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內科老年住院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的原因及對策

2013-07-26 06:20馮立紅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年1期
關鍵詞:心內科病房護理人員

馮立紅

心內科老年病房相對特殊,分析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制定應對措施是確保安全護理的關鍵。本研究選擇我院心內科2010 年5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老年患者800 例,對照組40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400 例對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防控措施,就兩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老年患者800 例,其中男392 例,女408例;年齡60 ~91 歲,平均(74.6 ±3.5)歲?;颊呔谛膬瓤谱≡?,疾病類型有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夾層、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癥等。其中合并其他系統疾病601 例;第2 次或多次入院565 例,初次入院235 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0 例,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對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制定針對性防護措施并實施,與家屬共同簽署安全告知書。具體操作如下。

1.2.1 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 (1)護理人員個體因素: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個別存在責任心缺乏,工作大意疏忽,未認真交接班,未嚴格遵守醫囑,未客觀全面進行護理記錄。低年資護士未嫻熟掌握各種搶救技能,操作熟練度低,未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護理,均為安全埋下隱患。 (2)醫院管理因素:相關醫院管理制度未落到實處,或制定缺乏完善性,監護管理機制力度不強或執行不嚴格,管理者科學管理經驗及知識缺乏,未嚴格把關,未加強護理人員法律法規教育及職業道德教育,未建立風險預防機制及重視細節管理。 (3)轉運因素:老年心內科患者需多科室間轉出或轉運,故確保轉運的安全性是減少醫患、護患糾紛,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的重要環節。(4)跌倒因素:老年患者感覺遲鈍,行為反應遲緩,多器官功能衰退,加之生活習慣與陌生的醫院環境存在差異及心理壓力過重,易出現意外跌倒事件。其發生與生理學、疾病、藥物、衣著、環境各因素均存在一定關系,需綜合協調。 (5)藥物因素:臨床心血管藥物有較多種類,易過量服用、漏服、錯服,導致不良反應發生,如大量利尿劑導致水電解質紊亂等,抗凝藥物導致出血傾向。常見的藥物反應有精神癥狀、直立性低血壓、腎毒性、尿潴留等。 (6)患者因素:心內科老年患者易因對吸氧不習慣,而自行中斷氧療,導致呼吸困難加重;或自行對擴血管藥物滴速進行調節,有心慌、胸悶等情況發生;或自行減服、漏服降壓藥物,使血壓升高等。

1.2.2 應對措施分析 (1)加強護理人員業務及修養水平:組織護理人員行職業技能培訓,對新護士實行崗前培訓,參加學術活動,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并建立獎懲制度,實施彈性排班,合理人力資源配置。加強夜間排班,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樹立護理工作的榮譽感認識,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以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醫院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對違規行為及時處理和糾正,使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設立風險預防機制,依據心內科老年患者的特點對護理安全進行評估,并加強細節管理。 (3)制訂轉運流程:規范科間轉運及護送流程,并備好急救物品,加強轉運過程中的各種管路保護及生命體征監測,避免意外發生。(4)病房環境營造:依據老年患者特點對服務設施進行改善,如保持病房干燥、地面平整、在衛生間加扶手、合理放置病房內家具、設立標識牌等,防止跌倒及意外事件發生,保持病房內安靜、溫濕度適宜,以使患者感到舒適,提高配合依從性。 (5)藥物指導:護理人員需嚴格按著用藥規程用藥,對藥物的不良反應向患者進行講解,如降糖藥易引起低血糖,鎮靜藥易引起嗜睡、頭暈等,避免患者未按醫囑用藥,減少意外事件發生。(6)健康宣教:對教育方法依據老年患者文化背景、接受能力進行針對性選擇,細致耐心講解,讓其了解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安全隱患,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行有效溝通,建立和諧護患關系,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nuring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3 討論

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002 年頒布)規定,護理安全是指防止意外事件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以降低醫療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操作、設計為目的,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糾紛,提高護理質量[1]。心內科老年病房相對特殊,絕大部分患者伴發多種慢性病、病情復雜、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有更高的安全事件的發生率[2]。對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防護措施,是確保治療順利進行的關鍵。本研究從醫院管理、護理人員個體因素、用藥依從性、跌倒因素、轉運因素、患者個體因素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加強醫院風險預防機制管理、人員培訓、轉運流程、環境改造、健康宣教,明顯提高了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發生率。

1 夏純,鄧瑛瑛,王曉艷. 臨床科室的護理風險管理[J]. 中國醫院管理,2005,25 (2):44.

2 李亞潔.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 (12):918.

猜你喜歡
心內科病房護理人員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更正
對心內科新護士應用人性化帶教模式的教學效果觀察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癥監護病房的實踐與探討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醫院編外護理人員中推行人事代理擇優同工同酬的研究
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探析與應對措施
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病因研究
CCU病房醫院感染的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