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城市道路設計的幾點思考

2013-03-31 20:54張中凱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年5期
關鍵詞:道路設計城市道路道路

張中凱

(烏魯木齊市城建設計研究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92)

0 引言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礎,是社會經濟活動所產生車流、人流和物流的運輸載體,是構建城市骨架、創造良好城市環境以及營造舒適宜人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與城市居民的日?;顒酉⑾⑾嚓P。理想的道路應該在滿足交通運輸和出行需要的同時,還應給這個城市里最主要的對象“人”帶來美與和諧的感受[1]。

眾所周知,城市道路設計是復雜而又系統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交通構成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隨著物質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道路也有了更高的人性化要求,過去單純從使用功能來考慮城市道路設計的理念已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

1 城市道路設計中主要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道路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在城市道路建設中也凸顯出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下面幾點。

(1)城市道路在建設初期缺少整體的、有效的、長期性的規劃。

伴隨著城市房地產事業的快速發展,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增多。在路網結構布局上,城市道路與這些建筑設施逐漸出現不和諧的狀態。由于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劃分模糊,道路兩側建筑使用性質互有穿插,導致建筑物臨街的城市道路服務功能不明確;另外,在現在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小商小販異?;钴S,在道路兩旁隨意沿街擺攤,他們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城市道路特別是次干路和支路的暢通;還有部分道路兩旁的商家和住戶,非法擴張已有的建筑面積,擠占公共空間,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道路寬度變得更窄。如此問題反映出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缺少整體性規劃,也揭示了城市道路在后期監管上存在的難度,導致規劃與實際不相符,使得城市道路建設出現功能不匹配,道路性質改變,發揮不出應有的建設意義。

(2)城市道路缺少層次感、尺度感和安全感。

現有的城市道路服務對象和功能是多樣化的,然而,現在的道路建設千篇一律,缺少統一合理的布局,使得這樣一些道路在實際建成后缺少鮮明的層次感。例如在大中城市常修建一些筆直寬闊的大道,兩側建筑卻高低參差不齊,常常一棟高層建筑旁邊就是一座三、四層的建筑,這樣一些建筑顯然沒有顧忌到道路的寬度,總體上使城市道路缺少層次感和尺度感。同時,在道路設計理念中,長期“以車為本”的傳統設計理念根深蒂固,更多強調的是車輛運行所需的速度、寬度以求快速到達目的地的經濟性,卻很少顧忌到車輛本身以及行人的安全性,從而忽略了“以人為本”這個最重要的設計理念,從而導致了現在冷漠的交通環境[2]。

(3)城市道路缺少歷史特色、人文氣息。

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在換取現代化城市面貌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道路建設在這個城市中原有的歷史、人文氣息。城市道路在擬建初期主要考慮了道路建成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缺乏考慮和表達原有城市道路所應具有的風格與特色,反而在改造中破壞了原有道路與建筑物之間的和諧性,使得改變后的風貌與原有歷史、人文氣息格格不入,這種現象在那些歷史文化底蘊較深的城市表現得最為突出。

(4)城市道路缺少生態、低碳的綠色出行環境。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車數量成倍增長,以烏魯木齊為例,2010年,烏魯木齊市機動車保有量凈增57000輛;2011年,機動車保有量凈增103000輛;截至2012年5月,機動車保有量凈增59373輛,烏市機車總量已逼近50萬輛。由此可見,機動車保有量凈增均是成倍增長。各大城市隨著車輛的增長,城市道路建設也隨著交通量飽和迅速擴容。道路建設一味追求“平、直、寬”,道路建設范圍內大量的動遷、原有綠化植被的砍伐以及大填大挖造成地形變化,都破壞了原有生態環境。這就需要道路的后期設計在兼顧道路通達性的同時,還應注重保持生態環境,滿足綠色低碳出行的需求。

2 現代城市道路應體現的設計要素

城市道路從中長期規劃的出臺到設計再到施工,是一個復雜、冗長的過程,但經濟的迅猛發展成為道路建設速度和數量的主導因素。為快速達到道路建成后的經濟效益,沒有充分考慮到“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文化特色以及道路美感的提升等問題。綜合以上問題,現代城市道路設計應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體現城市安全性的道路設計。

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的高速發展,帶來車輛數目成倍增長,同時道路交通事故也不斷攀升。僅烏魯木齊市2012年上半年,共發生立案交通事故399起,死亡107人,傷306人,直接經濟損失達73.71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上升58.97%和12.63%。上半年事故集中多發在城市道路,可見城市道路的擴容在帶動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伴隨著代價。因此,預防和減少交路交通事故率,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當前乃至今后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問題,應將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植根到道路設計中去。

安全的城市道路設計理念主要表現為:以不同道路的服務功能區別車輛的實際運行速度和原有道路設計速度之間的關系,通過研究道路周邊建筑的使用性質,合理確定該道路的行駛速度,而不是教條地根據道路設計速度而制定;注重路段平曲線和道路豎曲線的組合和銜接,特別是注重交叉口的節點設計,避免在交叉口出現大的縱坡段;要考慮到道路護欄、中分帶合理寬度以及標志標線的合理設置,同時還要考慮到車輛交匯和臨時??款A留空間;根據道路兩側商業建筑和人群密集程度,合理、恰當地設置行人過街設施,設置醒目的引導標示,標示信息盡量全面,同時在人流過于密集路段,合理設置人行道護欄,正確引導人群安全、快速通過。

