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后殖民翻譯理論看外宣翻譯中的文化雜合現象

2012-10-15 01:02娣,劉
關鍵詞:后殖民雜合歸化

劉 娣,劉 鵬

(三峽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外宣報道是我國對外傳播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漢英翻譯仍然起著關鍵性作用,翻譯水平直接影響到對外傳播的效果和對外交流的成敗。本文擬從后殖民翻譯理論出發,結合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深入探討外宣新聞翻譯過程中如何進行文化雜合,以提高譯文的話語感染力和交際效果。

一、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概述

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該理論從后殖民主義的視角審視不同歷史條件下翻譯實踐,它主要是通過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語言間的不平等的關系來深化對翻譯實踐的認識。

羅比森在《翻譯與帝國》一書中論述了翻譯在殖民和后殖民語境所扮演的三個次序遞進的角色:一是作為殖民的渠道;二是作為文化不平等的避雷針;三是作為殖民解體的渠道,同時也將翻譯理論研究和后殖民主義聯系起來。[1]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是以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之間的權力差異為基礎,來研究這種權力差異語境下,不同價值觀、文化觀的譯者在潛意識下所采用的翻譯策略。譯者對翻譯策略的選擇,不僅僅是語言功底的或翻譯技巧的問題,而且涉及到相當復雜的政治和文化沖突的問題。后殖民翻譯理論的研究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樣性,提高民族信念,構建和諧世界家園。

二、雜合理論與翻譯

后殖民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霍米·巴巴首先將雜合概念引入到后殖民研究中,他認為“雜合性”(hybridity)是“殖民權力生產力的標志,它表現出了所有存在于被歧視與壓迫場所中的必然變形和置換”[2]。雜合表現為多種形式,如語言雜合、文化雜合、政治雜合、意識形態雜合等。他還認為,在兩種不同文化接觸的地方存在一個“第三空間”,此空間里,文化間的差異性會發生接觸、碰撞、融合,產生一種新的文化即為文化雜合體。在后殖民的語境下,由于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間發生沖突,形成了雜合體,從而消解了兩種文化間的二元對立。

(一)翻譯中文化雜合的必然性

翻譯活動同樣需要在一個“第三空間”里進行交流、商討等,它既有源語言文化的性質,又有目的語文化的性質。其翻譯活動的目的在于將文化之間的異質性和差異性最大程度地消解,以增添源語言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的“共識”,譯者則應盡可能傳達源語言文化的“陌生化”。樂黛云認為,“一種文化被引進后,往往不會再按照原來軌道發展,而是與當地文化結合,產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輝煌的結果”[3]??梢?,文化雜合是必然存在的,以實現譯文的“創造性”,而“雜合”的文化產物是對兩種文化的升華。

(二)翻譯中文化雜合的適度性

隨著文化融合的不斷擴張,“雜合”的程度就呈現出遞增趨勢。其雜合適度的問題仍需重視,翻譯策略的選擇對譯文的雜合度有著一定的影響。只要異域文本進入本土文化,無論譯者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的翻譯策略,其譯文語言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種程度的雜合。歸化和異化的差別只是雜合程度的不同而已[4]??梢?,歸化或異化策略在同一文本中的采用會導致譯文雜合程度的高低。如果譯者主要采用歸化的策略,譯文的雜合度就低;反之,如果譯者采用的主要是異化策略,譯文的雜合度就高[5]。文化雜合的適度是保證譯文既符合目的語文化的特質,又保留原語文化的特色。只有文化適度的雜合,這兩種文化才能有效地進行融合與優化。

三、外宣新聞翻譯中的文化雜合現象

外宣新聞翻譯是對外宣傳一種強有力手段,具備較強的政治性和導向性。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即貼近中國的實際發展,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要,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6]。外國讀者才能理解和接受譯文所傳遞的信息。

外宣翻譯者在翻譯時要考慮文化、歷史背景等諸多因素,由于文化缺省、文化失衡等加劇文化的雜合,西方文化被賦予“異域化”的特征。不同文化在翻譯中的轉換過程給予考慮。對于文化的內涵,P.Newmark曾作出如下分類:(1)社會文化;(2)物質文化;(3)生態文化;(4)姿態和習慣;(5)機構、風俗、活動、傳統和觀念[7]。國內學界對于文化的分類眾說紛紜,“文化通常被分為:生態文化、物質文化、社會文化、宗教文化及語言文化?!盵8]在外宣新聞翻譯活動中,文化雜合主要涉及到這五類?!拔幕s合依托翻譯雜合得以實現,而文化雜合又幫助形成翻譯雜合。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影響,緊密聯系”[9]。本文從《今日中國》中2011年9~12月中原文和譯文進行全面對比,分析其異化和歸化翻譯策略。

(一)社會文化

社會文化對人類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制約著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在外宣翻譯中,譯者會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操縱,從而影響對翻譯策略的選擇。尤其是對具有特殊意義的人名,地名和諺語的翻譯,大多數譯者青睞異化策略,這樣不僅順應文化全球化的趨勢,而且促進文化優化的發展。

(1)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中國出口貿易來說,在防范與化解美債危機與歐債危機等一系列金融危機風險方面,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問題,而是亡羊補牢的問題。

譯文:As the U.S.and Europe debt crisis is already underway,it is no longer the time for pre-emptive measures.(China Today,October 2011)

原文中“未雨綢繆”和“亡羊補牢”體現了中國的社會文化,在進行源語言轉化的過程中,應著重考慮目的語的文化氛圍和讀者的接受程度,異化是此文本翻譯的歸宿,保留原文的異國情調,讓外國讀者更好的了解中國社會文化,廣泛傳播中國文化。

