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一輪復習綜合測試題尹高兵

2013-03-27 08:24高建國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年12期
關鍵詞:材料

高建國

一、 選擇題

1. 《荀子·儒效》中記載:“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背)周也。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貪焉。殺管叔,虛殷國,而天下不稱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蛱煜轮?,遂文、武之業,明枝主之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睂Σ牧戏从车奈髦艿男畔⒗斫獠徽_的是( )

A. 贊揚周公輔佐成王時處事得當,深得人心

B. 西周實行分封制,以王族為主

C. 西周實行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

D. 周公曾經一度奪取了周王的權力

2. 唐朝李百藥《北齊書》記載:“又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熟鐵),數宿則成剛(鋼)。以柔鐵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斬甲過三十札(甲胄上的鐵片)?!边@項技術最早出現于( )

A. 春秋時期 B. 西漢

C. 南北朝 D. 北宋

3. 蔣以化《西臺漫記》記載:“(蘇州)市民罔(無)籍田業,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每晨起,小戶數百人,嗷嗷相聚玄廟口,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饔飧(做飯菜)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空腹),兩者相資為生久矣?!辈牧蠌谋举|反映了( )

A. 重農抑商政策已破產

B. 出現了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

C. 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出現

D. 蘇州工商業的高度發展達到頂峰

4. 梁啟超在《歐游心影錄》里號召東方青年為了“人類全體的幸?!闭褡髌饋怼叭コ瑩堋薄按蠛Π赌沁叀薄俺钪镔|文明破產”而“哀哀欲絕地喊救命”的“好幾萬萬人”。表明他由傳統文化的掘墓人而變為守墓人。導致梁啟超文化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B. 一戰給歐洲帶來巨大災難

C.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無比的優越性

D. 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

5. 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國歷史的社會政治形態發展可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這三大階段……從帝制轉民治則發生于鴉片戰爭之后,吾儕及身而見之中國近現代史之階段也?!艘晦D型至少需至下一世紀之中期?!毕铝胁环线@一歷史時期轉型信息的是( )

A. 從封建專制到資產階級政治再到新民主主義政治

B. 轉型中的障礙是本國封建勢力與外國殖民主義勢力

C. 在這一轉型時期為實現民治的目標資產階級起了主要領導作用

D. 民治的目標始終與獨立、統一和富強的目標相伴隨

6. 2012年7月12日國務院公布《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啊幍?020年……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化民用航空體系?!蔽覈娇帐聵I的開始和民航事業拉開序幕的標志性事件是( )

①1909年馮如制成中國第一架飛機 ②1920年京津航線的開通 ③1949年中國民航達52條航線,航線長度達八萬千米 ④改革開放后,中國已成為民航大國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7. 2012年2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謝家麟,著名建筑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吳良鏞,同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2001年有一人曾獲此殊榮,他認為:“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中國?!彼牵?)

A. 錢學森 B. 袁隆平

C. 詹天佑 D. 錢三強

8. 美國學者羅斯·特里爾在《毛澤東傳》中說:“他第一次把農民置于馬克思主義革命計劃的中心;他把帝國主義當做他所處時代的世界政治的關鍵,這甚至超過了列寧。這些就是他學說中的孿生支柱?!边@段話最有可能說的是( )

9.毛澤東說:“……是執行了正確路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軍隊在華北所創造的自建軍以來最大的局面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當然也有彭德懷的一份貢獻?!庇纱伺袛嗝珴蓶|所說的行動是( )

A. 召開洛川會議,開辟敵后戰場

B. 配合國民黨軍隊進行淞滬會戰

C. 進行百團大戰

D. 在敵后根據地發起局部反攻

10. 粟裕在某場戰役后曾作詞一首,內容如下:“作戰方針,攻城打援,首占開封。又俘區壽年,再創敵援;戰局過坳,敵轉防御。兗濟解放,徐海動搖,橫掃江淮在今朝。十月節,我大軍南揮,分割包抄。首殲碾莊伯韜,看徐雙甕鱉哪里逃。笑緯國東援,損兵徒勞;雙堆黃維,稱蔣嫡系,覆滅于后。杜氏將軍,傾巢突圍也難逃。時迫矣,滅蔣家王朝,就在今宵?!庇纱伺袛噙@場戰役是(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挺進大別山

11.閱讀下列有關近代中國境內工業統計資料(外國人辦的企業略),從表中我們獲得的有關中國經濟的正確信息是( )

A. 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征

B. 官辦和官商合辦經濟從此逐漸走向消亡

C. 民族資本在社會經濟中占據的份額增加

D. 甲午戰爭后外商企業放松壓迫,民族資本獲得迅速發展

12. 依據表格內容,針對當時中國的情況,我國采取相應的措施是( )

