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根吸收發生早期指征的動物實驗研究

2012-11-05 14:43譚國琴王艷青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2年3期
關鍵詞:牙周膜切牙指征

李 楠,譚國琴,王艷青,曹 軍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陜西西安 710032)

在正畸治療過程中,牙齒一旦發生牙根變短性吸收,往往會造成松動、早失等不可逆性后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醫生一般避免使用過大矯治力、減小牙齒移動過程的咬合干擾、避免超限矯治等,但有時仍會有不明原因的牙根變短吸收情況發生,因此常造成一些難以處理的醫患糾紛。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模擬臨床上最容易出現牙根吸收的情況,以過大矯治力壓低牙齒,制作出了牙根變短性吸收的動物模型。在模型上我們發現:當X線片上顯示牙根出現變短性吸收指征之前,發生吸收的牙齒大部分都有一個尖周稀疏聚集期。那么,這個尖周稀疏聚集期是否是牙根將要發生吸收的一個早期指征?為此,本研究在動物模型上動態觀察了尖周稀疏聚集期在牙根吸收發生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并對這一時期的尖周區組織形態變化進行初步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成年雄性雜種犬(第四軍醫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微螺釘自攻型正畸支抗種植體(寧波慈北醫療器械公司);單個結扎皮圈(3M公司,美國);正畸用測力計(天美齒科器材廠)。

1.2 牙根吸收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以12~24月齡,體質量12~15 kg,健康狀況良好,無牙周疾病的雄性雜種犬8只(實驗前由第四軍醫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以標準犬飼料喂養2周,并注射狂犬疫苗)作為實驗動物。過大矯治力壓低處理:在全麻狀態下,于兩鄰牙牙根間植入直徑1.5 mm,長10 mm的微螺釘自攻型正畸支抗種植體(圖1a);使用化學固化粘結材料(3M公司,美國)在切牙上粘結托槽,用0.02 mm結扎絲將單個結扎皮圈結扎在種植釘與托槽之間(圖1b),初始力值為350 g,每周加力1次(更換新的結扎皮圈),持續保持作用力在 350 ~300 g[1]。

圖1 牙根吸收動物模型牙齒加力方法

1.3 牙根吸收發生過程的動態觀察

實驗用犬5只。將2只犬的A區上頜切牙(各3個)、以及另外3只犬的全部上頜切牙(各6個)作為實驗組,進行過大矯治力壓低處理;2只犬的B區上頜切牙(各3個)、以及全部5只犬的下頜切牙(各6個)作為對照組不作處理。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進行為期8周的觀察,并于每周加力和更換結扎皮圈前由同一名操作者使用同一臺X線機拍攝1次X線片,觀察記錄以下情況:①實驗組和對照組牙齒是否有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出現的時間;②實驗組牙齒出現尖周稀疏聚集期后,繼續施加過大壓低矯治力,是否會有牙根變短性吸收情況出現。

1.4 牙根吸收發生早期尖周區組織形態學觀察

另選實驗用犬3只,每只犬的A區上頜切牙(各3個)作為實驗牙進行過大矯治力壓低處理;B區上頜切牙(各3個)作為對照組不作任何處理。于每周加力和更換結扎皮圈前拍一次X線片,當觀察到實驗組有尖周稀疏出現時,即處死動物,制作石蠟切片,進行HE染色,觀察尖周區的組織形態學變化。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檢驗水準 α =0.05。

2 結果

2.1 牙根吸收發生過程的動態觀察結果

2.1.1 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情況

加力后進行間隔期為1周的動態根尖片觀察,發現24個實驗牙在發生牙根變短性吸收之前,有21個牙齒有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圖2),約占實驗牙總數的87.5%,出現的時間一般在2周左右。而36個對照牙,均未發現有尖周稀疏聚集的情況,即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率為零,與實驗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0.05)(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情況比較()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情況比較()

組別 總牙數 出現尖周稀疏牙數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時間(周)尖周稀疏出現率(%)24 21 2.6 ±0.54 87.5對照組實驗組360-0

