地達到教學目的。

三、課堂教學中的實驗性

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本節課的實驗性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讓每個學生感受呼吸,對澄清石灰水吹氣感受呼出氣體中存在較多的二氧化碳;在測定植物呼吸和動物呼吸相同時也用了別致的方法,用點燃的火柴伸入植物呼吸的瓶子看是否熄滅來證實植物呼吸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更有老師改進課本原有的實驗,改為用針管吸氣伸入澄清石灰水鑒別二氧化碳,用點燃的火柴再伸入針筒內看燃燒的情況鑒別氧氣等,實驗設計可謂新穎別致,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當然,在初中生物單因素變量的實驗設計過程中,“對照”實驗也貫穿于整個課堂的實驗中,“活的生物才能呼吸,死的生物不能呼吸”,從而得出結論———呼吸是生命的標志。

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課標的設計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在本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實驗,如測定呼吸頻率,教師適當地引導,每個同學參與實驗,測定平靜狀態下的呼吸頻率和運動后的呼吸頻率,都對實驗數據進行了處理,小組討論,展示、評價等,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五、實驗教學的創新性

在驗證植物呼吸實驗過程中,有的老師找了很多植物材料讓學生選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地糾正,這就是最好的教學。有的老師用黑色袋子將植物裝在里面,學生在完成實驗過程中對實驗結果的呈現迷惑不解,“山窮水復疑無路”時再將黑色袋子打開(里面有的是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有的是沒有生命的植物器官),學生恍然大悟,得出結論:原來只有活的細胞才能呼吸,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體會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梢?,實驗教學的創新也是教師智慧的體現。

雖說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永遠沒有完美的教學,《能量的釋放與利用》這堂課的不同呈現,符合生物新課標的理念,知、情、意三維目標得到了完美的呈現,散發出了濃濃的“生物味”。

猜你喜歡
科學素養二氧化碳能量
揚眉吐氣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如何“看清”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能量之源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高性能可變進氣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凝聚辦好家長學校的正能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