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機下企業家精神培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3-08-15 00:49林江珠
關鍵詞:企業家培育責任

林江珠

(閩南理工學院 經濟與管理系,福建 泉州 362700)

企業家精神的真正內涵,除了為企業創造所應有的價值,還得考慮社會效益和消費者利益。

一、企業家精神培育存在問題

第一,認識有待提高,培育機制欠缺。受傳統文化和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企業家精神培育面臨著認識高度不夠、培育選拔機制以及激勵機制缺乏等問題。首先,很多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簡單地把廠長或經理當作一個工作職位,更多地強調該職位本身所擁有的權利和指令,而對企業家精神認識淺薄,直接忽視廠長或經理作為企業家這一身份所應有的優良品質,對企業長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其次,中庸的儒家思想長期以來影響我國傳統文化,這使得企業家成長環境和文化背景受到落后的封建文化思想干擾,嚴重制約著企業家創新精神、冒險精神等個性特質發展。最后,當今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更多通過行政任命的方式進行選拔,尚未擺脫黨政干部模式[1]。況且,人才市場關于職業經理人或企業家這一市場還存在不健全和不規范等問題,這導致企業很難從人才市場獲得自身所想要的人才,只能接受上級指令。由此,這影響到真正企業家的選拔與成長,抑制企業家精神培育。

第二,自私自利,社會責任喪失。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不擇手段、唯利是圖,不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不考慮社會效益,致使社會責任喪失等現象常有發生。有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理念,不顧社會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亂開發、濫用和浪費資源。除此之外,還有企業不顧員工死活,極力壓低勞動者工資,延長工作時間等。以上現象,都是目前企業家在經營企業過程常有的現象,他們為了一時之利,不參與社會公益,不顧消費者切身利益,將社會責任這一道德直接丟失。

第三,創新缺乏,進取精神薄弱。一個企業家的創新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發展方向和程度。但是現在有許多企業家只求維持現狀,沒有信心超越國外名牌企業,反而更樂于花重金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照搬國外做法,不愿意創新。許多中小企業創業者,研發一種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缺乏研發投入規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最后喪失原有的市場份額和錯失良好的發展機遇。據某項調查發現,企業在科學技術研究經費支出比例僅為0.8%,這樣低的投入,企業無法進行核心技術研究,這對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是很不利的[2]。這說明企業家對創新技術的重視程度不足。還有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具有產值高、成本低、技術含量低等特點,這也決定這些企業不用投入技術研究,也可以維持企業發展,形成“小富即安”的想法。

第四,信用缺失,道德水平不高。市場經濟不能沒有信用,企業沒有信用則不長,這是企業道德價值的體現。一個企業擁有良好信用,是獲得市場份額的保障。企業家作為企業發展的導航人,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現實生活中,信用危機,不僅成為眾多企業發展的巨大阻礙,而且影響到經濟發展和聲譽的提升。某一部分企業家信用觀念淡薄,經營管理能力差,為了謀取自身利益,利用社會經濟政治等相關制度的不完善性,便進行各種違法經營活動。其表現為:一是商業欺詐行為,編造財務數據、逃避金融債務、拖欠商品賬款等商業欺詐行為屢見不鮮,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和干擾著金融市場等其他市場開拓[3];二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企業為了能在市場競爭獲取更多利益,不顧一切地降低成本,生產假冒偽劣商品,這不僅欺詐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利益,而且還給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二、培育企業家精神的相關應對措施

首先,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形成培育體系。環境育人,即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對企業家精神培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金融危機下,我們要為企業家精神的培育與發展創造一個外部環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市場環境。社會各界要重新審視企業家精神的實質內涵,增強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對傳統的、封建落后的文化要學會揚棄,在市場經濟中弘揚企業家精神,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完善市場機制,政府要激勵企業家進行自主創新。同時,也要通過市場經濟制度,對于市場上的失信行為,予以嚴厲的法律制裁,才能完善現有社會信用體系,為企業家精神培育創造一個發展平臺。此外,通過競爭選拔機制,轉變以往的行政任命做法,企業家才能在日后的自主創新沒有思想包袱,實現企業家真正的價值[4]。二是法律制度環境。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可將企業家行為規范在法律框架內,并通過法律制度保護他們合法的財產和相關利益,這樣可為企業家創新決策提供相應的依據,有利于提高企業家開拓新市場和防范市場風險的能力

其次,建立正確社會價值,加強社會責任。近年來,我國很多企業都胸懷大志,在原本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乘勝追擊,要努力成為行業的頂尖、甚至是全球五百強。但有些企業急功近利,忽視社會責任,如食品安全問題、假冒偽劣商品等現象屢見不鮮。此時,企業能否承擔社會責任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我們應清晰地意識到企業家除了創造價值外,還要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并不是做慈善,可選擇不捐款和不做善事,但要做一個有道德、有良心的企業,生產出的產品不能以損害消費者利益和社會效益為前提。一個企業能否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關系到企業自身形象能否得到社會大眾認可。而企業是否合理承擔起社會責任,關鍵是看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一個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維護社會大眾的利益,不僅有利于提升自身聲譽和形象,而且可使企業形成充滿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從而穩定老員工,吸納更優秀人才,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最后,樹立進取競爭意識,增強創新精神。市場中,富有創新進取精神能在競爭中勝出,反之則被淘汰。這對企業家而言,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企業家要改變原有落后觀念,樹立創新進取意識,不斷地調整企業內部經濟結構,實現生產要素重組,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在競爭中獲取有利地位[5]。金融危機,對某一部分優秀企業而言,是一次搶占市場份額、重組資源的機遇。這似乎看起來是很容易,但企業要想進行資源重組和資產投資,也需要很大勇氣。這就要求企業家要有戰略眼光,從危機中尋找新的商機?;诖?,科學技術瞬息萬變,使市場競爭的形態和領域發生了改變,競爭方式也因此發生變化。此時誰擁有創新技術和產品,誰就會先搶占市場。創新進取是企業在競爭中獲取有利地位的必要選擇。企業家要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引導作用,要將創新精神融入到企業家精神當中去,從而產生巨大社會經濟效益。

金融危機下,我們需要企業家來力挽狂瀾,帶領企業度過這一個寒冬?;诖?,我們就必須重視企業家精神培育。一方面,樹立正確社會價值觀,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培育企業家精神提供土壤和“溫床”;另一方面,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樹立創新競爭意識,將企業家精神融入公司文化中,打造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生命之樹常青。

[1]汪華.高科技企業家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08.

[2]張煥勇.企業家能力與企業成長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7.

[3]張根明.企業家創新行為及績效研究[D].中南大學,2009.

[4]周莉.給予心理契約的企業家激勵研究[D].重慶大學,2006.

[5]陳忠衛,郝喜玲.創業團隊企業家精神及其測量[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9).

猜你喜歡
企業家培育責任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閩籍女企業家共話“轉折” :善良、堅持、靈動
期望囑托責任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環保企業家發展前景光明
開展『三扶』 培育新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