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陽彈詞的社會功能及其傳承發展

2013-08-15 00:49
關鍵詞:彈詞益陽曲藝

牟 華

(湖南城市學院 音樂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益陽彈詞是一種韻味獨特的地方曲藝,又被譽為“南詞”,曾同常德絲弦并駕齊驅,被喻為“湘北曲藝的兩朵花”。其表演形式是由藝人懷抱月琴,一邊彈奏一邊唱詞,琴聲優雅動聽,唱詞生動感人。其文詞由書頭、道白、唱詞、尾聲四部分組成。益陽彈詞的唱詞平仄押韻,瑯瑯上口。藝人們通常在茶館酒樓搭棚演唱,有時也為婚喪喜慶趕場助興。益陽彈詞具有重要的審美功能和藝術特征,在曲藝發展史上展現出別樣的藝術魅力。

一、益陽彈詞的社會功能

益陽彈詞的形成、發展與繁榮,與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益陽彈詞蘊含了中國傳統曲藝的精髓,以其獨特的社會功能,被人們廣為接受。

審美功能?!叭魏我环N藝術要生存,要繁榮發展,都是具有較強的審美功能的?!保?]益陽彈詞以令人心醉的聲腔、物化般的詞情以及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音調塑造人物形象,講述故事,使觀眾身臨其境,讓表演和觀眾的審美需求達到了統一,從而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傳承功能。每一個時代的社會文化,都是在繼承前代社會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的。彈詞藝術的發展積累演變過程,是一個緩慢的不斷演進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包括新老藝人的交替。在這一傳承過程中,人們把前人創作的彈詞藝術保留下來,又在不斷改進中歷代相傳。益陽彈詞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了解益陽人民的風俗習慣,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內容、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益陽彈詞廣泛涉及了湖鄉孺子、漁夫農姑、勞動生活、婚姻愛情、帝王將相、英雄豪俠等題材,充滿湖區湖湘文化特征,是一個容納了豐富的古代傳統曲目和說唱音樂的信息寶庫。益陽彈詞的傳承,實際上也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歷史文化傳承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宣傳導向功能。益陽彈詞最早的雛形是唱圣喻。明代時,官府每里選一老年書生,手持木棒,邊走邊誦圣喻,后來發展成為用月琴伴奏,配合益陽當地口語,用通俗易懂的道情形式,宣講傳播道德禮儀,因此,益陽彈詞有“懷抱月琴,口吐圣賢”之說。益陽彈詞各個時期所宣傳的內容不同。清朝時期,益陽彈詞用《武松醉打觀音堂》等故事來宣傳懲惡揚善的思想,并以道德仁義勸導人們,讓人們區分善、惡、美、丑。20世紀20年代,益陽彈詞通過演唱訴苦歌來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推動工農運動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益陽彈詞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20世紀60年代,益陽彈詞歌頌新人新風新時尚。進入新時期后,益陽彈詞用生動的唱演結合的方式宣傳社會主義新風尚、八榮八恥等,還傳授農業生產知識、生育衛生知識等,充分發揮了其宣傳導向功能。益陽彈詞以藝術的形式,向人民群眾傳遞著時代最前沿的信息。

二、益陽彈詞傳承發展的有效策略

昔日益陽十五里麻石街,有茶館五六十家,家家有月琴,處處有人聽彈詞。益陽彈詞曾經是益陽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可現在益陽市區有二百多家茶館,沒有一家是唱彈詞的。益陽彈詞基本上已經瀕臨滅絕狀態?;剜l探親的游子,想聽聽兒時熟悉的月琴聲,已經“踏破鐵鞋無覓處”了。