圖2 實驗組牙齒出現尖周稀疏情況

2.1.2 牙根變短性吸收出現情況

實驗組牙齒繼續給以持續性壓低重力作用,在8周觀察期內共有17個牙出現以根尖圓鈍為指征的變短性牙根吸收現象,其中15個有早期尖周稀疏聚集期,約占牙根吸收牙總數的88.2%;2個未觀察到有早期尖周疏聚集期,占牙根吸收牙總數的11.2%。經χ2檢驗,有早期尖周稀疏聚集期的牙在牙根吸收中的比例明顯高于無早期尖周稀疏聚集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有無尖周稀疏聚集期的牙在牙根吸收牙中所占百分比比較

2.2 牙根吸收發生早期尖周區組織形態學觀察結果

實驗組處于尖周稀疏聚集期的牙齒尖周組織切片,HE染色低倍鏡(40×)觀察可見,雖尖周區牙周膜結構、根尖形態基本完整,也未見明顯的牙根吸收出現,但根尖所對應的牙槽骨區域則出現明顯的骨吸收現象,局部區域呈空泡、脂肪樣變性(圖3a1)。而對照組中則未見尖周區牙槽骨有明顯吸收的情況(圖3b2)。高倍鏡(400×)觀察可見實驗組牙周膜內的細胞成分較對照組明顯增多,但尚未見有破骨細胞出現(圖3a2、b2)。

圖3 處于尖周稀疏聚集期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牙根區域HE染色觀察

3 討論

約一個世紀以前,Ketcham[2]即用X線檢查觀察到了正畸牙在移動過程中有牙根吸收情況的發生,常影響正畸治療效果、甚至阻礙治療的進行。此后,大量臨床實踐和相關研究[3-5]均發現:如果對牙齒施加過大的矯治力,則會造成局部牙周膜間隙內組織的壓力過大,常常會有牙根吸收的情況發生。本研究模擬臨床上最易造成牙根吸收的情況,以過大矯治力壓低犬上頜切牙,制作牙根吸收動物模型。在模型上動態觀察牙根吸收發生進程,發現其中大部分牙齒(87.5%)在持續加力2周左右,即出現尖周稀疏聚集的情況;而處于非加力作用狀態的對照組均未出現此情況。這一結果說明:出現尖周稀疏是持續性壓低重力作用的結果。而這些出現尖周稀疏的牙齒,在持續性壓低重力繼續作用下,約有71.4%逐漸出現牙根吸收情況,約占牙根吸收牙的88.2%。提示尖周稀疏聚集期的出現可能是牙根吸收發生的起始期,一旦在加力過程中有尖周稀疏出現,那么繼續下去就可能有牙根吸收情況出現。組織學觀察結果顯示:有尖周稀疏聚集期牙的根尖區牙周膜結構、根尖形態雖基本完整,也未見明顯的牙根吸收出現,但其根尖所對應的牙槽骨區域有明顯骨吸收現象,局部呈空泡、脂肪樣變性,提示牙根吸收發生早期的尖周稀疏是根尖區牙槽骨發生吸收的影像學指征。同時還發現:這一時期牙周膜內細胞成分明顯增多,但尚未見有明顯的破骨細胞出現,提示這一時期牙周膜內的細胞增生、反應活躍,而這些細胞的增生與后期牙根吸收發生的關系則需進一步研究分析。

雖然本研究在動物模型上觀察到牙根吸收的牙齒大部分都有尖周稀疏聚集期,但在臨床正畸治療過程中,并未見相關報道。其原因可能是:①與臨床上觀察到有牙根吸收出現的時機較晚有關。臨床上固定矯治器復診周期一般為4~6周,這期間可能錯過發現牙根吸收早期指征——尖周稀疏聚集期。另外,牙根吸收發生的病因機制尚不明確,盡管有一些研究[6-7]表明矯治作用力過大、矯治作用時間過長容易引起牙根吸收,但是也有研究表明[8-9]牙根吸收的出現并不與矯治作用的時間相關,這與臨床觀察到的情況也是一致的。有些病人矯治時間可能很長(4~5年),但是并未見有明顯的牙根吸收情況出現;而一些病人矯治時間可能較短(2年左右),矯治過程中也沒有明顯過度矯治力作用的情況,卻在矯治結束拍片觀察時發現了牙根吸收的情況。有研究者[10-11]認為牙根吸收的發生可能與遺傳、易感性等多因素的作用相關,因此臨床上常有輕力作用下牙根出現不明原因吸收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牙根吸收具有潛行性,病人往往沒有疼痛、松動等癥狀,臨床醫生也就很難在早期進行拍片觀察,這可能是目前臨床上觀察不到牙根吸收的早期有尖周稀疏出現的一個原因;②雖然有尖周稀疏出現的牙齒,出現根尖吸收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能排除部分不出現尖周稀疏的牙齒也有牙根吸收出現的可能性。本研究中有3個實驗牙無尖周稀疏聚集期出現,但其中2個牙在持續性重力的作用下,仍有牙根吸收情況的出現,這與上述臨床中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一致的。

