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骨推拿配合牽引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效果分析

2013-05-29 08:59曲小雨
當代醫學 2013年22期
關鍵詞:支具矯形正骨

曲小雨

脊柱側凸是青少年群體常見骨骼疾病,其發病率約為1.05%,其中特發性脊柱側凸(AIS)占95.8%[1],對青少年的骨骼發育產生嚴重危害。AIS具有隱匿性,病情變化慢,發病早期往往得不到重視,如果貽誤最佳治療時機,會導致患者骨質疏松,并對患者的心臟及呼吸功能產生嚴重危害,可導致脊柱嚴重畸形甚至癱瘓。本研究對33 例AIS患者應用正骨推拿聯合牽引法,并與傳統支具牽引法做比較,探討正骨推拿配合牽引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AIS)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骨科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AIS患者66 例,入院后脊柱正位X片檢查顯示脊柱側凸,Cobb角均≥10°,嚴格排除合并其他骨骼疾病患者和先天性脊柱異?;颊?。將66 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3 例。研究組男15 例,女18 例;年齡6~13 歲,平均年齡(10.2±2.8)歲;Cobb角11°~42°,平均(19.2±6.3)°;發病部位:胸段、胸腰段及下腰段分別為13 例、14 例、6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7 例;年齡7~14 歲,平均年齡(11.3±2.6)歲;Cobb角10°~41°,平均(18.9±5.6)°;發病部位:胸段、胸腰段及下腰段分別為11 例、15 例、7 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研究組 本組行手法正骨推拿聯合牽引治療。(1)正骨推拿:患者取俯臥位,由專業醫師推拿脊柱雙側肌肉,以凹側攣縮軟組織為推拿重點,力度要有力且柔和,進行15 min左右。其后,用一手扳患者肩部,另一手按住側彎凸側,兩手由上至下沿脊柱往反方向用力,以最大側彎處為重要著力點,共10 min。以上兩步完成后進行正骨,具體為:患者坐在特制正骨椅上,固定雙腿,采用觸診法檢查偏歪棘突,以患椎棘突向左側偏歪為例,指導患者左手置于頸后,右手置于左腹部。醫師右手沿患者前胸從左腋下伸向右側肩部,左手扣住偏歪棘突左緣,指導患者先前傾30°再左傾側彎45°,其后引導患者朝后內側旋轉,并用左手拇指將患椎朝右前方推,力度以使患者感到有明顯的移位感為準[2]。正骨結束后患者取坐位,醫師檢查患椎是否復位,如無則重復正骨操作。正骨推拿每周進行2 次。(2)牽引療法:沿身體縱軸方向用腰椎牽引床水平牽引,力度以患者體重的50%為宜,15 min/次,1 次/d。(3)日常生活指導: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站、坐、臥姿勢及正確的背書包方法,囑咐患者經常向側彎凸側進行彎腰練習。

1.2.2 對照組 本組采用矯形支具治療,根據側凸頂點位置選擇適當的矯形支具,每日佩戴支具最低21 h,牽引方法同研究組。兩組均以連續治療3 個月為1 個療程,共治療1 個療程。

1.3 療效觀察 治療前后均攝站立位脊柱X線正位片,記錄治療前后脊柱側凸的Cobb角。其中以脊柱側凸消失,脊柱功能正常,Cobb角小于5°為痊愈,以脊柱側凸好轉,Cobb角下降5°及以上為有效,以側凸無變化或更加嚴重,Cobb角下降5°以下為無效??傆行?痊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治療后Cobb角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但治療后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愈率45.5%、總有效率87.9%,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3 討論

青少年AIS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其臨床主要病理表現為凹側軟組織攣縮,且這種攣縮會隨著脊柱側凸的發展不斷發展,并通過對凹側的牽拉性張力的不斷增強來加重脊柱側凸病情,這種病理也被稱為脊柱側凸的“弓弦效應”[3]。此種效應如果不及時消除,會導致脊柱側凸越來越嚴重,造成并加速脊柱的畸形發育。

松懈脊柱凹側的軟組織,進行凸側正骨正是對這種“弓弦效應”的有效應對,它對緩解和治愈脊柱側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放松凹側軟組織能減輕側凸頂點的壓力,并通過牽引手法的配合來減輕痙攣組織的張力,從而為糾正側彎創造良好的軟組織基礎。另一方面,正骨推拿針對脊柱側凸進行移位糾正,以恢復正常的關節解剖位置。與常規支具矯形法相比,正骨推拿法能夠根據側凸糾正情況進行隨時調整,且此種方法操作簡單,對患者機體的損傷較小,而支具矯正則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呼吸功能,還會產生廢用性肌萎縮等不良反應。此外,相比于支具的日夜佩戴,正骨推拿不會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困擾。

值得提出的是,脊柱側凸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治療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對癥治療,并密切觀察患者反應,以防止新損傷的出現。此外,醫師還要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習慣上加強自我管理,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坐、臥、行習慣,以鞏固治療效果并防止脊柱側凸的復發。

[1]黃東生,殷海東,蘇培強,等.頂椎凹側置釘類型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矯形效果的影響[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8,18(3): 172-176.

[2]張鵬,陳東,劉國輝.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病因學研究進展[J].臨床骨科雜志,2008,11(1):85-87.

[3]錢雪華.導引手法綜合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60 例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1(4):40-41.

猜你喜歡
支具矯形正骨
矯形機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下肢可調負重支具的應用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支具治療進展*
脊柱側凸支具治療的現狀及研究進展
講述正骨人的故事
平樂正骨手法源流淺述
岳陽張氏正骨氣血理論之以氣為先
矯形工藝對6N01-T5鋁合金焊接接頭性能的影響
不同溫度矯形的7N01鋁合金接頭組織性能分析
3D打印技術在矯形鞋墊中的應用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