益陽彈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演唱者以盲藝人居多,因其理論水平不高,板式唱腔等的創新不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而是靠藝人自己對音樂的感悟。隨著現代文明與社會科技的進步發展,地方曲藝的審美與欣賞日趨綜合化、多元化,人們的音樂文化需求也有了一定層次的提高,故而益陽彈詞與人們的審美需求產生了一定的距離,再加上現在彈詞藝人年事已高(在益陽,只有張世安老人一人會演唱彈詞,很多的曲牌都已經失傳),年輕人都不愿意學習這種傳統的曲藝形式,所以彈詞藝術后繼無人。筆者認為,對于益陽彈詞的傳承保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積極收集整理資料,逐步完善資料數據庫。應成立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建一支以文化旅游局、文化館以及藝術高校為主的益陽彈詞普查工作隊,深入民間收集曲牌,并利用高科技設備記錄老藝人的演唱并記錄成譜,建立一個完善的資料數據庫,使這種隨時可能消失的寶貴的曲藝形式與藝人風采得以永久保存與傳承,為益陽彈詞以后的演唱與理論研究提供依據。第二,地方藝術高校應在益陽彈詞的傳承保護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可以把湖南城市學院作為益陽彈詞的一個傳承平臺,在藝術學院的專業課特別是聲樂課中引進益陽彈詞,以此建立一個以高校為主的傳承體系,使益陽彈詞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第三,通過各種手段加大對益陽彈詞的宣傳力度,擴大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文化部門可以從曲藝愛好者中選出一部分人進行培養,利用網絡資源,搭建益陽彈詞傳播的新平臺,建立益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使不同區域的人了解益陽彈詞,讓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歡這種富有益陽地方色彩的曲藝。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路徑之一就是不斷創新,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使其符合時代精神,體現民族特色。[2]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傳承保護并發展益陽彈詞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種創新,可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重視益陽彈詞的相關理論研究。益陽彈詞一直由藝人們口傳心授,直到解放后,這種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曲藝形式才進入學者的視野。一個脫離了理論的藝術形式,是沒有長久的生命力的,而益陽彈詞理論的缺乏,正是其瀕臨絕境的原因之一,因此,相關理論的研究,能夠為益陽彈詞的創作與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豐富益陽彈詞的板式唱腔,并將其發展成曲牌連綴體,使益陽彈詞曲式緊湊,更符合劇情發展的需要,增強其藝術感染力。其次,從演唱的用嗓方式來看,益陽彈詞的演唱是小嗓與假嗓的交替使用,一般以真聲為主。[3]這樣的用嗓方法,雖然能使觀眾感覺到更親切,但卻不利于演唱者持久演唱。對此,可在繼承傳統演唱方式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即在不改變原有行腔韻味的同時,混上一點假聲,這樣能讓聲音更具有穿透力,同時也能延長演唱者的藝術生命力。再次,益陽彈詞一般以單旋律為主,音樂表現形式較為單一,旋律上往往跳躍不大,伴奏音型較為單一,如果在保持彈詞特色旋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的擴展,比如伴奏上仍然以月琴為主,但適當地加入其他的民族樂器或者電子合成音樂,這樣不僅不會丟失其固有的內涵和特色,而且會更吻合現代人的欣賞口味。[4]

總之,益陽彈詞的傳承保護要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5]的原則,在立足傳統,保留其特色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益陽彈詞,以使其更好地散發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1]唐海燕.益陽彈詞音樂述略[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5(4).

[2]唐海燕.論益陽彈詞的審美情態[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1).

[3]牟華.淺析益陽彈詞音樂的藝術特點[J].黃河之聲,2011(11).

[4]唐海燕.益陽曲藝特點初探[J].北方音樂,2011(12).

[5]童李君.新媒體時代彈詞的傳承與發展[A].新時期與新世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6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0.

猜你喜歡
彈詞益陽曲藝
基于“益陽消陰”理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淺析
曲藝名城張家港 曲苑魅力揚四方
非遺長沙彈詞傳承現狀、困境及對策的實證研究
民國時期通俗小說的彈詞改編
疏肝益陽膠囊治療精液液化異常的臨床觀察
媒體時代曲藝批評應以曲藝活動為中心
淺談曲藝的創作與表演
顏新元·中國畫《益陽地花鼓·拖板凳》
民國時期彈詞的電臺傳播
基于Flash技術的曲藝動畫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