A. 進行三大改造

B. 發起“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C. 進行土地改革

D. 實行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

13. 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毛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奇跡;鄧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盡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生產率?!焙笠粋€“改變組織方式”是指( )

A.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 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 撤銷人民公社,建立村民委員會

D. 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

14. 2012年3月25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經過選舉梁振英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痘痉ā分兴N含的原則有( )

① 一國兩制 ② 港人治港 ③ 高度自治,保留軍隊 ④ 社會主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15. 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隆重開幕,胡錦濤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宣布中國政府支持非洲和平與發展、推進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舉措。下列表述歷史上和近現代中國與非洲關系有誤的是( )

A. 新中國與非洲在交往中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B. 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鄭和下西洋”的中非古代交往的高潮

C. 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離不開非洲國家的支持

D. 推進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的新舉措僅局限于軍事領域的合作

16. 有學者指出:由吉林梨樹農民創造的“海選”,同安徽小崗村農民創造的“土地承包制”一道,成為中國農村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大里程碑。下列有關“海選”說法正確的有( )

① “海選”、直接選舉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方向 ② 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國國情,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 ③ 基層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 ④ 新時期中國公民民主法制意識的普遍提升

A. 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 D. ③④

17. 201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以下對上海合作組織認識正確的有( )

① 由中國領導創立的全球性國際組織,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 它的成立標志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 ③ 體現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建設和平的周邊環境 ④ 該組織成員國的合作目前僅限于軍事、政治領域,尚未涉及經濟等其他領域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8. 黑格爾《歷史哲學》中說:“……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把他卷入無窮的依賴性里邊,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的圈子?!睆墓畔ED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

A. 古希臘民主政治的輝煌

B.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C. 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

D. 小國寡民、獨立自主的城邦制度

19. 羅榮渠教授說:“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沒有了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同時在舊大陸也很難出現像美利堅合眾國那樣的自由資本主義試驗場地。同樣,沒有把世界聯成整體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現推動否定舊傳統的思想解放運動?!迸c材料意思不符合的是( )

A. 地理大發現是人類社會現代化的起點,促進了世界文明的融合

B. 地理大發現導致那些被“發現”地區淪落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C. 英國工業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廣大殖民地對英國經濟發展所作的巨大貢獻

D. 地理大發現為后來的資產階級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奠定了基礎

20. 查爾斯·辛格的《技術史》認為:“20世紀前半期,創新的源泉發生了變化……創新的來源更為多樣,工業部門建立研究和開發機構,使尋求技術變化機會的拿薪俸的工程師、科學家階層的人數增加,而使個體發明家、小企業家人數減少,不過后者作為一種競爭性的創新仍然存在……隨著戰爭與技術創新的關系日益密切,技術創新不再只是一種商業活動(不過其目標往往是商業性質的),它同樣會發生于諸如醫療和戰爭之類種種非商業活動中?!备鶕牧戏治?,相對于18世紀中后期開始的技術創新,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 創新的形式由個體無序到集體無序

B. 科學技術發明同時并存于商業活動和非商業活動中

C. 個體發明家、小企業家的創新發明仍作為最主要的一種的創新機制

D. 科學技術發明的目的以非商業活動為主

21. 1932年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說:“……我不得不承認,由于某種原因,由于某種難以確切指出的東西,世界近兩年正在倒退。各國相互之間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進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穩定的和平邁進,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懼和威脅的態度?!睂Α澳撤N原因”理解錯誤的是( )

A. 發生具有偶然性和周期性

B. 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

C. 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D. 引發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減少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22. 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弊髡叩倪@一提醒為了防止( )

A. 人們的道德缺失

B. 工人運動的興起

C. 防止貧富差距的過大

D. 壟斷現象的出現

23. 金雁在《回望1917——俄國十月革命90年》中說:“當然布爾什維克也看到了這是反對沙皇當局最好的一個時機,所以當時的口號,‘誰控制了士兵,誰就卡住了沙皇的咽喉,當時列寧……提出的口號,就是‘變外戰為內戰、‘使本國戰敗?!庇纱伺袛鄬敃r列寧的口號變為現實的是( )

A. 二月革命

B. 列寧提出了《四月提綱》

C. 七月流血事件

D. 十月革命

24. 列寧說:“我們決不受莫名其妙地輕視商業的‘感情社會主義……的情緒的支配?!薄罢莆丈虡I,指導商業,把商業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是無產階級國家政權能夠做到的?!睘榇怂麑嵭辛耍?)