(2)體現“以人為本”的道路設計。

在傳統的道路設計理念中,“以人為本”是指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增長,城市道路的建設要以滿足市民的需要作為側重點,將市民的利益最大化,實現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設計,促進社會的文明發展。在建設城市道路時,要充分考慮到殘障人的需求,保證殘障人方便出行。在每隔一段人行道上合理放置公共座椅,以供行人和殘障人士休憩;在出現障礙物的地方,如窨井蓋、電桿、廣告燈箱等,要在行進盲道上設置繞行盲道;在保證人行道平整度前提下,無障礙坡面材質盡量采用防滑磚;在行人密集的商業區,人行道進、出口應設置障礙墩,以防止車輛駛入。另外,設計城市道路時,根據道路使用性質,應配套相應的服務設施,包括電話亭、公廁、垃圾箱等等。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針對4個主要行政區內三十余條主干路進行了為期3年的“城市道路綜合環境整治工程”。這次整治的目的就是突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整治的范圍集中在機動車道以外人行道、綠化設施、街頭空地以及違章臨建,力求在細節設計上滿足居民出行的實際需求。隨著工程的陸續完工,該工程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認可。

(3)體現城市協調性的道路設計。

作為一名城市道路設計工作者,要以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從和諧、環保和經濟的角度進行城市道路設計。道路設計是以滿足相應的道路工程設計規范為前提,最大限度地使城市道路路線空間走向與實際地形條件相符合,同時還應滿足道路路面下市政管線對周邊用戶的需求。眾所周知,人們對一條道路好與壞的評價,已經從原始的“直、通、平”提升為“暢、潔、美”,因而在以往的道路設計中注重的僅僅是道路力學和結構方面的因素,而在人的心理、生理方面考量得比較少。因此,一條設計良好的道路不僅應該符合道路原有的結構設計,還應該給駕駛員提供開闊的視野,利用道路兩側的景觀設置引起駕駛樂趣,避免感覺上的單調,消除其駕駛的疲勞感[3]。這就要求設計人員根據道路兩側已建成的建筑物,結合自然環境,搭配綠化種植及人文景觀,使道路、景觀、車輛、行人相協調,共同營造舒適和諧的道路通行環境。

(4)體現城市特色的道路設計。

城市是經濟和文化的產物,伴隨著我國人民物質和精神需求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市民對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漸多元化,這其中就包含城市形象的個性化問題。因此,在現代條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尋找地域文化載體,積極展示城市空間文化價值,定位城市特色,是延續城市歷史、把握城市方向感和認同感的最佳方向。道路作為城市的大動脈,既要如實反映出其結構性、交通性和生活性的特征,還應該結合城市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彰顯這座城市應具有的重大意義[2]。在繁華的商業區,注重色彩的搭配,烘托出商業區的熱鬧;在生活小區,注重道路線形幽曲和景致的搭配,能給人以安靜溫馨的感覺;在歷史比較悠久的城市,道路建設整體體現出古老特色,可以采用陶磚或者灰色轉等材料,以顯示道路的古典和優雅;在具有地域民族風情的街區,道路附屬設施可以采用凸顯民族特色的紋理和色彩,形成特色鮮明的道路景觀效果。這樣的城市道路設計特色鮮明,不僅給居住在這座城市里的市民以歸屬感和精神依托,也給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烏魯木齊市的解放路為例,道路兩側利用汗騰格里清真寺、國際大巴扎、新疆民街等一系列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作為烘托,在道路設計中采用民族花紋鑄造的交通隔離護欄、雪蓮造型的照明燈桿燈具、色彩艷麗的人行道紋路、造型別致的休閑座椅等道路附屬服務設施,構建了極富民族特色的城市景觀大道。

(5)體現城市生態環保的道路設計。

由車輛增長產生的蝴蝶效應體現在汽車產生的尾氣、噪聲給市民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道路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到這點,道路設計時可以利用播種一定面積的草坪、種植可吸收尾氣的植被、路燈或燈桿上安裝消音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物鏈解決生態環保問題。在新科技新能源的運用上,有章可循,根據實際情況做到節能環保,例如,在風能光能充裕地區利用風電能解決城市道路照明;設計科學合理的雨水管道收集雨水資源,用作道路綠化用水;道路兩側盡可能利用街頭空地創造綠化設施,而不是將設計局限于道路紅線范圍內,開辟的綠地不僅凈化空氣,也為居民休憩提供了適宜場所。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在2012年就適時提出,新建道路等級為主干路的市政道路兩側,應設置不小于50 m的街坊綠地,這就是提升市民居住質量,創造美化生態環境的具體體現。

3 結語

城市道路與城市經濟發展和市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影響全局的作用。因此,在新時期下經濟快速增長、道路交通運輸空前活躍的當今,要創造出活躍公共空間、有序商業投資環境以及良好生活環境的城市體,對于道路設計者而言極富挑戰性。本文僅對現代城市道路設計和建設中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提出現代城市道路設計的思路,以期對同行業者提供有益參考。

[1]王博.淺析新時期下城市道路設計原因[J].城市建設,2011(1):228-230.

[2]周小群,朱德宏.以人為本的城市道路探討[J].科技信息,2007(7):121,216.

[3]王峰.淺析城市道路設計中的不足及改善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1(5):405-407.

猜你喜歡
道路設計城市道路道路
城市道路拓寬改造設計探討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道聽途說
城市道路照明電氣設計常見問題探究
城市道路清掃之我見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某碼頭大件運輸道路設計淺析
基于道路設計中的選線優化設計研究
水泥攪拌樁在城市道路軟基處理應用中的思考
軌道交通疏解道路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