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2012-12-29 03:15盧又寧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雜志 2012年19期
關鍵詞: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課標

盧又寧

【摘 要】高中課程改革,已成必然之勢。將新課改與心理健康教育特點結合起來,打破學科本位,加強學科滲透,大力推進心理教育,為新課標的實施、深化起到鋪石墊路的作用?!靶睦斫】到逃趯W科教學中滲透”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和明顯的實踐效果。本文主要論述教師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教學、提高學生“情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等問題。

【關鍵詞】新課標;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

1. 新課標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的理論依據在新課標中,從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到具體目標,從課程結構到課程實施與評價,幾乎都能在教育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的各個理論中找到依據,可見兩者結合的必然性。新課標的大綱,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很多都可以在心理學,尤其是在智力心理和學習心理學中的理論找到淵源和根據,我國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心理學的一些理論是一脈相承的,作為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之一的“智能多元論”,正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早在八十年代提出來的心理智能觀,他以生物學為基礎,科學地將心理中最復雜的因素-智能分為八大類,較為客觀地吻合了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并強調,每種智能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得到發展和提高的,為教育要開發學生的智能提供了心理理論依據。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從過去注重的學習結果轉向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加涅提出的 “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正是非常強調這一點。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索學習法”,也正是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的“發現法”。新課標中注重的課堂組織設計,也符合心理學教授奧蘇貝爾 “先行組織者策略”的理論。高中教育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的內容構成一個統一體,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但不能互相替代。學校教育以德育為首,體育為本,智育、美育和勞育以培養學生文化素質、審美素質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服從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具體包括:引導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各育之中,與學科教育教學并行不悖,目標統一。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2.1 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師也有心理問題。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的人格和心理問題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學科教學能力低下所帶來的影響更壞。教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保健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關鍵從自我做起。自覺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終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

2.2 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以態度影響態度、以知識豐富知識、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熏陶情感、以健康促進健康”實現教育的目的。

(1)引導學生立志成才。首先要求學生從高一開始作出目標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虛、迷惘狀態,出現心理偏差。具體由“導師”研究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個性特征預測學生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長、優缺點和亮點,建立自信;引導學生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確立人生目標,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制定周密的遠期和近期學習計劃,并為實現目標全力以赴。

(2)改善校園育人環境。心理活動和心理健康受環境影響和意志支配,環境育人的道理是顯然的。學校的育人環境包括校園物質環境(硬環境)和校園精神環。

(3)立足課堂教學“以情育人” 。課堂作為專門育人的教學環境,讓師生通過情感交流、傳承文明、探索新知,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的人格、影響學生的情感、思維、行為、習慣以及個性。①營造安全心理空間。課堂教學要突出“知識導學”和“情感導學”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點,以消除學生的不良學習心理。②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課堂導學首先要導興趣:一要挖掘趣味性教學內容。二要運用幽默式教學藝術。③培養學生情感。學科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離不開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因素,潛藏于教學環境、教材內容和教學方式之中。學科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從學科知識中得到情感源泉,還可以從教師身上汲取情感力量。發揮學科優勢。理科教學以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美熏陶學生,培養學生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以及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獻身科學的崇高精神。文科知識蘊藏更豐富的情感財富,尤其是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為學生開發心靈”、熏陶人格和感化學生個性。政治、法制、哲學教育讓學生識別真、善、美,摒棄假、丑、惡,增強明辨是非能力。

(4)加強課后輔導增進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也要融入課后輔導之中,鞏固積極的學習心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高一是學習知識的銜接期,也是心態發展的過渡期??迫谓處熓紫纫獛椭鷮W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責任感,引導學生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高一階段,著重訓練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上養成“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利用教科書和工具書自主學習”的習慣,生活上要養成“尊師守紀、言行文明、愛護公物、整理內務、講究衛生、合理膳食、按時作息”的良好行為。學生在高一養成良好習慣,培養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培養自覺認真、善思好學、合作探究、銳意進取的心理品質,有利于端正生活和學習態度,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礎,為高二、高三的更優發展鋪平道路,對于今后的求知、做人、做事都將終身受益。

3. 實踐體會與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不同于專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也不同于專項教育拘謹于內容和形式固定,它具有自由性和隨意性。只要教師有健康意識、正視學生的心理問題,了解造成學生心理缺陷的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科學知識武裝頭腦、汲取前人的精神財富充實心理世界,幫助學生正確地了解自我、容納他人、融入集體、適應環境、做一個健康樂學的人——目的也就達成了。實踐證明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猜你喜歡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課標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初中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探索與實踐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學科滲透的策略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利用數學素材滲透生命教育的嘗試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