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生活中理性與非理性判斷

2012-09-22 09:56李旭
非常關注 2012年12期
關鍵詞:選擇題損失經濟學

李旭

有這樣一道選擇題:

A 你一定能賺10000元。

B 你有80%可能賺15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那么你會選擇哪個選項呢?實驗研究發現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但是,在傳統的經濟學假設中,認為人是理性的,在風險決策時,會盡可能多地根據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來估計將來不同結果的各種可能性。人們會根據各種結果及其概率,計算出加權結果,然后選擇其中能夠獲得最大期望效用的選項。如果按此方法計算一下B選項中的金額:15000×80%+O=12000,是高于選項A中提供的10000元的。也就是說上題中的B選項的期望效用大于A,那么為什么大家沒有“理性地”選擇B呢?

如果你心存疑惑,那么,請再看下面的選擇題:

A 你一定會賠10000元。

B 你有80%可能賠15000元,20%可能不賠錢。

此時的你,又會做出何種選擇呢?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人會選擇B。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B選項如果賠錢的話,數額也是大于A選項的。而且兩道選擇題之間的區別僅在“賺”和“賠”,為什么大家的選擇差別這么大呢?前景理論:人的行為是可預期的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教授為我們揭曉了答案。他發現,第一種情景中,人們在面對收益的時候,多是偏好“風險規避”的,會選擇能夠帶來確定收益的選項,以便把能夠獲得的收益緊緊握住。但是人們在面對損失的時候,也就是第二個選擇題中“賠錢”的情景,人們又多是冒險的,愿意為了“能夠減少損失”這個可能性,選擇勇往直前,挑戰一下概率事件,而不是直接承受損失這個結果。

這就是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提出的“前景理論”(又稱預期理論)的主要思想,即在不同的風險預期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傾向是可以預測的。而且人們的決策并不是完全從經濟學角度出發。人們在決策時是“有限理性”的,除了金錢數額外,還有更多的“非理性因素”,也就是心理因素在左右著我們的決策??崧垣@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主要是因為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與經濟學融合到了一起,特別是在有關不確定狀態下人們如何作出判斷和決策方面的研究”。

心理賬戶:你有雙重標準嗎?

同樣是100元,是工資掙來的,還是彩票贏來的,或者路上撿來的,你的態度會有所不同嗎?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三者應該是一樣的,可是事實卻不然。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會更珍視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筆意外之財,可能很快就揮霍掉了,也不覺得可惜。

在消費者的眼中,分別為掙來的錢和意外之財建立了兩個不同的賬戶,而且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當然,我們可能在理財中會有更多的分類標準,就像那句著名的理財名言一樣,“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從而建立更多的心理賬戶。而這些賬戶之前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比如你建立的日常開支賬戶、感情經費賬戶、投資賬戶和儲蓄賬戶等,但是每個賬戶都有不同的用途和預算,他們之間不具有等值關系。

那么在得與失之間如何權衡才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體驗呢?另外一位研究者、芝加哥大學的薩勒教授提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兩筆盈利分開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假如送女朋友兩件禮物一一盒巧克力和一套衣服,最好分開送;要是公司宣布加薪和休假兩個好消息,最好分開宣布,這樣帶來的滿意感遠大于同時告知。

第二,兩筆損失同時發生應整合。若兩筆支出必不可少,那么同時支出帶來的“失去感”會小于分開的兩筆。如果你有加班和取消休假兩個壞消息,就應該同時公布,這樣對員工帶來的心理沖擊會小于分開得知這兩個消息。

第三,如果你有一份收入,同時也支出了一部分,二者差距不大,并且可以做一些彌補,那么也應該進行整合。比如加班和給予補助的消息同時通知下去,才不會在員工中帶來那么大的反感。

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決策過程中,這些非理性的因素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決策,還影響了我們的內心感受。了解這些效應的存在,了解人性中存在的“非理性”力量,將有利于我們做出更優的選擇。

(摘自《百科知識》2012年第18期)

猜你喜歡
選擇題損失經濟學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
例談解答選擇題的幾個小技巧
兩敗俱傷
經濟增長總體平穩 經濟運行預期穩定
一道物理選擇題給我們的啟示
十種妙招握在手 破解選擇題無憂
亡羊補牢
損失
那些損失上百萬的演員
雷人的經濟學原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