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生態文明觀對生態中心主義的超越

2013-02-15 16:58陳彩棉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

陳彩棉

(福建泉州市委黨校 哲學教研室,福建 泉州 362000)

生態中心主義是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在反思人與自然之尖銳沖突中產生的一種綠色思潮,其代表人物及其學說主要有:美國學者奧爾多·利奧波德的“大地倫理學”;霍爾姆斯·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挪威學者阿倫·奈斯等人的“深生態學”。在很大程度上,生態文明觀也是我們黨為了應對并緩解人與自然關系惡化而提出,但由于對環境問題進行思考的理論旨趣和致思路徑不同,它提出了與生態中心主義迥異的觀點與主張。在價值觀、工具論以及倫理學三重維度上,生態文明觀都實現了對生態中心主義的超越。本文擬就這些超越進行簡要探析,以加深人們對生態中心主義的認識,并增強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一、價值論意義上的超越

在環境倫理學中,在大自然中是否存在中心以及何為中心的問題上,主要存在著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兩派相互對立的觀點。一派是人類中心主義,強調人類是自然萬物的中心之所在。與之相對另一派是生態中心主義。其中自然價值論者明確地對人之自然中心地位予以否認。正如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所言: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自然是一個由沒有等級差別的不同器官構成的機能性整體,其中不存在一個絕對的中心;人類在生態群落中沒有什么特權,只是自然有機整體中平等而普通的一個成員,其超越于“非人”的各種能力既不能成就其“處于環境的中心形象”,也不應成為其野蠻統治其他事物并掠奪自然的理由。[1]240以阿倫·奈斯為代表的深生態學者提出了與此類似的觀點:生物圈乃至整個宇宙是一個呈現為“無縫之網”的生態系統,其中的一切事物都處于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之中,人類和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樣都不過是這一“生態之網”上的一個“節”,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不在自然之外,更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2]28更有甚者,大地倫理學者不僅否認人類之自然中心地位,而且還旗幟鮮明地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在他們看來,當前日趨嚴重的環境破壞與生態危機,終極根源正在于人類中心主義的過分張揚;出于這一認識,為了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張關系,他們主張摒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及其實踐,代之以更為整體的非人類中心主義的方法,進而走入非人類中心主義;他們同時強調,堅持非人類中心主義,關鍵與重點在于人類改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和地位,“從他是大地——社會的征服者,轉變為他是其中的普通一員和公民。這意味著人類應當尊重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樣的態度尊重大地社會?!盵3]241

顯而易見,盡管各種生態中心主義流派都主張大自然中不存在一個中心,但透過它們對自然尊重的強調,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在實質上無疑是將自然置于了價值中心地位。在這一意義上,我們稱之為生態(價值)中心主義,簡稱生態中心主義。它們的論證邏輯是:因為人類中心主義導致了生態危機,因而就應該擯棄人類中心主義,而采取與之相對的生態中心主義。

在這里我們不難看出,生態中心主義的觀點是極端錯誤的。這是因為,正如戴維·佩珀所言:“人類不是一種污染物質,也不犯有傲慢、挑釁、過分競爭的罪行或其他暴行。而且,如果他們這樣行動的話,并不是由于無法改變的遺傳物質或者像在原罪中的腐?。含F行的經濟制度是更加可能的原因?!盵4]354-355換言之,人并非天生就對大自然有害,而是特定的社會制度、社會關系使然??梢?,生態中心主義是反對錯了對象,生態中心主義從錯誤的論證邏輯出發,所得出的觀點更是站不住腳的。如果不是把人放在中心地位,而是把自然看作是人的主人,那無疑會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顛倒和神秘化。事實上,人類不可能不是人類中心論的,因為人類只能從自己意識的角度去觀察自然;而且對自然環境以及生態平衡的界定并沒有客觀標準,而是依從人類自身的需要、愉悅和愿望等主觀尺度而做出的,因而明顯是專屬人類的行為。

當然,我們在這里所贊成的人類中心主義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人類中心主義,而是一種現代意義上的長期的、集體的人類中心主義,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中心主義。事實上,我們黨所倡導的生態文明觀正是這樣的一種人類中心主義。一方面,生態文明觀是全人類中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對人的終極價值關懷相一致,生態文明觀之所以倡導生態文明建設,是因為它“關系人民福祉”,能夠“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尤為值得強調的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旨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而且還著力于“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梢?,我們黨所倡導的的生態文明觀是真正以全人類為價值中心的。另一方面,生態文明觀意在真正實現人類的價值中心地位。毋庸贅言,要想實現人之價值,必須首先得活著;而人要想活著,就必須使作為“人之無機身體”[5]45,第1卷及其“賴以生長的基礎”[5]222,第4卷的生態自然的健康持存。有鑒于此,我們黨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梢?,生態文明觀不僅堅持人類的價值中心地位,而且還強調應尊重、順應并保護自然。事實上,正是由于其尊重、順應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對人(類)之價值中心地位的確認,生態文明觀對人類中心主義實現了價值觀意義上的超越。

