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梁前期效果評價與后期效果控制

2013-03-31 20:54卜政滔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年5期
關鍵詞:效果圖橋梁主體

卜政滔

(桂林市市政綜合設計院,廣西桂林 541001)

0 前言

在橋梁建設過程中,業主都要求設計單位在進行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之前提供橋梁方案設計文件,橋梁方案設計文件中讓業主最為關注的是橋梁方案效果圖。業主都試圖通過橋梁仿真效果圖來預測成橋后的真實場景是否達到了自己的要求。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證明,絕大多數設計單位所提供的橋梁效果圖仿真程度極低(即效果失真),這對業主前期工作中的橋梁方案評價來講,已經喪失了效果圖應有的價值,即評價對象失真,評價結論不可靠。幾乎所有的業主現在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效果圖都是騙人的,效果圖做得再漂亮那也僅僅是效果圖,哄到項目才是真理?!边@就是我們橋梁方案仿真效果圖制作的現狀,真是令人悲哀!

在橋梁建設過程中,為什么業主對橋梁效果圖會形成這樣的印象呢?為此,有必要認真挖掘其原因。筆者相信,如果找到了業主產生這種印象的原因,也就等于找到了如何獲得一個優秀的橋梁方案效果圖的基本法則。

橋梁方案效果圖的評價工作實質上由兩個主體構成:其一,評價對象(效果圖);其二,評價主體(方案評審專家)。如果在方案評價過程中,推薦出來的是一個拙劣的方案,這就出現了方案評價工作失誤。就其原因,要么存在于評價對象本身(效果失真),要么存在于評價主體(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和原則),二者必居其一。

1 橋梁效果圖失真原因剖析

一個優秀的效果圖,首先應具備較高的仿真程度;一個失真的效果圖,無論其畫面表達得如何優美都是一個拙劣的創作。橋梁效果圖失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橋梁主體效果表現失真;其二,橋梁相關環境效果表現失真;其三,將上述兩點內容合成為一幅完整畫面時,出現構圖失真。

1.1 橋梁主體效果表現失真

橋梁主體效果表現失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橋梁建筑造勢過程中,忽視了對結構本身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客觀分析。例如,有很多參與競標的橋梁效果圖,其橋梁造型可謂是相當美觀,但是在結構設計上很難實現甚至有些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實現了,也將付出慘痛的經濟代價。

(2)橋梁本身的空間尺度表現失真。例如,一座80 m的三跨連續梁在視覺效果上和一座250 m的三跨連續梁具有相同的氣勢,造成這種失誤的原因就是在效果圖創作過程中,未能客觀的選擇空間尺度參照物。當然,在效果圖的移植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這種問題,有的設計人員將網上下載的效果圖或以前制作的效果圖隨隨便便的移植到一個新的項目中,由于效果圖中沒有尺寸標注,所以效果圖中有相當多的失真尺度很容易蒙蔽方案的評價主體,從而造成方案評價工作失誤。

(3)橋梁肌膚效果表現失真。橋梁的肌膚效果主要表現在飾材的顏色、反光度、表面肌理等。由于目前的3DMax軟件的功能相當強大,幾乎可以不受限制的創建各種材料,予以獲得所需要的最佳肌膚效果,其表現手法和效果已經遠遠的超越了現實材料的真實水平。因此,在效果圖制作過程中必須客觀把握飾材的色彩和表面肌理的真實屬性。為了消除肌膚效果失真的兩點建議:a.效果圖制作人應掌握豐富的建筑飾材語言,知道什么樣的效果匹配什么樣的飾材;b.在橋梁肌膚效果創作時,應選擇材料庫中的標準材質,并杜絕主觀修改材質屬性。

(4)橋梁細部效果表現失真。橋梁細部效果表達是否真實合理,體現了效果圖制作人對橋梁的基本構造方式和空間秩序是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例如,有的效果圖將連續梁的中間支點裝飾成連續剛構的效果,忽視了主梁與橋墩之間還設置有支座和墊石,效果圖上將主梁和橋墩裝飾成整體,在技術上是無法處理的;梁端與橋臺臺帽以及擋土板之間的關系表達模糊;橋梁翼緣端部的厚度表達不夠準確,一般翼板端部上要先澆注一條欄桿枕梁,然后才能種植欄桿,這些構造秩序都需要清楚而準確的表達。

1.2 橋梁相關環境效果表現失真

在探求橋梁相關環境效果表現失真的原因之前,需要預先明白以下幾點內容:

(1)何為橋梁的“相關環境”

橋梁的存在必以環境作為依托,橋梁若能與環境搭配和諧,將給人以心靈愉悅之感。我們認為凡是能夠對橋梁建筑效果產生影響的地形地貌、植被景觀和地表建筑物均應納入相關環境的范疇進行綜合分析。

