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微博的議題設置過程

2013-08-15 00:49文丨張
中國傳媒科技 2013年6期
關鍵詞:議程議題網民

文丨張 婷

1 引 言

微博是近幾年來繼BBS、博客興起的一種最具誘惑的新媒體交流平臺。這種集新聞與社交于一體的新興傳播交流渠道急劇地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其對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包括互聯網在內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于微博具有一些不同于傳統大眾媒體及互聯網其他媒體的傳播特點,微博的議題設置過程也就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分析微博自身的議題設置過程,可從側面反映其與傳統媒體間議題設置的互動,為傳統媒體的議題設置提供幫助。筆者針對微博自身的議題設置過程進行較深入的分析,較有意義。

“議程設置”理論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風行的一種關于大眾傳播效果的理論:大眾媒介注意一些問題、忽略另一些問題的做法本身可以影響公眾輿論;人們傾向于了解大眾媒介注意的那些問題,并采用大眾媒介為各種問題所確定的先后順序來安排自己對于這些問題的關注程度。

2 微博的議題設置過程

微博客是用戶可以利用PC、手機等各種可連接網絡的終端進行訪問,隨時隨地發布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多類型信息,再將自己的最新動態以短消息、短信等形式發送給好友或者追隨者。微博客整合了用戶的時間碎片,通過140 個字符讓用戶隨時隨地傳播信息和動態,由此大受青睞。從微博客的發展狀況看來,它已不僅僅是一種互聯網形態,更是足以引領傳播革命的新媒體。微博的迅速發展并立刻竄紅顛覆著以往舊的傳播方式,而微博的議題設置過程亦呈現出其自身的獨特性。

2.1 第一階段:網民個人議題的設置

就傳者而言,微博話語權的平民化使每個網民都可以設置討論的議題。相較其他網絡媒介而言,微博是一種“零進入門檻”的網上個人發布信息的方式,這從技術層面上為普通人發布信息開拓了渠道。在微博上,每個網民都可以隨心所欲的設置個人議題。網友結合個人實際對一些政治、經濟、社會等事件、話題進行選擇和關注,以簡短的“手機短信”形式及時發布在個人微博上,且可以不斷地更新個人狀態設置新的議題,分享給“粉絲”。同時,網友還可以在“關注”其他人設置的議題過程中以“回復”“評論”的形式重新設置自己的議題。微博上網友個人設置的議題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對大眾傳統媒體和其他網絡媒體設置的議題的直接轉發。網友對新聞媒體和其他機構設置的議題進行有意識地選擇和關注,把其認為很重要的議題以“轉發”或提供鏈接的方式發布在自己的微博上,成為個人設置的議題。盡管受到傳統媒體議題設置的極大影響,但網友轉發的議題還是經過了其有意識的關注和選擇,并不是所有傳統媒體設置的議題都能成為網友在微博上設置的議題。

第二種是網友基于其所關注信息進行的意見表達。網友由媒體等機構設置的議題和當前政治、經濟、社會等熱點事件、焦點話題引起思考形成的個人意見,不管層次的深淺,簡短發布在微博上形成個人的議題。

第三種則是網友對本人生活經歷的公開和純粹意見、想法的表達。從自身的性格特點、生活圈子、日常經歷等出發,網友針對一些人、一些事進行純屬個人的議題設置,這些議題受到新聞媒體等機構和熱點、焦點話題的影響較小。當然,這類個人議題里也包括一些網友身邊發生親自見證的突發性事件等,并不僅僅只是與自己有關的議題。

需要說明的是,網民個人的議題設置也包括媒體單位機構(如南方周末、音悅臺等)在其官方微博上設置的議題。雖然這些媒體機構不是純粹獨立的個人,但其在微博上亦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呈現的,其設置的議題包含在上述三種個人議題里。同其他個人議題相同,需要經過其他發展階段才有可能成為微博設置的議題。

2.2 第二階段:微博公眾議題的設置

每一個普通網民在微博上作為傳者發布信息的同時,也以信息接受者即受眾的身份分享著其“關注”者們設置的議題。當選擇和關注某一議題的網民人數增多,這條微博被無數網友轉發、評論,甚至受到大眾媒體關注時,這一議題就發展為微博公眾共同設置的議題。