二、工具論意義上的超越

在生態中心主義者看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倫理道德觀念也必然會不斷擴展;而“一種倫理學,只有當它對動物、植物、大地和生態系統給予了某種恰當的尊重時,它才是完整的?!盵6]6他們據此斷言,傳統的倫理學是一種不完備的、偏狹的倫理學;因為在這種倫理學的視野中,只有人才具有道德權利,才是道德關懷的惟一對象,除人類以外的一切都沒有被賦予主體資格,都被排除在道德關懷之外。他們進而認為,正是在這種有著極度偏狹性與偏執性的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的支配下,人類才傾向于對大自然進行粗暴奴役和無情破壞,進而導致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以及生態危機現象的發生。出于這一認識,生態中心主義主張,要緩解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緊張,就必須對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進行改造。其改造方案是:必須突破對人的倫理偏愛,拓展倫理道德關懷的閾限和范圍,以使一切非人類生物都能納入倫理關懷的體系范圍中,把道德關懷的界限和道德義務的范圍擴展到人之外的所有存在物——尤其是生物——上去,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倫理關系”,承認各種非人生物物種的“道德權利”。這就是說,不僅要對人類講道德,而且還要對非人類生物講道德;惟其如此,才能為人類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提供確定基礎和內在動力。[7]他們強調,尤其是在當前人與自然之沖突不斷彰顯的狀況下,人類更應該把倫理共同體的范圍擴及土壤、水、植物和動物,從大地的支配者變為大地共同體中的平等一員。[8]209

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論生態中心主義對傳統倫理學的指責是否妥當,單就其將倫理學改造指認為緩解人與自然緊張關系的有效途徑而言,則是極為荒謬的。這是因為,根據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的特定社會的倫理道德是其社會政治上層建筑的體現與反映;而一定社會的上層建筑又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因而,要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張關系,單靠倫理學改造是遠遠不夠的;而只有溯及特定倫理觀得以產生的“……特定歷史階段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我們才能夠為拯救地球而進行的真正意義上的道德革命尋找充分的共同基礎?!盵9]43

可見,要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不僅要形成確當的生態倫理觀,而且還必須將這種倫理觀的形成置于對自然予以倫理尊重的現實實踐中。對于資本主義而言,正如生態馬克思主義所指出的,要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張關系,就必須改變資本主義“不增長就死亡”的生產方式、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的“異化消費”等對“環境不友好”的特質。[4]134對我們的論題而言尤為重要的是,對已實現了社會制度根本變革的社會主義中國而言,要緩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就必須象生態文明觀所要求的那樣,“……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辈⒃谶@一現實實踐中,使得“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10]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在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實現問題上,生態文明觀不僅強調生態文明理念的確立,而且還強調要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的形成有利于保護生態的生產方式,從而構成了對生態中心主義的超越。

三、社會學意義上的超越

在其原初的意義上,倫理學作為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學說,有著鮮明的社會維度。因而,生態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學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倫理學。因為它所調整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對我們的論題而言尤為重要的是,生態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學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倫理學所應具有的社會維度,它所強調的不過是個體道德修養的提升和踐行。在羅爾斯頓看來,要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就必須提高個體的道德修養并培養尊重自然的意識;這就是要求個體進化出一種能與自利主義同時并存的利他主義傾向,進化出一種不僅指向其物種、而且還指向生存于生態共同體中的其他物種的“惻隱之心”。[4]26生態學更是明確地將其希冀寄托于個體意識的轉變之上。在他們看來,個體意識的轉變是個人的和文化的雙重轉變,是個體從個人和文化的角度轉變自己,從而進行“自我實現”或“自我認同”。他們同時強調,“自我實現”的過程的關鍵與核心在于自我省悟,借以將自己理解為更大整體的一部分,并自覺地在道德情感上與其他非人類生命甘苦與共。[1]253可見,生態中心主義——尤其是深生態學——將生態環境改善的希望寄托于每個個體態度、價值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因而所予以建立的不過是個人道德,遠非真正意義上的具有社會維度的倫理。

分析至此,我們不難看出,生態中心主義不僅將緩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的希望寄托于倫理學改造,而且所予以改造的還是個體意義上的倫理學,因而這一方案是遠不能奏效的。與之相對,生態文明觀不僅將這一希望置于生產方式的變革之上,而且還強調人與人關系的和諧。這是因為,作為其倡導者的中國共產黨人充分認識到:“為了進行生產,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能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才會有生產?!盵5]344第1卷這就是說,要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就必須首先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由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盵11]344鑒于此,為了實現科學發展所要求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就必須“……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12]

可見,生態文明觀不僅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而且尤其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不僅有著生態的維度,同時還涵括社會的維度。在這一意義上,生態文明觀構成了對生態中心主義的超越。

綜上所述,生態中心主義主要側重于從倫理價值批判層面對環境問題進行思考,并把解決環境問題的良方寄托于借由人的主體地位的消解來拓展生態倫理,以及個體道德修養的提升,由此顯現出實踐立場的偏失和社會批判視野的空場。與之相對,生態文明觀則更強調從社會現實層面對環境問題展開分析,把表現為人與自然的對抗和沖突的環境問題歸結于一個社會問題,并主張借由人與自然關系的改善來緩解人與自然的關系緊張,由此不僅獲得了更為寬廣的理論視界,而且還直擊導致環境問題現實層面,從而全面超越了生態中心主義。

[1]戴斯·賈丁斯.環境倫理學[M].林官民,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雷毅.深層生態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AIDO LEOPOLD.A Sand County Almanac[M].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1966:241.

[4]戴維·佩珀.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M].劉穎,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5]馬克思思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JOHN BELLAMY FOSTER.A New War on the Planet[J].monthly review,2008(6).

[7]王云霞,楊慶峰.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困境與出路[J].南開大學學報,2009,(4).

[8]奧爾多·利奧波德.沙鄉年鑒[M].侯文惠,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9]約翰·貝拉米·福斯特.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M].耿建新,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10]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16(1).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9(1).

猜你喜歡
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
超越霸權中心主義——主權平等的第三世界歷史經驗
“非人類紀”的星際藝術及宇宙媒介——答林萬山
實踐音樂教育哲學中的倫理學意蘊探析
上海首家“非人類”餐廳
“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無錫召開
論馬克思倫理學革命的三重意蘊
習近平外交思想對“西方中心主義”的回應與超越探析
環境哲學視域下的人類中心主義辨析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論當代不分類屬的本體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