(2)橋梁“相關環境”的分類

橋梁相關環境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現狀環境、人工環境、修正性環境或稱為復合環境。

a.現狀環境:如果現狀環境是一個均衡、和諧、穩定的環境,那么在我們進行橋梁建筑創作時,盡量不要破壞原有的環境,而是考慮如何使橋梁建筑很好的融入到這個現狀環境之中。橋梁所依托的、未作任何修正的相關環境稱為現狀環境。在現狀環境中進行橋梁創作時,應重點考慮橋梁建筑效果與環境的高度融合,效果圖表現時,應采用真實的現狀環境作為橋梁建筑創作的背景。

b.人工環境:對于新區開發以及老城區的改擴建項目,一般原有的現狀環境質量往往都是較差的,所以我們需要對橋梁所依托的相關環境進行重塑,這種經過人工重塑的相關環境稱為人工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處理好主體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相對更加容易,原因在于橋梁主體和相關環境都是重新構建的,橋梁造型和建筑風格事先可以任意假定,總可以找到與之匹配的一個和諧環境,即先創作主體,后匹配一個人工環境,這種創作方式要達到和諧相對容易。

c.修正性環境或稱為復合環境:對現狀環境中存在瑕疵的部分進行人工干預,將其改變成一個均衡、和諧、美觀的相關環境,這樣的環境我們稱為修正性環境或稱為復合環境。在這類環境中進行效果圖創作時,仍然需要尊重相關環境的真實性,只是對現狀環境中的某些瑕疵進行修改,進過修改的局部應在方案設計文件中有所交代,以便對下一個設計單位進行下一階段的設計提供依據和指導。

(3)橋梁相關環境的范圍認定

在對“相關環境”的定義時,其實已經回答了相關環境所涉及的范圍問題。相關環境的范圍不可能用具體的空間尺度來定量描述,凡是能夠對橋梁建筑效果產生影響的一切因素均可納入相關環境的研究范疇。例如,同濟大學橋梁院做過一座懸索橋的方案,其門式索塔的鏤空形狀與遠山山頂上的一座古塔外輪廓相同(采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二者之間的距離可謂很遠,但是高聳的索塔與遠山的古塔卻是相關的,二者之間一虛一實,交相呼應。

“相關環境”與“橋頭景觀環境”應加以區別,二者不是等同關系,而是包含關系。橋頭景觀環境幾乎都是需要重新構建的,原因在于橋梁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將對橋頭的原有環境產生破壞,所以橋頭景觀環境是需要重新構建的。但是,它和橋梁的相關環境不是一回事,橋頭景觀環境屬于相關環境的一個局部,很多效果圖在制作時,都誤將橋頭景觀環境作為了橋梁的相關環境考慮,這是不對的,局部環境效果是代表不了相關環境的宏觀效果的。

橋梁相關環境效果表現失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漠視現狀環境的存在,主觀構造了一個虛化的相關環境。忽視了對高質量現狀環境的利用,在項目進入實施階段時,優越的現狀環境是不可能重新構建的,也不可能按照效果圖中的形式去執行。所以,當我們真正的將橋梁建筑置于這個客觀存在的現狀環境中時,將極有可能產生主體與環境不協調的矛盾。到這個時候,一切皆以晚矣!

第二、對需要重新構建的人工環境,在進行效果圖制作時,制作人隨心所欲的虛構環境,漠視規劃的要求、漠視規劃對地塊屬性的要求。例如,某院創建的一座橋梁效果圖,在效果圖制作時漠視規劃對河床斷面的要求,將一個矩形的河床斷面擅自修改為梯形河床斷面并人為的增設了橋下親水步道。

第三、在效果圖制作時,主觀的修改相關環境中某些不可重塑的局部。

例如:橋下水體的顏色以及水面狀態;人為改變現狀環境的植被種類及其分布;人為主觀刪除現狀環境中某些不可拆遷的現狀建筑物等。

第四、在效果圖創作中確定視場大小時,未將相關環境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納入視場,甚至有的誤將橋頭景觀環境當做橋梁相關環境,以偏概全。

1.3 效果圖畫面構圖失真

將橋梁建筑揉入相關環境合成為一幅完整畫面時,出現構圖失真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幾點:

(1)在用數碼相機拍攝的現狀環境中創作橋梁建筑時,橋梁在現狀環境中的位置以及橋梁建筑物與現狀環境之間的比例關系失真。所以,在利用數碼相機拍攝橋位處現狀環境時,應準確的確定相機與橋位的距離、相機的拍攝高度、相機的拍攝角度以及相機鏡頭的拍攝焦距等相關參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橋梁建筑物與現狀環境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比例關系以及方位關系的真實。

(2)效果圖制作時,視點選擇不合理,選擇在視覺群體不可能到達的位置。也就是說,效果圖表現的效果是生活中視覺群體所無法看到的效果。我們承認在視點選擇時,要選擇一個最為理想的位置作為視點,但這個最理想的位置一定要是人們所能輕易到達的位置。