(二)物質文化

詹姆斯·迪茲 (James Deetz)曾界定,物質文化指的是在“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被文化所決定的人類行為所改編的那部分環境?!盵10]因此,進行新聞文本翻譯活動時,譯者應慎重考慮其物質文化因素,從而采用合適的翻譯策略。

(2)今年旅游節還特別推出了上海的“十大名點”﹑“十大名菜”﹑“十大冷盤”等的評選,形成上海的“必吃”﹑“必購”和“必看”品牌。

譯文:Visitors were encouraged to vote for the ten best dimsum,ten favorite hot dishes and ten most welcomed cold dishes to determine the most popular restaurants,the most popular products as well as must-see places and events in Shanghai.(China Today,November 2011)

原文中“十大名點”﹑“十大名菜”﹑“十大冷盤”的翻譯,譯者采用了直譯策略,譯本的可讀性較強,引起外國讀者對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關注。

(三)生態文化

在中國古代,生態文化思想傳播開來,儒家的 “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教的“萬物平等”等,而西方古代的生態文化思想主張“天人分離”,即人與自然的二分模式。因此,在進行新聞翻譯時,生態文化也是需考慮的因素。

(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譯文:The Yellow River is often cited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China Today,November 2011)

外國讀者對目的語“The Yellow River”已經很熟悉了,異化策略在譯本中更為適合,有利于傳播中國生態文化。

(四)語言文化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語言文化,受到民族發展、地域特征等因素影響。此外,不同語言存在著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詞匯,中國特色的詞匯記錄了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而西方文化的源頭:希臘神話和《圣經》,對英語有著深遠的影響。新聞文本可以看到一些頗具中國特色的文化負載詞,往往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

(4)外國專家都來“秀”漢語,爭先恐后地用“東腔西調”的漢語互致問候和談論人權。

譯文:They greeted each other and discussed human rights in Chinese,each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nique accent.(China Today,November 2011)

譯者采用歸化策略翻譯“秀”和“東腔西調”,對原文進行了一些調整,文化內涵上貼近譯文,再現詞匯的特殊文化含義,讓目的語讀者領略到兩種文化間不謀而合的妙趣。

(五)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由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反意識形態等所形成的文化。中國三大宗教文化以異化的反映方式來表達實體化的現實生活。在翻譯中,對宗教文化因素的處理策略和方法,不僅反映了譯者在其所屬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文化取向和翻譯觀,而且體現了譯者因其不同的翻譯觀所決定的不同翻譯策略和方法,從而使其譯作呈現出各自的特色[11]。

(5)音樂能夠讓人的心得到洗禮,也能激發人的斗志。

譯文:Good music not only purifies our souls,but also arouses our enthusiasm for life.(China Today,September 2011)

譯者對“洗禮”一詞的翻譯,采用了歸化的策略,由于文化缺省,在英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詞匯,譯者考慮了目的語的宗教文化來傳達原文的信息要旨。新聞翻譯中涉及到一些文化負載詞的處理,譯者需考慮到文化失衡因素,既要再現源語言信息,又要讓英語受眾理解原文,從而譯者需要靈活變通翻譯策略。

綜上所述,外宣新聞翻譯的文化雜合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社會文化、物質文化、生態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在五種文化意識形態下,對所選譯本的翻譯策略作了統計:

?

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歸化、異化這兩種翻譯策略在五種文化意識形態下均占一定的比例。進一步分析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在社會文化、物質文化、生態文化這三個方面均以異化策略為主,其所占比例分別為:44%,44% 和12%,這種策略的選擇有效地捍衛了弱勢文化,抵制了強勢文化。而在語言文化、宗教文化這兩個方面上歸化策略占有較大比例,這策略消除目的語讀者理解上的障礙,緩解了兩種文化的沖突。外宣新聞翻譯中,沒有絕對的歸化也沒有絕對的異化。兩者是相互對立、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

在后殖民翻譯理論的背景下,外宣新聞翻譯中的文化雜合現象反映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沖突,歸化策略和異化策略的選擇,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的交鋒。文化的“雜合化”顛覆殖民文化的霸權地位,改寫中國傳統文化被外化,被邊緣化的局面;文化的“雜合化”保留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推進了文化的全球化。

[1]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2]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112.

[3]樂黛云.多元文化發展中的兩種危險及文學理論的未來[A].多邊文化研究(第一卷)[C].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4]王東風.翻譯研究的后殖民視角[J].中國翻譯,2003,(4):7.

[5]韓子滿.文學翻譯雜合研究[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151.

[6]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9,(4):4.

[7]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廖晶,屠國元.文化翻譯·文化感知·文化創造力[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7):36.

[9]曾灝如.文化“雜合”與翻譯策略探析[J].學術論壇,2010,(3):285.

[10]James Deetz.In Small Things Forgotten:an Archaelogy of Early American Life[M].New York:Anchor,Doubleday,1996.35.

[11]張婭.從宗教文化視角論譯者的翻譯觀[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22.

猜你喜歡
后殖民雜合歸化
雜合肽Melitten-cathelicidin_BF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甘藍型油菜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統不育系材料選育中常見的育性分離及基因型判斷
歸化(雙語加油站)
全球化之下的少數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論淺探
后殖民解讀與性別研究的有機結合
——評《后殖民女性主義視閾中的馬琳·諾比斯·菲利普詩歌研究》
倫理視角下電影翻譯的歸化與異化
歸化翻譯與江西詩法——以《魯拜集》的三個七言絕句譯本為例
從翻譯到文化雜合——“譯創”理論的虛涵數意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義研究
雄激素可調節的腎臟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靶向雜合啟動子的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