微博上網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會有激烈的意見沖突又會有趨同的關注議題。很多網友對某一議題感興趣,進行較長時間的關注、轉發后,“關注”這些網友的“粉絲”又會再進行分享轉發,讓更多 “粉絲”的“粉絲”進行N次分享轉發,而那些后來的或原本對此議題不感興趣的網友也會情不自禁地對其加以關注,他們害怕自己被排斥在公共話題之外。這樣經過無數網友分享傳播的議題就迅速發展為公眾議題,可以得到網友們的深一層的延伸討論,進而可能發展出新的議題。甚至當某些微博公眾議題發展到一定態勢,自由討論達到一定熱度,形成強大的輿論影響力時,會在更大的網絡空間內進行傳播,出現更多的“輿論圈”,形成強烈的“輿論場”,從而對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產生影響。

而對于那些網友不關注、不感興趣,“粉絲”寥寥無幾的議題,則只能是網友設置的個人議題,迅速被新的微博更新狀態所“湮沒”,不能經過發展為公眾議題,也就不可能成為微博設置的議題。這就是微博的公眾議題設置過程,此過程中受眾的反饋起到了關鍵作用。

2.3 第三階段:微博議題的設置

微博個人議題發展為公共議題后,還需要經過微博網站的一個選擇和推薦過程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微博議題。微博的新興交流形式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傳統大眾媒體或新聞門戶網站那樣起到很重要的“把關人”作用。但微博議題設置的過程中,微博“管理員”的作用亦是不容小覷的。

微博的議題是泛主題化的,具有較強的自由性、隨意性。在信息潮涌式的微博里,微博管理員或者微博后臺編輯不可能再根據自己的意愿隨心所欲地設置議題,刪除用戶發布的信息或封殺用戶,其只能在網友自發形成的公眾議題的基礎上進行議題推薦。一般只要網友的議題不涉及所謂的“雷區”如黃色、非法信息等,微博“把關人”的作用基本上是透明的、形式化的,網友自己充當了發布者和“把關人”的雙重角色。微博的后臺只起到一種形式上的議題設置作用,那些熱門話題榜、推薦話題、熱門轉發話題、熱門評論話題等也是基于瀏覽量、點擊率產生的,不是人為設置的。

但微博絕對不是完全“去議程設置化”的。其“把關人”作用雖然明顯削弱,但其推薦議題時在基于瀏覽量、點擊量的基礎上仍然會做一番篩選和其他方面的考慮,如為打造其網站的品牌過濾到一些不好的話題,尤其針對一些特殊議題,微博的議題推薦階段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微博管理員會根據微博網友設置的小范圍公眾議題進行策劃推薦,以便更多的網友對此議題進行參與和討論,使此議題最終發展為更大規模網友選擇和關注的微博議題。所以微博議題設置的第三個階段亦是不容忽略的,相較前兩個階段,微博的議題推薦階段“意識性”是最強的。

3 結 論

綜上所述,微博的議題設置與傳統媒體及其他網絡媒體相比有其非常突出的特點。網民是微博議題設置的主要參與者,微博管理員所起“把關人”作用較大眾傳媒甚至也比論壇、博客管理員削弱很多。微博議題設置的過程有三個階段:網民個人議題的設置;微博公眾議題的設置;微博議題的設置。其中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是微博議題過程的重要環節。微博議題設置過程中受到傳統媒體議題設置的影響,同時也為傳統媒體提供議題,特別是一些突發性事件、明星及其他名人的微博爆料。且微博的議題設置過程中眾多的“意見領袖”是其一大亮點,幾乎名人們都玩微博,而各種達人亦是涉及各個領域。

需要提出的是,以上三個階段是僅就議程設置理論和微博特點分析的微博議題設置的簡單一般過程。實際上微博的議題設置過程是十分迅速且復雜的,其議題設置的三個階段甚至是同時進行且循環往復的,過程中又和傳統大眾媒體及其他網絡媒體的議題設置相互影響。筆者不否認微博上部分議題設置過程的特殊性和獨特性。

[1] 王樹峰:《微博媒介議程設置研究的新思路——以新浪微博為例》,載《記者搖籃》2012年第12期

[2] 聶晶磊:《微博議程設置研究》,載《中國出版》2012年第4期

[3] 周志聰:《淺析新浪微博首頁的議程設置》,載《新聞世界》2012年第9期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8)

猜你喜歡
議程議題網民
21世紀以來中國歌劇批評若干重要議題述論
《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下體育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第六屆全球深商大會議程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網民心理與風險溝通
會面議程
有感“網民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