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質學學科發展的總結性論著——評《中國地質學學科史》

2013-02-01 17:57萬力
中國地質教育 2013年2期
關鍵詞:學科科學發展

書評

中國地質學學科發展的總結性論著——評《中國地質學學科史》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國地質學會編著,2010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質學學科史》一書,以獨特的視角總覽我國地質學的發展過程,從史前時期人類最初對自然界的認識,及由此演進出現的我國獨具特色的古代地學思想的發展,至近代地質學在中國的孕育、初創、發展的過程,從學科發展史的角度進行了系統的記述和理性的探討。

中國科協于2008年啟動了學科史研究試點,《中國地質學學科史》是首批啟動的4個研究課題之一。中國地質學學科史的研究成果到目前為止,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中國地質學學科發展歷史的著作尚為鮮有??梢哉f,《中國地質學學科史》一書是總結中國地質學學科發展的開篇之作。該書得到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李廷棟、肖序常、沈其韓、趙鵬大、莫宣學、翟裕生、戴金星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康玉柱等地質界著名學者的指導,以及曲興元、汪前進、楊光榮、孟憲來、籍傳茂等專家的精心審閱和修改,王鴻禎院士在審閱書稿后特為本書題詞。

中國地質科學的產生及發展是與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系的。19世紀下半葉,伴隨著“西學東漸”,地質科學傳入我國,中國近代地質學開始孕育。雖然幾千年的中國古代社會積累和留存了先民、先哲對自然界物質現象的觀察、記錄和思辨認識,但以科學的認識、方法觀察分析自然界,在中國尚未出現。

自1861年至19世紀末葉,洋務運動的出現,為中國早期的工業化進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中國近代礦業隨之出現。與此同時,清政府派遣留學生出國,有識之士編譯西方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再加之早期外國學者在中國進行地質考察,這些,為中國近代地質科學的引進創造了條件。

從20世紀初葉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0余年,中國地質學在篳路藍縷中走過,在不足300人的地質工作者的努力下,從無到有,開拓發展,在地質調查、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對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諸如“北京猿人”的發現,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和黃汲清“多旋回”理論的提出,李四光《中國地質學》在國外的出版等。由此創造了中國地質學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標志著中國地質學的學科體系初步形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地質工作因其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而受到高度重視。1952年成立地質部并相應成立了各類研究機構,形成了地質勘查,科學研究,地質教育三位一體的戰略格局。從1949年至1978年近30年的時間,這種三位一體的建設方針,推動了中國地質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地質學學科體系。

自1978年以來的30多年中,借改革開放的春風,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中國地質科學進入了大發展時期,地質學學科領域在不斷拓展與深化。各分支學科研究的深入和各分支學科之間的交叉碰撞,以及與地質相關學科間的交叉碰撞,原有的分支學科不斷深化,新的分支學科不端涌現,正在形成更為宏觀的地球系統科學。為探索地球的奧秘,解決當代世界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營造人類的美好前景。

《中國地質學學科史》一書對中國近代地質科學誕生以來的歷史進行了分期,并認真分析總結了不同階段中國地質科學發展的社會因素,學科發展變化的時代特征,系統地論述了中國地質科學發展的過程,并對這一過程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和評價。該書在系統描述中國地質科學學科發展的同時,還對中國古代地學思想形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見該書第一章),中國近代地質科學出現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見該書第二章)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得出了有說服力的結論。

此前,有關我國地質科學史的專著多系地質科學研究者的個人專著,且多是對中國地質科學發展過程中某一時期有關地質事業史、地質科學研究、地質科學史研究的歸納、總結,或多或少地存在資料不足和受特定歷史階段限制的問題?!吨袊刭|學學科史》一書的出版,彌補了這兩方面的不足。

《中國地質學學科史》梳理了中國地質科學在國際地質學界產生的諸多有影響力的成果,標志著中國地質學研究對國際地質學領域的新貢獻,標志著中國地質科學已從引進吸收,開始步入學術創新的道路,并不斷匯入國際地質學的知識殿堂。主要包括:(1)在地層學方面,按15個斷代的《中國地層典》于1999年全部出版;(2)古生物領域生命演化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大放異彩;(3)青藏高原及大陸動力學研究成為國際地學界的熱點;(4)藍色國土調查和研究大規模展開,近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我國重要的油氣資源基地之一;(5)在全球變化研究方面,我國特有的黃土—古土壤系列成為研究全球變化的三大支柱之一;(6)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地質、數學地質、地震地質、地熱地質等新興學科加快發展;(7)我國開展的大陸科學鉆探、大洋鉆探和南北極地的地質學研究,以及“嫦娥工程”——探索月球地質等大科學工程的實施,表明中國地質科學已迎來蓬勃發展的階段。這些成就還沒有反映當代中國地質科學的全貌,但是在地球生命起源、全球變化、巖石圈與大陸動力學等前沿科學領域有了中國印記的高水平的學術成果是毋庸置疑的。我國地質學者在國際地科聯合各專業學會、協會中擔任領導和重要職務的越來越多。

總之,該書以其豐富翔實的文獻資料,用不多的文字概述了中國地質學學科發展的歷史,是21世紀初葉中國地質學科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值得一讀。

(萬力,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

猜你喜歡
學科科學發展
【學科新書導覽】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超學科”來啦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科學拔牙
借問學科哪家強?盡言洄服有良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