(3)影響效果圖宏觀視覺效果的三個主要技術參數失控。其三個主要技術參數分別為:

視點;視角(包括豎向視角和水平視角);視線長度(視距)。

下面將分別介紹這三個參數對構圖的影響:

a.視點選擇應理想而合理

觀看一幅場景的視點很多,從不同的視點觀看場景其視覺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構圖時應選擇一個最為理想但又合理的位置作為視點。視點選擇要求合理,其含義就是視點應選擇在視覺群體能夠到達的位置。

隨著視點向遠處移動,視距(視線長度)也將變大,在保持視角不變的情況下,進入視場的相關環境內容將會增加。

b.視角控制應理想而合理

視角包括兩個方向的角度。其一,豎直平面內視角的開口度;其二,水平平面內視角的開口度。

觀看一幅場景的視角很多,從不同的視角觀看場景其視覺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構圖時應選擇一個最為理想視角。在視距不變的情況下,視角開口度越大,進入視場的相關環境內容增加。

c.視線長度(視距)控制應理想而合理

短視距、小視角觀看場景時,能清晰看到橋梁的細部構造,橋梁占據了我們大部分視野甚至是全部視野(不能全視建筑),對視覺產生強烈的壓迫感,幾乎沒有橋梁相關環境進入視野。

視距適當、視角適當觀看場景時,既可以看到橋梁與環境的空間布局關系,又能感知橋梁的一些細部構造效果。所以,橋梁效果圖的制作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適當”這一程度的準確把握。

長視距、一般視角觀看場景時,能充分感覺到橋梁建筑所依托的相關環境效果,但橋梁細部構造效果已經無法感知。

2 方案評價主體工作失誤的可能原因剖析

方案評價主體在項目前期的方案評價過程中造成工作失誤的可能原因如下:

(1)方案評價主體本身未能很好的掌握建筑學基本理論及相關知識;

(2)方案評價主體本身對橋梁建筑美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欠缺;

(3)方案評價主體本身未從事過橋梁設計工作,對橋梁的結構構造尺寸和空間秩序并不是很了解,對橋梁方案效果圖制作過程中諸多不科學、不規范的做法很難識別;

(4)方案評價主體本身未掌握橋梁方案評價的基本原則以及評價效果圖優劣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講,評價主體自身缺少一套完整而系統的評價理論,在多數情況下都是跟著感覺走,想到哪里說到哪里,既不科學也不嚴謹。

(5)方案評價主體向行政權力妥協,不能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

(6)行政干預技術,有的領導對專業知識可謂一竅不通,但是就喜好隨便定原則、定標準,很多決定都是領導們憑借自己所謂的經驗而作出的,找不到相關的理論支持和科學依據。這種行為嚴重誤導和干擾了專家組對方案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3 橋梁方案效果圖評價的基本原則與后期效果控制

3.1 效果圖評價的基本原則

(1)充分論證橋型方案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

(2)橋梁效果圖的高度仿真性是方案評價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橋梁方案效果圖評價時應檢驗效果圖是否具備三個“真實”:

a.橋梁主體效果是否真實;b.相關環境效果是否真實;

c.主體與環境合成畫面時,構圖是否真實。

(3)只有當效果圖在滿足三個“真實”的前提下,再討論方案的優與劣才具有現實意義。

(4)橋梁造型是否滿足建筑學基本原理以及橋梁建筑美學的基本審美要求。

3.2 橋梁后期效果控制

在從事橋梁前期工作時,如何對成橋后的效果作出科學的預測和控制,其意義相當重大,對此本人有以下幾點感悟:

(1)建設方應該充分的明白方案效果圖制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求一幅技藝精湛的美術作品,而是通過一幅有價值的效果圖讓我們更容易、更準確的預測到成橋后的綜合景觀效果。所以,效果圖的真實性是效果圖的最根本特征。

(2)在建設方的方案招標文件中,應明確規定效果圖的評價標準,以統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個效果圖。這樣做,既幫助了設計方規范效果圖的制作,又體現了建設方的公平、公正。

(3)精心挑選專家組成員,方案評價階段的專家一定要挑選那些在建筑學及建筑美學方面有所修為的人,所以,建議在橋梁方案評價階段邀請一定數量的建筑學專家參與,最好是橋梁結構類專家和建筑類專家按照1:1的數量關系搭配。

(4)建設單位領導及建設單位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應充分的尊重技術、尊重科學、尊重專家組做出的評價結論。

猜你喜歡
效果圖橋梁主體
蘇楠作品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客廳效果圖》
效果圖1
效果圖2
手拉手 共搭愛的橋梁
句子也需要橋梁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高性能砼在橋梁中的應用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