本結果提示:尖周稀疏聚集期的出現很可能是牙根吸收發生的起始期、可能是出現牙根吸收的早期指征之一。這就警示我們,對于易于發生牙根吸收的牙齒(家族性牙根吸收傾向、牙槽骨有吸收等)和一些加力后出現疼痛等情況的牙齒,要注意進行拍片檢查,如發現尖周稀疏聚集的情況,要采取適當措施,阻斷牙根吸收發生。而本研究中對這一時期的組織形態學研究結果也提示,如在這一時期采取適當措施,可阻斷牙根吸收的發生,因為這一時期根尖形態是完整的,僅是尖周區牙槽骨發生了吸收,這種牙槽骨的吸收具有可逆性,而牙根一旦發生吸收則是不可逆的。

[1]胡煒.彈力鏈彈力衰減研究[J].口腔正畸學,1997,4(3):108-109.

[2]Ketcham AH.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n investigation of apicalroot resorption of vital permanent teeth[J].Int J Orthod,1927,13:97-127.

[3]Brudvik P,Rygh P.The initial phase of orthodontic root resorption incident to local compression of the periodontal ligament[J].Eur J Orthod,1993,15(4):249 -263.

[4]Brudvik P,Rygh P.Multi-nucleated cells remove the main hyalinized tissue and start resorption of adjacent root surfaces[J].Eur J Orthod,1994,16(4):265 -273.

[5]Brudvik P,Rygh P.Root resorption beneath the main hyalinized zone[J].Eur J Orthod,1994,16(4):249 -263.

[6]Kurol J,Owman-Moll P,Lundgren D.Time-related root resorp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led continuous orthodontic force[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6,110(3):303 -310.

[7]Kharhanda OP,Chan EK,Srivichamku1 P,et al.Root resorp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lterations in physical properties,mineral contents and resorption craters in human premolars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light and heavy controlled orthodontic force[J].Orthod Craniofac Res,2004,7(2):79 -97.

[8]Freitas MR,Beltrao RT,Janson G.Evaluation of root resorption after open bite treatment with and without extraction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2:143.e15 -143.e22.

[9]李春雷,李長霞,朱雙林.正畸治療中不同治療時問對牙根吸收影響的臨床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2004,20(3):271-273

[10]Davidovitch Z,Krishnan V.Role of basic biological sciences in clinical orthodontics:a case serie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9,135(2):222 -231.

[11]Al—Qawasmi RA,Hartsfie1d JK Jr,Everett ET,et al.Root resorption associated with orthodontic force in inbred mice:genetic contributions[J].Eur J Orthod,2006,28(1):13 -19.

猜你喜歡
牙周膜切牙指征
上頜前牙區牙齒美學研究進展
骨性Ⅱ類均角成年患者上頜中切牙與切牙管位置關系的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研究*
切牙管與上頜中切牙位置關系的定量研究
牙周膜干細胞BMP-2-PSH復合膜修復新西蘭兔牙槽骨缺損
Ⅰ型膠原酶對人牙周膜膠原蛋白構象影響的拉曼光譜研究
維生素C對牙周膜干細胞中HDAC1和HDAC6表達的影響
38例切牙管囊腫的X線三維影像學分析
剖宮產指征及剖宮產率影響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宮產臨床分析和研究
我院近5年剖宮產率及指征的變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