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路線的“來”與“去”

2013-08-15 00:43劉峰
決策探索 2013年8期
關鍵詞:領導帶頭要帶頭領導力

◎文/劉峰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黨的群眾路線講的是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的根本問題,它是我黨安身立命的根本路線。群眾路線不僅強調“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和領導觀,而且注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尤其需要我們牢記的是,群眾路線的根本目的是“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

確保人民群眾當家做主

為了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就必須在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與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真正體現和保證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主體地位。過去我們只是把人民群眾當親人,當恩人,強調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親情關系,這在當時既是正確的也是真誠的,是適應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群眾要求和具體環境的。但在改革開放后的今天,要讓黨員干部對群眾路線真懂真信,要讓人民群眾能夠自覺行動,就不能僅僅止于這種比喻和這種認識了。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根據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觀點,各級領導干部要在各項工作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更真誠、更謙卑地把人民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仆人,才能主動地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

堅持來去自如的群眾路線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不僅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領導觀和群眾觀,還要真正理解和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個領導工作和群眾工作的根本方法論。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意見都是從群眾中來的。將群眾分散的意見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苯裉煳覀円杂X地將這一根本方法運用到領導決策的制定、執行和修正的全過程中去。領導決策制定要傾聽群眾呼聲,顧及群眾情緒,代表群眾利益。決策執行要靠群眾的發動,靠群眾去執行;決策的效果還要靠群眾去評估,去監督。

決策的制定是從群眾中“來”,決策的執行和評估則要到群眾中“去”。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從群眾中“來”就是與群眾不同,要比群眾付出得多,奮斗得多,要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層,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皝怼弊匀罕娪指哂谌罕娋陀辛苏嬲念I導力?!皝怼笔浅?,是卓越。從群眾中出“來”是黨員,從黨員中出“來”是干部?!叭ァ本褪桥c群眾相通,就是謙虛謹慎,就是要離人民群眾最近。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要兩個務必,務必艱苦奮斗就是“來”,比普通人更艱苦,多奮斗,勇于付出,不怕犧牲,這樣才能贏得尊敬,贏得服從。務必謙虛謹慎就是“去”,強調更親近群眾,聯系群眾,更贏得群眾認同。領導力與“來”的程度成正比,與“去”的程度成反比。其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就是從群眾中“來”,強調為民務實清廉的總要求是為了更好地“去”。

領導帶頭與群眾路線的一致性

毛澤東說過,當群眾的學生不能尾巴主義,當群眾的先生不能命令主義。任何時候僅靠群眾的自覺是不行的,必須領導帶頭才能發動群眾。踐行群眾路線與領導帶頭是完全一致的。領導要帶頭學習,帶頭吃苦,帶頭正衣冠,照鏡子,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新時期的領導干部要特別善于做群眾工作,要善于引領群眾、激勵群眾、影響群眾和組織群眾。離開了對群眾的發動和組織,就談不上群眾路線的踐行。

打鐵先要自身硬。任何時候領導干部都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講群眾路線一定不能忘了領導帶頭,在這次活動中首先要帶頭“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帶頭整治“四風”。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所強調的,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只有動真格重行動,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同,領導干部才有領導力,廣大群眾才有執行力。領導干部贏得了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和認同,才能增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領導力,才能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

猜你喜歡
領導帶頭要帶頭領導力
高質高效推動高職院校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名師要帶頭抵制有償家教
年休假這件“小事”
年休假這件“小事”
把“抓落實”真正落到實處
領導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領導力中國醫院院長評選揭曉
領導力愿望清單
論新態勢下領導力的開發與運用
學習新絳中學經驗的幾點思考
宣傳干部要帶頭守紀律講規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