A. 新經濟政策

B.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 實現國家工業化

D. 農業集體化

25. 1832年,新法案實行不久,工人群眾的革命報刊《貧民衛報》載文揭露說:在世界所有已經提出的法案和陰謀中,輝格黨的法案是“最不開明、最暴虐、最可憎、最不光彩和最下流的?!?855年,馬克思憤怒地評價了這次改革:“在英國歷史上,恐怕沒有一個這樣強大的、看來似乎成功的人民運動得到這樣微不足道的結果?!睋牧吓袛嗾_的是( )

A. 這次改革推動了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進程

B. 這次改革對資產階級來說是一場騙局

C. 這次改革具有明顯的保守性

D. 這次改革為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政治發展提供了榜樣

26. 1946年2月22日,美國駐蘇聯代辦喬治·凱南給國務院發回的電報中說:“在那里,我們沒有投資要去捍衛,沒有確實存在的貿易會喪失,也幾乎沒有公民要去保護,更幾乎沒有文化交流要去維持。我們唯一同他們有利害關系的不是我們已有的東西,而是我們所希望的東西?!边@表明( )

① 美蘇不存在現實的矛盾沖突,而僅僅是存在著于“希望”中 ②美國力圖稱霸全球,這一野心表現在當時對中國的方針為“扶蔣反共” ③ 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 ④ 準確的揭示了美蘇“冷戰”的根源

A. ①②④ B. ②

C. ③④ D. ②③

27. 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發表就職演說:“我要削減政府的規模和影響,承認聯邦政府的權利與各州和人民所擁有的權利之間是有區別的。我們都必須牢記,是各州組成了聯邦政府,而決非是聯邦政府創造了各州……今后,我將建議撤除經濟發展和降低生產力的路障?!苯Y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判斷這一被稱之為“里根經濟學”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張是( )

A. 強化中央與地方的統一

B. 減少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

C. 肯定聯邦政府和各州人民的權利

D. 掃除州與州之間的障礙,促進經濟和生產力發展

28. “目前世界正經歷從經濟全球化向經濟國家化的轉變……但是由于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國家化矛盾的加劇,以及由此導致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全球化在經歷了20年之后,陷入自身的發展困境,經濟全球化正面臨倒退,走向經濟國家化的轉變?!币罁牧舷铝羞x項理解錯誤的是( )

A. 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國家化的矛盾,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發展

B. 要實現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須建立有效的全球政治治理模式

C.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面臨倒退,正向經濟國家化轉變

D. 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由于經濟全球化導致的

二、 非選擇題

29.中國的政治文明經歷了漫長曲折的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遺訓更具有威力。因為法自君出,皇帝欽定法律,皇權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對皇權約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開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無法無天,所謂“人亡政息”。

——史仲文《中國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有學者認為,近代史上中國曾經有三次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機遇,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時期;第二次是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三次是抗戰勝利后,但都與機遇擦身而過。

——笑蜀《歷史的先聲——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

材料三 下圖是某博物館陳列的新中國國徽設計的兩種方案。方案①以玉璧為主體,圖案中有國家名稱、紅色五星、金色齒輪、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進后的方案,保留了紅色五星、金色齒輪、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門圖案。

請回答:

(1) 依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特點。

(2) 據材料二(三次機遇任選一次)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近代中國失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機遇的原因。

(3) 天安門在中國具有重大的象征意義。結合20世紀以來的影響中國文明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談談你對方案②加入天安門圖案的理解。

30.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清政府限制國內商民出海貿易??滴醵辏?684年)開海貿易后,規定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各??诘摹吧堂袢说扔杏鲅筚Q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記姓名,取具保結,給發執照。將船身烙號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驗,準其出入貿易”,但是只“許令乘載五百石以下船只,往來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定例:“出洋貿易人民,三年之內,準其回籍,三年不歸,不準再回原籍?!鼻逭拗瞥隹谏唐返钠贩N和數量??滴跛氖吣辏?708年),“禁商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年)規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軍器概行禁止攜帶?!鼻《哪辏?759年),“禁絲觔販賣出洋”。其他如火藥、硝磺、鐵器、大黃、綢緞、茶葉、書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材料二 隨著世界市場的開拓,歐洲的經濟發展愈以加快。18世紀在英國開始了技術革新和產業重組的浪潮,工業革命由此展開。工業革命不僅在空間上逐漸擴散,而且波瀾起伏、連續不斷。工業革命造成了人類社會的大轉型,改變了整個世界。

——岳麓版《經濟成長歷程》第9課前言

材料三 二戰以后,為了爭奪市場,各國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組織參與經濟貿易集團控制市場;通過跨國公司打進他國市場;積極參與世界性統一市場內的競爭。

請回答:

(1) 根據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貿易政策及其表現。

(2) 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闡述世界市場與工業革命的相互關系。

(3) 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在三種方式中的具體措施。

(4) 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中國由拒絕市場到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閉關鎖國到全面融入世界市場的原因。

3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三晉以法家與游說之士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晉學術。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論,則以關東的齊魯三晉鄭衛周等地最為興盛。

——摘自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據張瀚《松窗夢語》載:“吳會、金陵,擅名文獻,刻本至多,巨軼類書,成薈萃焉。海內商賈所資,二方十七,閩中十三,燕、越弗與也。至薦紳博雅、勝士韻流,好古之稱藉藉海內,其藏蓄當甲諸方矣?!泵魅松虻路度f歷野獲編》載:“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樂,以其聰明寄之剩技,吳中縉紳,則留意聲律。又如案頭清玩、幾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為尚,尚古樸不尚雕鏤,寄物有雕鏤,亦皆商、周、秦、漢之式,海內僻遠皆效之?!?/p>

——摘自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

社會與社會生活》

請回答:

(1) 依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并指出這一現象在中國古代學術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

(2) 依據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文化現象的特點,并指出該文化現象的主要社會推動階層。

(3)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具有的社會轉型的共同特征。

3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世謂華盛頓創西國民主之局,非也?!v觀西國英雄,如法之拿破侖,英之格朗藝(即克倫威爾),其初皆起于民主黨,及功成名立,仍謀世襲,獨華盛頓堅拒諸將奉為皇帝世襲之請,異矣。

——宋恕《六字課齋津談》(1895年)

材料二 若華盛頓,若拿破侖,此地球人種所推尊為大豪杰者也,然一華盛頓、一拿破侖倡之,而無百千萬億兆華盛頓、拿破侖和之,一華盛頓何如?一拿破侖何如?

——鄒容《革命軍》(1903年)

請回答:

(1) 你認為材料一中的“世謂華盛頓創西國民主之局,非也”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指出宋恕所認為的華盛頓杰出之處。

(2) 宋恕、鄒容論述華盛頓的側重點分別是什么?綜上所述,華盛頓與拿破侖對本國歷史發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認為應該如何評價歷史人物?

<\\User5\本地磁盤 (e)\時代學習報\新高考\高三(地)11\245.tif>【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 D 2. C 3. B 4. B

5. C 6. D 7. B 8. C

9. C 10. B 11. C 12. D

13. A 14. B 15. D 16. C

17. B 18. D 19. C 20. B

21. D 22. B 23. A 24. A

25. C 26. B 27. B 28. D

二、 非選擇題

29. (1) 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的;是君主維護其統治的工具;皇權大于法律。

(2) 第一次:由于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帝國主義支持北洋軍閥政府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實行封建專制獨裁統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漸次遭到破壞。

第二次: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政府,實行一黨專政,民主政治難以繼續。

第三次: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堅持獨裁內戰的方針,撕毀政治協商決議,發動全面內戰,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徹底破滅。

(3) 1919年,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揭開五四運動的序幕,天安門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祥地;1949年,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在國徽中加入天安門圖案,是為了體現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30. (1)政策: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

表現:嚴格控制船只數量及其規模,對航行時間和戶籍進行限制,從武器到日常商品限制的種類越來越多。

(2) 關系:世界市場的開拓是工業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

工業革命迅速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聯系的加強,加速了世界市場的形成(或答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 措施: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組建跨國公司、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4) 原因:吸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實現了民族獨立,改革開放的推動,順應了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順應了全球化要求等。

31. (1)特點:具有多樣性和地域差異性。

歷史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地域風格;開創了中國文化“百家爭鳴”的先例;為中國古代治國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論依據。

(2) 文化現象特點:著書、刻(?。?、藏書之風(或崇尚學問學術之風或重視教育之風)盛行和注重休閑雅玩文化。

主要推動階層:城市工商業者和知識階層士大夫。

(3) 共同特征: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社會階級(階層)的出現。

32. (1) 正確。理由:此前已有古希臘的民主制度、近代英國的代議制(君主立憲制)。杰出之處:超越同時代的其他領袖人物拒絕稱帝反對世襲,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2) 側重點:宋恕側重于領袖個人的作用,鄒容則側重于民眾的作用。

共同作用:都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或都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評價: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看歷史人物是否引領時代潮流(推動社會進步);正確看待領袖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猜你喜歡
材料
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策略的實踐與探索
可愛的小烏龜
可愛的小瓢蟲
嘰咕樂挑戰
DIY手工風鈴
材料
如“黑洞”般神奇的超黑材料
搖搖鵝
章魚
熱鬧的小蜜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